摘 要:学会积累与阅读是提高中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使作文语言亮起来,为文章增色。
关键词:阅读;写作;积累词汇;巧用修辞
语言枯燥乏味,是中学生作文中的常见病。其原因可能很多,那么如何摆脱这一病症,让作文语言闪亮起来呢?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排比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可以让抽象的东西形象起来,让本来深奥而刻板的东西变得浅显、生动;拟人可以让沉寂的事物充满生机,静止的东西满是动感;而排比则能使语言富有气势,一贯而下,运用排比使语言极具感染力,让读者不知不觉就为之加油、喝彩。其实修辞方法还有很多,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都有所了解,那么,在作文中也应该引导他们尝试运用,相信一定可以让作文语言增添不少亮色。
二、阅读学习与写作结合起来,学会积累
中学生应该学会将自己学过的经典语句、语段积累起来并逐渐引入自己的文章,特别应该学会对古诗文经典语句的引用。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开始背诵古代诗歌和文章,到现在多数学生都能背诵几十首甚至上百首,可是却很少有学生能想到运用到作文中。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体现人生残缺的常理。这些学生都可以在适当的文章中引用,丰富自己的语言,增添辞彩。
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又来了席慕容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恰当地引用古诗名句既显示了诗意,又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三、积累、运用新诗、歌曲
如,一片纯白的羽毛,在熠熠生辉的金色阳光中,悠然飘落; 一瓣落红,在清幽深邃的池水中回旋漂浮;一颗流星,在黛蓝色的天幕中,一瞬即逝;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青嫩新绿的草叶尖,恍然滑落。这首小诗中的意象,构成了一幅幅意境恬静的图画,读之让人怦然心动。好歌与好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含蓄、精炼、隽永、优美,把它们运用到作文中,可使文章更具抒情性,更有韵味。
四、多种句式的运用也可起到丰富语言的目的
学生作文语言还有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式,这样语段读起来死气沉沉,毫无生机。要想改变也不难,就是要引进其他句式。疑问句、感叹句的运用可以使语言富有韵律,有助于感情的抒发,而长短句的结合则可增添语言的节奏感。
学会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引进新诗、歌曲,在加之多样的句式,相信你的语言会日益闪亮起来。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会让这些“有益因子”恰当地融入作文中,从而提升语言的品位。
作者简介:刘敏,女,1978年7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吉林省敦化市第五中学,研究方向:语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