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与反思

2014-10-21 20:19唐黎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重要性现状

唐黎

摘 要:社会交往已经成为大学新生最苦恼、最难适应的问题之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有着家庭、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 、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是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重要性 现状 对策

从1995年、1997年清华、北大先后发生的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到最近的复旦投毒案以至到今天“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的自我解嘲,这些事件无不令我们感到震惊与忧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凶残的伤害自己的同学?他们本来是令人艳羡的群体,是什么令他们出现如此畸形扭曲的心理,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这些惨剧?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大家的想象中,高学历者就是高素质的高级人才,他们应该守法,应该有道德,德才兼备,但学历只能代表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如果一个人只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质,知识和技能反而可能成为祸害社会的工具。”[1]另外,前不久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也对500名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交往成为大学新生最苦恼、最难适应的问题之一,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老一代大学生情感、社会交往和学习问题分别占第一、第二、第三位,而现在社会交往已上升到第一位,情感问题次之。[2]这些都提醒我们大学生交往能力值得关注和重视。因此,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继而帮助他们走出困惑,拥有一个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完美人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是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据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对本校前来咨询心理问题的467位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人际交往、情绪压力、学习三个问题在心理咨询中居前三位,分别占咨询人数的20.9%、19.3%和18.6%,其他依次是爱情心理(16.3%)、个性心理(13.1)、神经症性问题(9.4%)、职业心理(1.3%)和性心理(1.1%)。[3]从统计数据来看,人际交往问题是目前大学生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不容乐观、喜忧参半,总体人际交往能力普遍偏弱、存在智商高、情商低的现象。下面我们就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意识,但交往能力较低、交往障碍频出

中学生大多依赖性较强,由于父母的照顾和学习的压力,不善交往,对交往的渴求不那么强烈。进入大学,从生理规律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热情、自信、充满着了解欲和尝试欲的年龄阶段,当他们摆脱了中学时期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步入环境相对宽松、轻松的大学校园,那种渴望了解和被了解、渴望参与和成功的“合群天性”被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加之面对新的同学,老师、老乡,校内、校外,要求大学生独立自主地与各种陌生人交往。主观上大学生对友谊的渴望比中学也增强了,希望通过人际交往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相互交往中增进彼此间的情谊。客观上对大学生要求也迅速提高。但是由于在中学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学生们几乎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每天只与老师及周围的同学打交道,没有时间与更多的人交往。因此,他们的交往经验和能力有限、方法欠妥,再加之个别大学生个性缺陷或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当他们独自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时往往感到茫然无措。尤其是人际关系不顺时,有些大学生就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进而产生自卑感,致使交往不尽如人意,感到烦恼。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呈扩大趋势、交往形式多样化,交往困惑和焦虑明显增加

首先,进入大学,从各地来的同学素昧平生,重新组成新的班级;老师也是来自五湖四海,完全是陌生的面孔;学校的管理也由班主任全权打理,转化为全校各部门都参与其中,交往对象大大扩展。例如,据统计,大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群分别是 “同学”(92.7%)、“老师”(46.7%)和“亲戚”(46.7%), “其他朋友,如网友等”(61.5%)和“同事”(30%)也逐渐成为大学生交往的对象,[4]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交友圈正在日趋扩大。其次,大学生之间除了学习交往,还有生活、思想、感情和网络等交往,交往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拓展校外交际网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交友途径主要包括“网络交友”(40.8%),“校外兼职、实习”(68.7%),“通过亲戚朋友介绍”(24.5%),“课余补习”(30.6%),“娱乐活动”(58.5%)等。[5]第三,随着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扩大、交往形式的多样,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面临着更多的困惑与焦虑。调查显示,有78.8%在校同学都反映人际关系复杂难处,其中宿舍关系就占45%;如何平衡交往与学业的关系、协调竞争与人际关系、权衡交往伤害与自我保护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三大困惑,使得他们在人际关系与交往处理过程中踌躇不前、焦虑与困惑。

(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目的的呈现复杂性特征

许多大学生依靠人际交往来充实生活、补充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存在功利心理在大学生校外交际中也占了相当比例。如,一些大学生抱着“唯利是图”,大利多交,小利少交,无利不交的交往目的,排斥弱势群体,轻视家庭困难、性格内向、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致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些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利益看得很重,最好荣誉、成绩都属于自己,别人都不如自己,导致同学之间的不和谐。

(四)当代大学校园的寝室危机日益突出

据统计,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约有5.72小时。[6]在完全学分制的推广下,高校班级化管理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淡化,寝室的小集体生活却贯穿了大学生涯始终。据调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37.8%)认为“大学生最难处理好寝室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而当下的寝室危机却日益凸显。例如,2004年,成绩优异的云南大学化学院学生马加爵,因为和室友打牌时发生口角,最终将室友及相关同学杀害。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他是被同宿舍室友在饮水机里投毒所害,起因是生活琐事导致关系不好。这些悲剧发生后,大学同学之间最流行的问候,竟然变成了互相感谢当年的“不杀之恩”。雖然这带有几分戏谑的说法,但确实凸显出当前大学生宿舍关系的危险。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的特点有家庭、社会、学校、大学生等各方面因素交织而成,其中大学生自身占有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矛盾,使得极易产生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第二“断乳期”,它是一个生理、心理、思维等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从依赖走向独立,从非成人变为成人,从别人对自己提期望到自己对自己提出期望的转变时期;是自我意识、自我发展、责任心不断增强的关键时期;是性意识和爱情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还难以作出全面、中肯的评价,也难以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作正确的理解,于是就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继而出现自傲或自卑、成功或挫败、驾驭或屈从、乃至气馁、嫉恨、冲动、暴怒等心理感受,从而形成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二)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美德的认同感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各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观念。由于大学生对于一些新思想和新文化的辨别力和认知力不强,使得他们在面对新旧观念,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的冲突和碰撞时,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如诚信、宽容、平等、尊重等等传统人际交往美德受到明显的忽视,有人甚至以诚信、宽容是一种道德虚伪为由,否定传统交往道德的价值,并以唯利是图、个人主义为荣。

