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篇特征看思维方式对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写作的影响

2014-10-22 09:55姚佩李娜张司邈
考试周刊 2014年68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写作能力

姚佩 李娜 张司邈

摘 要: 本文从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写作中的语篇特征,如强调作者思维的主体性、母语思维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影响入手,分析汉语思维方式对二语写作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克服母语思维干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 语篇特征 思维方式 写作能力

近年来,书面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交际工具。英语写作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一直备受重视,但多年来大学生的写作水平远未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美国研究写作的英语教育家Robert Bander曾指出:“写作是一种思维行为。”(Bander 1978:172)思维模式正是影响写作中语篇结构的关键。所以,能否处理好语篇与思维的关系,就成为决定二语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大学生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思维特征有相当程度受母语思维的制约(王文宇,文秋芳,2002)。

在此,笔者收集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英语专业大二年级的95篇学生作文,题目为“Is College a Good Place for u to Grow up?”,通过分析发现母语思维影响下的最典型的两种语篇特征——强调作者的主体性和汉语“意合”思维导致的语篇衔接不畅。笔者从英汉思维差异出发,结合真实语料分析汉语思维对二语写作的不良影响。

一、强调作者主体性

(一)语篇特征

主体与客体在英文思维中受到严格区分,而在汉语思维方式下相互融合。因为西方国家注重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分析事物时,主体和客体有严格界限;在汉语民族中,“天人合一”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思考和感知外界的思维方式。英语思维的参照点往往是作为客体的动态事件,而汉语民族则恰恰相反。这种思维差异使得英汉语言出现了不同语篇特征,如主语运用差异、语态差异等。在中国学生的二语写作中,最常见的是用一定概念的人作主语,这就是受汉语主体思维的影响。下面是一段笔者收集的作文手段:

Everything has changed since I went to college.I experienc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llege and high school last year.Now,I have adapted to the university life.I become independent and can learn by myself.I have grown up.I believe I will have a greater change in the future.I will become a responsible person and make a contribution to our nation.

我们看到,短短的一段文字中出现了8个“I”,其使用频率比其他人称代词高出数倍。如此表达在英专学生作文中大量出现。原因是被动的概念在汉语民族的思维中很少存在,即使有也不常用被动形式表达。此外,另一个明显的语篇特征是作者运用大量主动句,体现了中国学生作文的主体性思维。相比之下,英语客体思维多表现为无灵主语句,用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句及大量被动句。请大家看下面的语篇,这其中体现了更多英文思维方式:

We are all confronted with a puzzle,which is to be ourselves or fit in others.It is known to all that college life is more varied and colorful than our former life.Thus,we are facing more lure than before.Lets assume this kind of situation.When most of your mates decide to enjoy a fantastic party,it will be even harder for you to make a choice if you have your own task to finish.Though it is not a big problem,it is about your attitude.After several choices,you are able to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personal items and others.

在上面的例子中,作者运用了较多的无灵主语句,比如“It is known to all that college life is more varied and colorful than our former life.”“it will be even harder for you to ...”等等,从而形成更加地道的英文表达。所以在英语写作中,我们要注意主、客观思维的差异,变换思考角度,使语言表达趋于客观,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二)思维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直觉经验”主导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老子讲“为学”和“为道”,宇宙的规律在于“道”。“道”——事物的本质恰恰要通过下意识,通过自心“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领悟到,而无法通过逻辑推理实现。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强调“天人合一”:“夫大人者,以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乾卦·文言》),追求物我不分,万物有情,天人同體同德的“圆满”境界。所以中国人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把思想发散出去了还要收回来,让它落在原来的起点上。这样的圆形思维导致了汉语的螺旋式结构,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对一种问题加以展开,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讲究“起、承、转、合”的八股文章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反之,西方宇宙观主张“天人相分”,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变化。所以直线型思维的人认为说话、写文章的时候直接表达必定优于间接表达,并且说话人的立场应保持一贯,不要用无关的信息掩盖真实观点。因此英语语篇一般按直线展开,通常包含四个部分:导入、主题、支撑、结论。切入主题后就开门见山地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即主题句,再分数点对主题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语篇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表达的思想要做到与语义直接相关,要用一定的连接手段将各个部分衔接起来,形成直线流动的实体。

