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

2014-10-30 03:46张佳琪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历史小组合作

张佳琪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然从一个“主宰者”变成了一个“引导者”,现代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合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对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主线问题——子问题化”的分析,包括其主要结构,具体操作方法和对实践中出现问题的一些反思,来实现对这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主线问题——子问题化”;小组合作

在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关于教育教学改革新要求下,教师对初中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活动相应的必须做出一些适应和改进。其中,课堂教学模式化不失为一种提高课堂效率、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的有效手段。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构建固有的知识大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学科思维,整合历史观,新授课做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建构作用。所以“主线问题——子问题化”的课堂模式提出,首先是针对新授课这种课型而提出的。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主线问题——子问题化”)的主要观点

“主线问题——子问题化”教学模式下的新授课是依托新课程标准和学校“两段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大构架内,借助学校材料(教科书、历史图册、导学案、历史填充图册等),完成新的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主线问题——子问题化”的教学模式下,要将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课本的内容知识点化,再把主线问题一一子问题化,通过师生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新授课的特点在于知识是全新的,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充分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但是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带着问题去学习的,通过阅读、理解、记忆、讨论探究等方式来了解历史现象,归纳历史规律的过程来实现知识的学习和累积的,所以课堂模式的构建应当建立在以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上开展的,也就是所谓的“探学课堂”。

立足知识基础,着眼提高能力,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问题激发思维,以探究提升能力,构建初中历史学习思维,形成学习能力是“主线问题——子问题化”教学模式的主要观点。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主线问题——子问题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思想

教材中知识点的提炼,知识点再次加工为“主线问题”,“主线问题”最后在加工为“子问题”的过程,表面上是考察学生的能力,实际上真正考察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一种整体把握。

(1)设计问题的能力:“主线问题”应当准确体现课本知识点。这个“准确”应当包含对学生兴趣点把握准确,对考试点把握准确,对学生探究过程的盲点把握准确。

(2)处理主线问题使之子问题化的能力:在主线问题的设计中,要进行“化整为零”的处理,也就是好像一个大蛋糕,学生一口吃不进去,可以把蛋糕切成若干小块儿再搭配着“饮料”和其他“甜品”,要让学生吃得下,还要吃得香。

(3)子问题的设计能力:子问题应当是多样的,新颖的,既包含重要知识点(考试要点),又具有趣味性。最重要的是在“子问题化”的过程中不能阻碍整条历史主线的构建。如吃蛋糕,虽然蛋糕为分成了小块,但是学生要知道,嘴里吃的这一块是由一整个完整的蛋糕上切下来的。虽然“化整为零”了,但最后的目的是再“化零为整”。

(4)处理问题的及时性,由于历史教学具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历史有一条发开展主线,可以称之为时间线或时间轴。在问题转化的过程中,绝不可以割裂时间线。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的过程中,要及时处理生成性问题,体现主线问题的构成。

(5)利用“精题精讲”环节,再次“化零为整”,体现主线问题,理清脉络,明晰主旨。在习题中,让学生快速把握本课知识点,延展时间线,形成历史思维。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主线问题——子问题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结合学校“两段五环节”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知识点化,知识点主线问题化,主线问题——子问题化是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内容。

(1)“两段”——两个大的“主线问题”

在课堂开始阶段,导入新课程之后,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两个大的阶段,整体上把握内容(开始形成历史时间主线),主线问题要包含本节课内容的精华知识点。

(2)“五个环节”——在“子问题化”的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代表交流”,“教师答疑”,“精题精讲”,“达标检测”五个环节。

①“小组讨论”阶段:主线问题化解为子问题后,交给学生小组讨论,主要的方法是设计较简单的问题(如时间、事件地点,过程化此类问题)可以交给学困生比较多的小组来回答问题;较困难的题目(如需要一定理解性和总结性的问题,事件背景影响,事件之间的比较等)可以交给中等和优秀生较多的小组来回答。

②“代表交流”阶段:由每组代表讲解刚才每组子问题的讨论结果,要注意各层次学生的搭配,鼓励学困生回答问题。

③“教师答疑”,对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生成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绝对不能因为问题解决不了影响历史主线的形成。教师答疑过程要简练,避免重复。

④“达标检测”:两道精题反映两条主线问题,要具备总结性和典型性,两道主线精题,需要全班共同完成。教师进行精题精讲的过程就是强化知识点的过程,

以上,是我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探索,并且已经付诸教学实践当中,取得了一些十分可喜的成果,比如对于使用“主线问题——子问题化”模式学习仅4个月的初二学生已经能对于每节新授课的知识点自觉的进行整合、归纳和内化,最后组成自己的历史主线。在初三开始,这些学生就已经形成了发现问题,整合问题,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学校效率和课堂效率大大提升。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时间的合理分配、问题的有效设置、小组合作的高效性等,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历史小组合作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文评改“五步曲”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