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职音乐鉴赏课

2014-10-29 14:44卢文静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音乐鉴赏多样化中职生

卢文静

摘要:中职学校音乐鉴赏课,是面向全体中职生的基础模块,是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修养。在音乐鉴赏模块中,要坚持聆听音乐。在感受音乐为主的原则下,教师要整合各种教学手段,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上好音乐鉴赏课。

关键词:音乐鉴赏;中职生;多样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9-0106-02

音乐鉴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音乐兴趣的重要途径。按大纲规定,音乐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外国优秀作品……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光凭唱歌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要开展欣赏教学,通过欣赏各类中外优秀声乐、器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以达到音乐育人的效果。下面谈谈如何上好中职生的音乐鉴赏课。

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课是一门“听”的艺术。“听”是一种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因此,要达到欣赏音乐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对音乐的欣赏停留在表面上。而应该深入到乐曲结构及各种形式因素上。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真正地听懂音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对一部音乐作品反复地听。多听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我们的双耳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这一能力与生俱来,反复地听,会给我们的听觉制造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的音乐听觉就会得到发展。同时,音乐具有很强的时间性,构成音乐作品的那些音响瞬间即逝,这些声音以单音或多音组合的方式,先后展现给我们的听觉。多听,大脑中的记忆就会把听觉中的印象慢慢综合起来。听的越多印象越深,印象越深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也就越深。所以,提高音乐的记忆力,欣赏音乐的能力就会进步。

现在的中职音乐鉴赏中涉及到不同的国家、民族、风格、流派和不同层次的音乐,我们在欣赏中提高,在比较中进步,在音乐中感受。其欣赏价值,文化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广泛地汲取人类一切音乐文化成果中的养分,不断地拓宽我们听觉的感受领域,是提高和完善我们音乐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记得前些年,社会上流行的低俗流行音乐,或是“狂歌”等一些格调不高、艺术性差的音乐,使正在成长发育的学生误以为这是“音乐艺术的时代性”,而那些优美的,艺术性高的抒情歌曲在学生看来总是平淡无味。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关键是要使学生划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掌握分辨是非的标准。一部音乐作品,如果学生要有能力去评价判断它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学生就必须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方面分辨出什么是美和丑的。因为这是衡量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基础。因而学会这些,只有通过音乐欣赏课这条途径,并且把研究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情绪、曲式等表现手段这一环节作为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深入地认识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根据中职生的身心特点,音乐鉴赏内容要有选择性

音乐鉴赏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选择学生喜欢的、通俗易懂的、积极向上的曲目。其次很多学生都比较自卑,有的在初中成绩不稳定,也有的因为家庭、社会或自身因素中途辍学的,当他们来到新的学习环境,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内容分层设定

根据新的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有层次、循序渐进地分别制定总体目标和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标中已经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三方面详细阐述了课程目标,将其简化。分层教学的目标及内容:转优生能接受并喜爱音乐,基本能参与各种课堂音乐活动,掌握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具有初步鉴赏音乐的能力,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内容要有选择性,比如:只要求他们能安静地、用心地欣赏,在完成主要曲目的鉴赏之外可以讲述音乐家的背景故事,作品中的趣事吸引学生兴趣等。中等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积极参与体验课堂各种音乐活动,能较好地掌握基础乐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鉴赏,具有一定的审美力;优生在教学内容上可适量增加,目标要求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积极体验各种音乐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

如何上好中职音乐鉴赏课

(二)专业发展分层引导

在课堂上鼓励喜爱音乐或有音乐特长的学生选修其他模块或校本课程,努力引导、激发优生对音乐学习的热。对中等生尽力挖掘其潜能,让他在音乐领域也能慢慢自信起来;对转化生努力引导他能自愿地、用心地欣赏音乐。

(三)教学评价分层推进

学分认定与教学评价是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平时的课堂各项活动,如对比判断不同音乐风格、描绘音乐中的情感、研究性成果汇报等都必须有一定的难易区分或者对活动的要求呈阶梯状。而终结性检测中,教师命题的立足点应以中、下层次学生为主,试题应有恰当的难度和区分度。统一试题要求,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及时分层反馈、矫正,不达标者再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并记上成绩。

三、多样化的音乐鉴赏课

音乐鉴赏虽然以聆听为主,但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一)视唱教学与鉴赏教学相结合

音乐鉴赏教学要从感受音乐的要素入手,把握好从感性入手的原则,通过鉴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音乐要素以及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中的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与鉴赏教学相结合

媒体教学的运用使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中职生这一群体,这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到欣赏活动中,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三)乐器与鉴赏教学相结合

在音乐鉴赏课中,乐器也占了其中一部分。除了听赏乐曲,要让学生有实体性的东西。不过学校的乐器比较限制,从而除了拿上自己有的乐器也会带学生到乐器店参观。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致也高了,有的学生还掏钱买了自己喜欢的乐器,时不时还来请教老师。

四、创新性的音乐鉴赏课

改进以往的教学模式,音乐鉴赏课不再是一味的教师教学生听,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激发他们自己主张。鉴赏课上教师反而以聆听学生的心声为主,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例如:在中专音乐鉴赏一书中,其中有一课是鉴赏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这课中笔者预先布置了让学生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课堂上请同学来说说这个感人的故事再用多媒体播放一小部分的片段引发到乐曲中来,再布置问题带着问题听乐曲,听后学生回答,而教师启指导作用。创新在于跟着学生的兴趣、思路改变教学模式。所以平易于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充分发挥实现价值。

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职生的不断需求,更应该注重上好中职音乐鉴赏课对学生的特殊意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钻研和教学实践才能让我们的中职生自信走上社会,走向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胡君英.关于音乐鉴赏教学的一点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0,(01).

[2]李伟民.在社会中与命运中毁灭的美与爱——论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责任编辑赖俊辰

猜你喜欢
音乐鉴赏多样化中职生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