(三)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使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胀,这种思想意识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处世理念和行为方式,阻碍人际之间正常的认知与交往,影响同学关系的和谐发展。例如,来自华东政法大学团委的一项调查显示:65%的同学认为,社会上逐渐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观念加重了部分大学生择友时的功利心态;58.5%的学生认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膨胀导致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6.5%的同学认为,“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导致部分大学生盲目崇拜强者,歧视弱者”。[7]

(四)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知识的欠缺,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低下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一些家长、老师、学校更多关心的是考试分数,忽视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由此导致许多的学生交往理念相对贫乏,交往实践相对不足和交往技巧欠缺。有些大学生是大学级智商,小学级情商,这些都直接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自身的心理问题时处于不利的局面。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曾针对何种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展开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4.94%的被调查者认为,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使学生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锻炼。[8]

三、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

据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与原因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改善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建立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想与现实统一的原则,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一)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是提升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前提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良好的个人社交形象和强大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交往的效果,而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是其有效途径。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目的的功利化和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胆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独、封闭、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导向。只有当大学生拥有高尚的人生目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加强自我训练、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全方位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优化个人形象,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为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某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缺乏诚信、不注重基本的礼仪规范,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我国传统美德的认同感降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通过《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等相关课程加强对中国传统美德和文化的学习,继承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宽容大度等等优良道德传统、促进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3.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培养法制观念

无论是复旦大学的室友投毒案,还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挥刀相向,这些极端案件都说明我们当代大学生缺乏法制观念,找不到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培养大学生法制意识,提升法律素养我们除了在学校开设法律方面的相关课程,还可以邀请检察机关、法院等等进校园进行法制宣讲,宣传正面典型的同时,也结合大学生身边的案例,给大学生以触动和警醒。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公民是当代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创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可靠保障。

(二)树立正确人际交往理念、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是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必备条件

1.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际交往理念

马克思说过,交往是人类的伴侣。的确,交往是人存在的必然方式,学会交往和与人和谐共处是大学生的必备素养。因此大学应该开设人际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礼仪、管理溝通等方面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制订规范的教学计划,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内在规律性,纠正在人际关系认知上的偏差,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各种技能。也可以定期邀请人际关系学专家开展培训讲座,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

2.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技巧

大学生要注意积极交往、充分实践,唯有如此才能培养交往品质、掌握交往技巧、丰富交往经验,提升交往能力,创建和谐人际关系。首先,大学生应该通过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来活跃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同时增强同学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其次,大学生应该利用周末和假期积极参加普法宣传、关爱孤残儿童等等社会公益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可以了解如何与不同群体的人进行有效交流;体悟出人际交往的真谛,在实践中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第三,大学生们还应积极参与人际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教学。例如,模拟人际交往的各种情景,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和互动中学习交往技巧,然后进行角色互换,体会不同角色在交往中的心理差异,学会换位思考。第四,大学生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善于结交、善于表达、善于倾听、善于处理各类矛盾的原则,经常与人交流,讨论,借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缓解内心压力。

(三)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是创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可靠保障

大学生因为存在身心发展的矛盾,心理发育的滞后,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障碍时,往往无法正确解决,选择逃避、回避,把负面情绪压在心里,殊不知如此会产生情绪债务,不断累积,最后导致极端事件发生。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心理知识讲座,阅读心理健康书籍,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自觉保持自身身心健康。尤其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心理障碍时,应该第一时间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向咨询老师敞开心扉,舒缓情绪、排解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得到心理慰藉。

参考文献:

[1]熊丙奇.知识不等于道德[EB/OL].http://caijing.chinadaily.com.cn/fxpl/2013-04-22/content_8836988.html,2013-04-22.

[2]王振国.三成新生害怕与人交往[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6-10-30/014910355197s.shtml,2006-10-30.

[3]海量.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困扰宿舍人际交往问题[EB/OL].http://www.cnr.cn/allnews/201009/t20100926_507101100.html,2010-09-26.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4/7)[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6/P020120612484928621918.pdf,2013-11-20.

[5]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新形势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的研究[EB/OL].http://mhc.swu.edu.cn/data/2006/0302/article_309.htm,2006-03-02.

[6]王水平,王自强.愿望与行为:大学生宿舍中的矛盾现象[EB/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QL802.018.htm,2013-09-14.

[7]大学生创业网责编.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宿舍危机"成最大压力 [EB/OL].http://www.studentboss.com/html/news/2008-01-18/13959_2.htm,2008-01-18.

[8]大學生创业网责编.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宿舍危机"成最大压力 [EB/OL].http://www.studentboss.com/html/news/2008-01-18/13959_2.htm,2008-01-18.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重要性现状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