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 夯实“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根基

2014-10-27 03:48伍才英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编者品德

伍才英

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编者对课标精神的解读与理解,是教和学的载体,在教学中发挥支架桥梁的作用。教师要多角度地解读教材,正确认识,合理把握,尊重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充分利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和历史对话,定位教材的理念目标

教师厘清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认识是有效教学的原点。在2000年的国家课程改革方案中将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分化为“综合实践活动·生活( l~2年级)”和“综合实践活动·社会(3—6年级)”,2001年又将其分别改名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2002年6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向社会公布。2002年7月相关实验教科书进入新课程实验区实验。2003年6月1日正式颁布《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并于2003年9月扩大到省级实验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在总结十年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稿的修改。基层教师不仅要对此课程的改革了然于心,更要对“品德与生活”在小学阶段课程体系的位置与作用了然于胸。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一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既是对幼儿园课程的承接,也是对三至六年级科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启后,它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在小学三年级之后这一课程将分化为《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科学》三门课程。因此《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它通过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主线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将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活动,体验生活、体验道德、参与社会、探究问题、学习知识,在体验、感悟和主动构建中实现课程目标。

二、和编者对话,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高屋建瓴地提出阅读教学要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要求,强调了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领会编者意图,尊重“课标”精神,这对我们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同样具有指导性作用。编者是课标的忠实解读者,更是课标与教材之间桥梁的架设者,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编者思想、意图、意志。教师只有依据课标精神,全面地解读教材,有效地与编者对话,才能把握好教材的目标任务。

与编者对话,定位教材取向。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包容了生活、社会、科学、品德等学科的任务,是一门综合程度高的学科,但教材所呈现的例子还是有迹可循,我们必须依据教材,将编者意图合理地定位于总目标“培养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上,然后再根据总目标确定本课教材内容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什么?进一步思考教材内容侧重于“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人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这些具体内容标准中的某一点,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

与编者对话,确定教学策略。由于教材的编写有极强的系统性,无论是认知的提高,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提升,习惯的养成,都是结合学生的认知与年龄特点由易到难、螺旋式循序渐进地编排的。教师要理清每篇教材内容在本单元、本册、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领会编者的意图,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把握教学的目标。理清了这条主线,再创造性地解读教材,与文本产生共鸣,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再结合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特长确定教学策略。

三、和文本对话,领悟教材的意蕴内涵

品德与生活教材高度关注学生的兴趣,采用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引导开展活动,它既不像语文教材是一篇篇文句优美的佳作,也不像传统的思想品德教材指意明确,教师课前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是领悟教材意蕴内涵的前提。

与插图对话,领悟课程活动性。翻开品德与生活教材,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活泼形象的图画。教师应透过表象把握每幅插图的意图,揣摩插图的背景是什么,要传递什么信息?要表达什么思想情感?这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更要有紧扣教学目标的教学机智,能根据插图有创意地设计主题活动、游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与“卡通兔”“练习”对话,渗透课程实践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文字除了“卡通兔”的提示语,仅剩拓展性练习,如:画一画、记一记、写一写等拓展性练习,但其蕴含的价值不容小觑。“卡通兔”的气泡提示语通过言简意赅的文字揭示了活动的目的,达成目标的方法,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这是品德与生活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阐述,也是教师通过活动的开展要达成的训练点。拓展性练习则是符合儿童认知水平与能力及兴趣的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拓展性练习凸显课程的实践性。

四、和学生对话,合理使用与开发教材

教材是个例子,是编者提供给我们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载体,如果教师一味地考虑“怎么教”,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行为。在解读教材时,教师要俯下身子从儿童的视角诠释教材,用儿童的眼睛发现属于儿童特有的文本价值,做到合理取舍。

改编教材,让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教材虽然是专家们精心组织、反复推敲的成果,但毕竟面对的是所有学生,不能完全顾及各地的人文差异,反映学生的真实需求,不切合学生生活环境的教学内容就需要通过教师的改编,从儿童的需要和问题出发,体验生活,回归儿童生活。如:一年级下册健康生活每一天单元的《小心,别伤着》主题活动,插图中小朋友的对话“咱们看大吊车去,可有意思了!”,小朋友采蘑菇时爸爸紧张的提示语“小心,有毒!”。这两个情景创设就不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其一:城市大项目的施工普遍规范,都有围墙隔离,学生不可能近距离接触塔吊,交流时自然无话可说。其二:吃了毒蘑菇才有危险,采蘑菇时接触毒蘑菇通常是没有危险的,让孩子知道有许多野蘑菇是有毒性的,不能食用,才是组织活动的目的。

补充教材,让教学富有人文精神。品德与生活教材选择的都是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切实需要的内容,并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每单元每个主题的活动设计都和学生不同阶段成长需求结合。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祖国妈妈,我爱你》就安排在十月份教学,是情感教育热爱祖国和知识教育了解祖国有关知识的主题活动。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我换牙了》正是学生成长中换牙的时间,需要了解有关科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如果能将教材的顺序和学生的生活时间有机结合,并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生成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既贴近生活又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人的爱》,笔者就结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过新年》组织教学,因为我校的留守儿童占了将近三分之一,每年春节刚过又要和爸爸妈妈分别,这时是孩子最伤心的时刻,我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与扩展,引导留守儿童回忆春节时父母如何关爱自己,认识父母外出务工也是爱自己的一种方式,在爷爷奶奶、托管阿姨、托管教师的照顾下该怎么开心地生活,努力地学习。

总之,多角度地与教材对话,既尊重教材,走进教材,深入钻研和汲取教材的精华,又能跳出教材,科学合理创造性地活用教材、用活教材,真正把握品德与生活学科的特点,才是有效、高效教学的保证。

(责任编辑:李雪虹)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与生活编者品德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编者语
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