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雯雯
摘要:音乐教学在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比重,音乐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体态律动教学对音乐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体态律动引导学生从聆听音乐入手,通过肢体运动感知音乐的各个要素,培养学生对于各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在律动教学中,人体变成一个能够感受音乐、传达音乐的乐器,通过人体展现音乐,并通过人的内心听觉,表现音乐的特性。体态律动教学打破了以往以听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肢体与心灵感受音乐的律动。本文从体态律动的本质与音乐在义务教育中的关联性进行剖析,以期获取内在的本质联系及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体态律动 音乐教学 义务教育 音乐文化
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尤为重要的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悄然变革,义务教育的结构开始发生改变,教学目的开始朝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智力开发的智美教育发展,音乐教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与发展,中学音乐教学成为重中之重,中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开始变得多样化。其中,体态律动法的运用对于中学音乐教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体态律动的教学引用源自瑞士音乐家达尔克兹“体态律动学说”的科学理念。达尔克罗兹的教育理念在于体验与发现,他认为体态律动的训练不是简单的模仿动作,而是将音乐所容纳的要素融于内心,并通过音响与身体的通感引起我们对音乐的感官反应。其核心部分在于音乐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身心为目的,要求学生从开始接触音乐起,不仅从听觉上对音乐进行感知,更从肢体上触摸音乐,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与高低起伏。人的身体能够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产生不同的反应,音乐中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均可以用具体肢体动作予以表现。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往往从视听上对音乐进行感知,体态律动则从肢体上对音乐有更深的感触,以达到灵魂上的共鸣,进而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得到对音乐美的体验。学生通过体态律动,能够更好的掌握音乐,教师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传递音乐。
在实际教学中,体态律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节奏时值。达尔克罗兹认为:节奏运动与人的天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且身体运动与音乐最容易结合。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能动性。如在进行音乐课中节奏时值的教学时,可训练学生运用自然的动作进行,比如拍手,跳跃等等,来体现音乐节奏与速度的变化。这种简单的动作既有助于学生掌握节奏与节拍,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体态律动能够帮助学生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与强弱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授新的乐曲时,应让学生首先感知乐曲的节奏与速度,熟悉之后用不同的节奏进行伴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节拍的强弱规律。大多数人会对3/4这样的单数拍子感觉到陌生,不易掌握。因此,在对三拍子的体验中应给以特别的注意,通过不同节拍之间的强弱不同,感受到旋律的高低起伏。最好的方式是将旋律与身体的律动相结合,让学生不断进行感知,在反复中分辨与体会不同节拍所代表的不同的音乐形象。此外,体态律动亦能够帮助学生增强音准概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理解音高的不同,如从脚尖起到头部代表不同的音高。教师在教唱旋律时,面对难理解的音,可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协助记忆,学生在运动的同时掌握音高音准的概念。如双手摸头、双手高举,两手放在肩膀等等。
在课堂中,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找寻体态律动与音乐教学的结合点。将体态律动的理念嫁接到音乐教学中的方式有多种,但最好的方法是运用到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学生会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体态律动教学的理念即是通过身体来体验与感知音乐,因此,将体态律动的理念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相结合,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活动可以是音乐会,也可以是自发组织的表演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节目,在亲自创作或亲自搭建的音乐活动中更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
在体态律动与音乐的结合中,教师应创设不同的情景进行教学,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为素材,让音乐与生活贯通起来。音乐是抽象的,同时又是具象化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与理解进行诠释,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体态律动的魅力恰恰在于能够给学生自由展现的空间。教师应时时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肢体来探寻知识,表达情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能轻易用对与错来判断学生的肢体表达。在课堂中除了运用肢体表现方式外,还应该运用大量的影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构,把音乐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
体态律动能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的器官越多越能全面的把握认识对象。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中仅仅是用视听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在体态律动的教学中学生能够调动身体的感知器官对音乐进行全身心的参与,更有利于对音乐的感知与解读。不仅如此,体态律动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更有利于接受音乐。律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能力,体态律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能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并设置不同的任务,学生根据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准备。
体态律动法与音乐的结合能够使音乐的表达更为流畅。音乐承载着人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及情感态度,它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悠久历史的音乐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运用图像传达的视听方式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使学生在音乐中进行情感体验,并在情感体验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义务音乐教育主张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及其他感官的经验,充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这与体态律动教学的目标不谋而合,如上所述,体态律动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学生的肢体感官感触音乐,提高学生的情感感悟力与创造力。义务音乐教育中体态律动法的介入能够更好的将音乐进行表达。
音乐是一种文化,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强调锻炼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在课程设计中可将音乐活动分为创作与欣赏两大类。从人音版初中教材中可看出,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所涉及的内容注重艺术性与趣味性,音乐风格多样,强调学生的实践与创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体态律动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动起来,在运动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的精髓。如在学习《雪绒花》这首歌曲时,可运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进行。雪绒花是美国60年代音乐剧《音乐之声》中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它舒缓、轻柔的曲风深深地抓住了听众的心,也温暖了听众的心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体验歌曲的深邃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前,教师可放映一些音乐剧的插曲供学生欣赏,边放映边讲述音乐剧情节,在放映到《雪绒花》时,可让学生张开双臂摇摆身体做出雪花漫天飞舞的姿态,渲染出冬天雪花飘扬的美丽景象,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音乐的美,从而达到义务音乐教育的目标。
体态律动法与音乐的结合更容易凸显出律动在音乐中所占的地位。音乐是体态律动的灵魂,任何一种体态律动都有音乐的伴随。在体态律动的训练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身体去理解与表现音乐,反之,音乐则是体态律动的最终目标。体态律动学旨在于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的关系,用身体的律动来配合音乐,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怡情健身功能。在不断的音乐学习与训练中体态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与学习兴趣。在实际操作中,体态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直观性与趣味性,能够给予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身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体态律动教学法不仅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舞蹈、戏剧甚至音乐治疗中都被广泛应用。经过实际性的操作与研究,体态律动有助于学生节奏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性,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并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内在音乐感觉。
参考文献:
[1]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