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光
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是当今中学教育阶段一门较为基础的课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影响下,信息技术教学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对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措施进行探讨,从而来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学生能力 “三步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认为培养学生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是前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对外界新异信号的刺激容易产生注意和兴奋。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改进教师讲(演示),学生模仿的单一模式,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富有个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例如,在讲“设置日期/时间”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同学们,你的计算机上显示的时间和别的同学的为什么不一样呢?你知道怎样把它修改过来吗?”“你能通过计算机找出你出生的那天是星期几吗?”同学们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开始尝试各种解决方案,有的同学经过几番努力,找到了答案,而有的同学尝试失败后就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了。总之,教师要善于变换提问形式与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明确目标是基础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思维能力不仅仅是语数外等考试学科的重点,他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绝不能忽视。因此,在中学阶段要有意识地努力提高自身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明确了学习目标,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要有学习目标,还要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条件。
(一)鼓劲勤学好问。古人云:学问,学问,不耻下问。对于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应及时的请教老师或同学,养成不懂即问的好习惯。越是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经请教弄懂之后,对开拓自己的思路作用越大,越是经久不忘。切忌对学生的不正确提问恶语批评,挫伤其积极性,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
(二)寻觅追踪信息。 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牢固的基础知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关键,培养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途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而现在五彩缤纷的信息技术不能不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诱因。教学中要尽量追踪新技术,并且注意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能力。有了网络多媒体教室的帮助,老师可以方便的进行 Internet的应用、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学生感兴趣且具有实用意义的知识和应用技术教学,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巩固性课堂任务设置中,注意要尽量综合学生已学的多方面知识。例如:用“Photoshop”进行美术创作,用WPS 2000或Word设计贺卡、办报,用EXCEL分析班级成绩,用搭建小型局域网并进行及时信息交流等。
三、终生发展是目的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仅的作为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动力之本,也是教师参加教育教学责任所在。在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无论是“优等生” 、“待进生” 还是“学困生”,我们都一视同仁地予以尊重,并努力发展他们的个性,绝不放弃一个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是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可持续的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所在。
(一)教会方法。 以往大多数时我们教学生为学而教,只侧重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演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独创。有趣味、多角度、有创新地教学,使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每次上课时,总会有一些聪慧的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在上机时总想千方百计地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比如将设置改变一下,将图标移动或者设置大屏幕等等,如果解决不好这类问题,不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抓住时机请这些“小能人”上来给大家介绍他们的“经验”,然后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学生相互讨论此经验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样不仅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转化了不利因素,加大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量,而且使优秀的学生获得了成功感,增强了学习信心,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课题效率,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和自己的预期目的。
(二)掌握技巧。著名学者埃德加·富尔在他的著作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教会学生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已成为教育界流行的一句话,“教会学生学习”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并创造必要的条件。“教是为了不教”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习方法和技巧教给学生,让其知道不仅可以掌握学习知识,还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信息技术学科是一个应用性和工具性学科,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而且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并能很快将新的技术应用于社会,信息课中的操作更是举不胜举。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达到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操作,遇到困难疑惑主动提出,举一反三的目的。
总之,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碰到问题,不断学习,为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真正目的,是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