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萾
摘要:在中国的民族音乐发展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民族器乐改革家--刘天华先生。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现代二胡艺术的开拓和发展,使得二胡艺术从封建社会的文化氛围脱离出来,特别是从1922年被北京大学聘为音乐传习所的国乐老师,到1932年在天桥收录民间音乐病逝的这10年间,他在学校的教学实验中,在各种表现形式的演奏中,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上,在对民族音乐的思想上,均形成了一套独立而又系统的体系,也可以说从那时起便创立了二胡的现代演奏学派。
关键词:二胡 演奏技术
随着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二胡艺术已经从早期的民间义演和教会音乐走进了现代音乐厅,从早年的自学游学模式到现代创立各大专业院校,成为一门独立且专业的音乐学科。新中国成立以来,二胡的演奏和艺术作品的创作都在飞速的发展中,其中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和许多出色的演奏人才,同时随着专业人才不断完善与发展,且结合大量的西洋小提琴的演奏技术现在的二胡丰富了古时、旧时的演奏技巧,小到如揉弦、颤音、持弓握法、运弓、抛弓、跳弓、大击弓大到音乐律动、音乐感觉、乐曲的处理,二次处理、舞台表现、坐姿,站姿拉琴怎么拉等。
建国以来,二胡演奏方法的规范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不正确的也是很多,因此建立一套非常规范、科学、全面的有理论依据的演奏方法在专业化越来越强的今天是非常非常必要的;所以笔者在很早的时候已经开始记录专业技巧上的一点一滴。
我将自己的理论成果标写在社会考级乐曲书上方便阅览与及时记录。
那么根据文献记载介绍的规范演奏方法是:以提高动作自然程度和能量转化率为依据,而不带有任何派别和个人风格,至于个人风格,是演奏者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力在演奏中的体现,不在基础技法讨论的范畴以内。
提高演奏动作的自然程度容易理解,那么提高能量转化率又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这种提高能量转换的过程就是演奏二胡的过程。其中,空气地振动而产生的声能,就是我们演奏二胡时身体所产生的动能转化而来的。
乐器是转换工具,而技法是有效转换方法。在科技界,能量转换率是衡量一项技术先进程度的重要指标。那么,衡量二胡的演奏法是否科学,除了要看动作的自然程度(最大的符合人的生理运动规律)外,当然还要看能量转换率的高低(能否用最小的力量,奏出最好的效果)了。
下面从这两个原则出发,分细目来讲解二胡演奏的基础技法。
1.坐姿
首先我们要选一把能够适合自己身高的椅子,端坐在椅子上,两只脚踏实着地的时候双腿可以齐平。坐在这把椅子的三分之二处,切忌全部坐满椅面靠在椅背上,两脚摆放,不可以张得太开,基本与肩膀齐平,左脚和右脚之间的距离为半脚,可以把左脚放置右脚的前端,小腿不要向外张开。脚尖点地,脚掌抵住椅子是不可取的。身躯要证,百会穴与会阴穴应承一条直线,上半身自然坐直,微微地抬起头,身体活动的中心点为腰部,肩关节、肘关节、胯部、膝盖、和踝关节不得紧张,坐直挺身不可以垂头,不可以斜扭肩膀,也不可以歪着身体。以前在民间流行左腿架在右腿上,终因不够自然,已逐渐淘汰。
2.握弓
首先,右手成松弛的状态,稍稍向内弯曲,自然地握住弓子,此时弓子的根部贴合食指的第三关节处,同时,食指不可以太僵硬,自然弯曲搭在弓杆的外侧。大拇指搭在第二关节和第三关节之间的弓杆上,和弓杆垂直成“T”字形(注意不可正对食指根部)。在弓杆弓毛的中间,放入自然弯曲状态下的中指和无名指,无名指在外,中指在内。当我们在外弦运弓时,放松食指的第三关节、拇指靠前按在弓杆上、中指的第一关节向弓杆使外力,利用这三点要领控制弓杆的运行,保持弓毛均匀地贴在外弦上运行。当我们在内弦运弓时,唯一不同的是中指和无名指不再向外对弓杆使用外作用力,而是勾住弓毛向内使用作用力,从而使弓毛均匀的贴在内弦上平稳运行。
南方地区的二胡演奏者持弓往往较浅,弓杆靠近指尖部位,而且拇指弯曲,以右侧(而不是拇指的指面)按弓杆。这种持弓法俗称“南派持弓”,在演奏江南丝竹风格音乐时,以其发音灵巧、音色通透、富有特色而著称。但是呢由于持弓过浅,拇指有弯曲,力量往往不易传达至弓杆,因此演奏力度较差,音色也不够厚实。