中国哲学思想在语篇中往往体现为格言式(知行合一)、语录式(子曰:逝者如斯夫!);缺乏逻辑的论证,其概念与范畴通常没有严格定义,具有多义性。西方人的语言则需要罗列大量数据,例证用以证明其精确性。

二、衔接与连贯不当

(一)语篇特征

衔接是指段落表层结构间的关系。这种联系可能存在于两个相邻句子之间,也可能出现在同一个句子内部的不同成分之间,有时还可能发生在相距较远的两个成分之间。语义连贯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一般通过逻辑推理实现(胡壮麟,2001)。衔接不当的语篇会影响语义的连贯性,如省略不当、关联词误用等。不少中国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很少运用衔接和连贯手段,或因衔接不当而出现歧义或意义模糊现象。

例如:Students living on campus will cultivate their independence.Living in school can keep students together and help them build a good relationship.Students living on campus can have more time to concentrate on their study.

上述语篇由于缺乏必要的衔接词,导致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模糊,句法结构松散。看到这种中式英语的句式,曾有一外教这样评论道,中国学生的很多议论文或是记叙文常常像英文中的自由诗(free verse)。通过一些衔接词的引入,中式语篇特征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这是修改之后的语篇:

In the first place,living on campus helps students develop their independence.Whats more,it may enhance a good relationship among students.In addition,students who live on campus can have more time for study.

这是从另一个学生作文中摘录出的段落。

“I was born in 1986,the one—child policy was just carried out then.I have no brother and sister,I am like a queen and almost all my needs could be satisfied.I am happy,but sometimes I feel lonely.”

作者在上述语篇中,仅运用了一个转折连词“but”,整个段落结构松散,逻辑关系不清晰。如果学生能够熟悉英汉思维差异,即了解英语篇章注重逻辑的严谨性,运用多种衔接词来达到“形合”,而汉语常常强调语篇内部意义的贯通,即“意合”,就能够写出地道的英文句子,如下是修改之后的段落:

“I was born in 1986 when the one child policy was just carried out.As I have no brother or sister,I just like a queen and almost all my needs could be satisfied.Although I am happy,sometimes I feel lonely.”

在这里,通过“as”,“although”等连接词的恰当运用,整个语篇达到了逻辑上的严谨,符合英文的思维习惯。需注意的是,衔接与连贯并不是互相依存的,即有的篇章有一定的连贯性,但未必会有显性衔接,如:

“Theres the doorbell.I am in the bath.”

两句虽没有结构上的逻辑关系,但在语义上有连贯性,这种情况下,语境起了很大作用。

(二)思维差异——“桥式”与“垫脚石式”

许多学者针对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做过研究。Kalpan曾在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1972)一文指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为亚里士多德的线条式,而东方人的却为迂回式。Satoshi Ishii则把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比作“桥式”,其语言是为了更明白直接地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对方,故讲话人/作者组织思想的方式“犹如一座桥”,听话人/读者只需从桥这头走到另一头,意思就清楚了;而东方人的思维是“垫脚石”式,意思在文本中通常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迂回曲折,犹如在水中投下一块一块的垫脚石,使听话人/读者自己悟出作者隐含的意思,故汉语语篇常常以意统形,结构看似松散,但却因为内在意义的连贯性而达到意合。请看Helen Keller的一句名言及其译文:

It is the same old story of not being grateful for what we have until we lose it,of not being conscious of health until we are ill.(失去之物方知贵,病来才晓健康好,世间事物往往如此。)

三、克服汉语思维干扰,输出更地道英文

(一)加强英汉互译训练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语篇特征主要是由其母语思维造成的。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英汉翻译对比研究,以加深学生对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及语言差异的认识,熟悉其表达方式和篇章结构的特点,促使学生在二语写作中运用英语思维方式谋篇布局,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二)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视语法,而忽视了语言实际能力的培养。机械地学习词汇和语法条文,缺乏对所学的语言思维特点的认识,语言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二语写作)普遍不足。我们要重视语法教学,然而语法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解释英语的语法现象和规则上,应该对比英汉语言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使学生明确两种语言的差别所在,从而提高二语写作能力。

总之,英汉思维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无处不在,我们要充分注重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共性与个性,比较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鼓励学生勤写多练,通过实践减少母语思维的干扰,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大学生写作过程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3]Bander,R.American English Rhetoric[M].New York:HaltRinehart and Winston,1978.

[4]Kaplan R B.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Language learning[M].1996.

(首都經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三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分析
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