另有一种持弓法叫做“叠持法”,它是将中指叠在无名指上,撑开弓杆与弓毛之间的距离,使弓毛紧张,加大了弓子的弹性。这种持弓法一般用在跳弓、抛弓、击弓等特殊技法的演奏中,如用到演奏慢速、柔美的乐段,则不适宜。
3.按弦及保留指
在演奏一个音的时候,该音位的上一个相邻音位的手指同时保留在琴弦上,我们将它称之为保留指。比如在演奏快弓时,需要各个手指非常配合有致地快速轮换按弦;或者在演奏音色饱满浓厚,需要整个手掌施力;或者需要小指去按弦的时候。或某些特殊技巧(如垫指滑音,压揉等)。
4.连弓
一弓演奏一个音符的弓法称之为分弓,那么两个音符或是更多音符的弓法我们称它为连弓。在二胡曲谱上,用连线来标注。连弓的使用使得音色更加的圆润,演奏的乐句更加的连贯。通常使用在优美抒情的歌唱性旋律中。一弓两音,甚至多音都是可以做到的。
5.颤弓
在二胡的常用演奏技法中,也称之为抖弓和碎弓。
颤弓的音效听起来类似三十二分、四十六分音符快弓的反复演奏,它同样是在快速地重复性地左右推拉弓子,弓子运行非常迅速。不同的是,颤弓多运用在弓子的中间部位和弓尖部位,弓子地运行非常琐碎,类似于弹拨乐中非常有代表性的轮指技法。
如:“5”应演奏成:32分“55555555”。颤弓在弱奏时一般多用弓尖部位演奏,强奏时可靠近中弓部位。此演奏技法能够非常自如的表达旋律的渐强和渐弱、延音等。在使用弓尖演奏场景为宁静,辽远广阔时,多用来表现音律减弱下全曲结束或片段完结,在展现乐曲情绪激昂、感情饱满和气氛热烈时,会使用饱满的中弓来进行强奏,从而推动旋律的情感达到顶峰;如著名的乐曲《光明行》(刘天华曲)的尾声片段。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初级演奏者对于颤弓和快弓很难分清,其实,颤弓是以小臂的中部作为作用轴,作用轴和手腕保持平衡;大臂松弛地进行小幅度抖动,从而带动肘部颤动,通过作用轴,手腕和手指自如地带动弓子迅速密集地重复性推拉。endprint
6.顿弓
在二胡的常用的弓法中,还有一种演奏技法叫顿弓。演奏符号是一个垂直倒立的三角型。顿弓,顾名思义是使弓子发出停顿的音符。它主要考察的是手指前端灵敏的反应力,弓毛在弦上运行时稍带停顿,松紧有度地交替式运行,无论推弓或是拉弓均可演奏,音质呈弹性,短小有力。它的演奏效果在谱面上,只占有音符的该时值的二分之一,余下的二分之一当作休止符来演奏,如当外弦演奏顿弓时,右手就像拧螺丝一般,稍稍向内侧施一点力,在此同时中指也要向外使用一点作用力,让弓毛紧实贴住外弦,配合拉弓或者推弓,发出短促有力的声音;一旦发出音头,弓子要立马止住不再运行,放松片刻,保持声音停顿,这样外弦的顿弓演奏就完成了。当内弦演奏顿弓时,右手放在弓毛上的中指和无名指可以稍稍使力向内勾住弓毛,使弓毛紧致的贴住内弦,配合拉弓或者推弓。一旦发出音头,弓子要立马止住不再运行,放松片刻,保持声音停顿,这样内弦的顿弓演奏就完成了。
顿弓的技法有两种,一种为分顿弓,另一种为连顿弓,演奏方法同分弓和连弓,一弓只演奏一个顿音的叫做分顿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顿音演奏叫做连顿弓。对于驾轻就熟的演奏者来说,连顿弓的音数最多可演奏二三十个,演奏技法中的“飞弓,就是这么得来的。
7.跳弓
跳弓只有控制跳弓和自然跳弓两种。
在跳弓的演奏技法中,相比于自然跳弓,控制跳弓的难度会更大。它的要领在于控制小臂的同时,将手腕和手指近乎完美地配合在一起,弓毛和琴弦摩擦发出声音后,将弓子迅速地跳向上方,离开琴筒,从而发出轻快短小而有力的声音。
他和自然跳弓的区别是:1.前者演奏手腕并不放松,而呈紧张的控制状态。2.前者小臂运动的“轴”在肘部,而后者运动的“轴”与快弓一样在小臂中部位置。3.弓子跳动的方向不同,前者是向上跳离琴筒的,而后者是在两根弦之间内外跳动的。控制跳弓和其他功法在一起使用(如在《北京有个金太阳》《奔驰在千里草原》等乐曲中),往往运用不多,起点缀作用。
自然跳弓是快弓的姊妹弓法也是二胡中一高难度技术。在演奏自然跳弓时,首先要找好弓子的跳点,因为每根弓子的软硬、张弛力不同,其跳点也会发生微妙变化,找好跳点,手腕放松,稍加力度即可跳成,一般多运用于外弦。
8.抛弓
抛弓的演奏记号是一个大写数字“九”,出现在音符的头顶,演奏效果非常类似于马蹄达达的声音,所以也叫做马蹄弓。在演奏时首先以拉弓或推弓开始,声音发出后顺势将弓子提起、下压,中指无名指要阻止弓子上跳,利用工弓子的弹力这样会急促的产生“得儿儿……”的跳音。
9.抖弓
抖弓也称垫弓,一般以拉弓居多,它紧随附点音符之后,凭着右手向右一抖的惯性,从而拉奏出二、三个灵巧的三十二分音符。在演奏评剧、京剧等戏曲风格的乐曲时,经常用到抖弓来传达乐曲的神韵。
力度上通常较强,要求手腕不能软弱无力,稍加些爆发力,手腕关节处地运用不能粘连拖沓,将弹韧的特性发挥出来。
在记谱上有那么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符号记谱,就是在抖弓上标“”,第二种就是按演奏效果记谱,但一般是按演奏符号记谱。
10.揉弦
二胡的声音动人的一个重要因素,源自于它的音质浑圆饱满、柔美恬静、悦耳动听,古人将它比作人类的第二张嘴。能够将人的感情和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与揉弦这种高超的演奏技巧密不可分。左手对琴弦使用或多或少的力度,使得琴弦长度发生长短的反复变化,或张力的松紧发生一松一紧的反复变化,从而产生类似于人体的声波颤动。对于每个二胡演奏家来说,要想体现出他自己的独特风格,必定要在揉弦这个重要的技法上大有所展。
作为二胡演奏技巧的重中之重,揉弦在早期发展中称为”吟”,较大幅度的揉弦称为”大吟”,表示方法为符号”夸”,但随着二胡事业的逐步发展,演奏技术的不断丰富,单从乐谱上简单的标注越来越多的限制了演奏方法,越来越不可取,所以揉弦的表现仅仅是由演奏者根据自己对乐谱的理解来进行艺术性的处理。
揉弦有很多种方法,理论上讲凡是利用琴弦长度张力持续变化产生音波的方法都可叫做揉弦,常用的有“滚、压、滑、抠”等这几种。滚揉是通过手掌带动手指第一关节在音位上上下均匀浮动从而造成琴弦张力的变动产生音波的一种演奏技能。它所产生的音波浮动如:压揉:是在手掌全部均匀的上下摆动的同时,促使手指对琴弦产生作用力,从而使琴弦的音波发生变化的揉弦方法的一种。揉弦的时候,左手的按弦音位略低于音准线,进行和揉弦相反的动作,当手掌呈下摆的动作时,它所带动的左手手指对琴弦的作用力增大,也就是压力增大,使其完成从略低的音高到音准线再到略高的音高。我们常用的滚揉和压揉的动作非常相似,两者的差异是在压揉中,左手手指的第一关节并没有滚揉中所有的屈伸动作,指尖也不在琴弦上做滚动动作,手掌的上下摆动使压力均附加在左手手指于琴弦。所以,压揉、滚揉因为其动作相似,为达到乐曲的丰富表现,两种可以相互融合。
二胡演奏的过程中,揉弦的运用常常带有演奏者个人的独特特点,比如:有的演奏者倾向于运用深邃沉稳的揉弦;有的演奏者倾向于柔美恬淡的揉弦;有的演奏者在演奏揉弦时力度手法稍显激昂澎湃;有的演奏者在揉弦时表现力充满变化等等。因此,揉弦手法的不同运用,展现了演奏家在乐曲的诠释中独特的个人风格,使他们的演奏风格更鲜明。当然,无论哪种演奏风格,只要恰当的运用,就可将二胡那不可抗拒的无限魅力尽情的展现出来。
11.滑音
在二胡演奏中,左手的演奏技法尤为重要,其中,极具风味的要数滑音技巧了。和右手的跳音不同,它是非跳跃式的演奏,也是中国民族弓弦乐最具有特色的一种演奏技巧。
相较于其他种类的乐器,弓弦乐中的滑音效果使旋律更加动人,这也是二胡音乐自身的独特魅力。当然,如果滑音运用的地方不恰当,或者手法不到位,也同样会使乐曲听起来不堪入耳。
由此可见滑音在二胡演奏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了。
在演奏地方风味的乐曲时是一种调味剂,特点很鲜明:味道足,表现力丰富,手法浓重,是其主要特点;有其表现在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人民大众豪放的性格。通常在演奏时,可将两个手指按在弦上,增加弦的压力。一般虎口不动,单靠手指伸展动作来完成。
12.颤指音
颤音,是二胡技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它的符号是“tr”,较长的颤音可记做“tr~~~~~”,写在音符的上方,颤音,左手该音手指先照常演奏此音,再用另一手指在保持手指独立性的基础下,最快速度不间断的击打此音的二度音或三度音,使它发出像吹奏乐器的花舌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颤指的时候一定要使演奏基本音的手指保持在弦上,颤指的手指向下呈自然弯曲状,由左手的手掌做前端的指关节运动,富有弹性的击弦;如此循反往复的进行即可完成。
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三指与四指的击弦力度、弹性和控制能力都较差,练习的难度也大得多,为此,演奏者一定要加强这两个手指的颤音训练,务必使四个手指有同样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寒阳.二胡技法与名曲演奏提示[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4.
[2]李长春.二胡演奏法[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7.
[3]傅华根.论二胡演奏[M].北京: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