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利平
摘 要: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通过公益精神进课堂,形成校园文化,加强公益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生活化和深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校德育 大学生 公益精神
一、创新德育工作新格局
在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新情况,使高校德育工作更有效,已成为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当前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使高校德育工作日趋复杂,工作难度不断加大,要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新格局,就要根据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走出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跳出学校的圈子,创造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大德育工作格局,唯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一书中,谈到大学生自治问题时说:近世所倡导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智育注重自学,二体育注重自强,三德育注重自治[1]。这里,他明确使用了德育的概念,并把它看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德育,即道德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感情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2]在探索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方式的过程中,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能在很大程度上将这几者有机的结合,为德育教育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公益和公益精神
德国学者洛厚(Leuthold.C.E.)在1884年发表的《公共利益与行政治的公共诉讼》,认为公益是任何人但不必是全体人的利益。西方的现代公益之路起步得较早,与西方相比,我国的现代公益之路,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学者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定义大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三条的规定来定义: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中提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但是,我国公益文化及公益事業发展相对落后。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精神,一方面是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另一方面公益精神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基于一定的关怀和利他意识而面向特定、社会群体或人类发展共同关注问题的行为的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它不仅是人类情感迸发的一时冲动,更是一种以个体主体性获得的前提下的理性精神,是自利与利他的统一。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以公民为基础的第三部门组织能增进社会和谐因素,公益精神就成为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公益精神不能仅依靠公民个人生活经验和修养来形成,还需社会条件和社会舆论的培育。培育和弘扬公益精神,是现代公民教育必须关注的时代主题。
三、 大学生公益精神和实践现状
我们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和公益实践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75份,有效率达到95.3%。问卷参与5个,其中211高校2所,省级高校1所,市级高校1所。研究生75人,本科生300人,男生195人,女生180人。其中参与过公益活动的人数达到215人,没有参与过公益活动的人数185人。参与公益活动内容排列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到敬老院探望老人、到孤儿院看望孩子、捐赠衣物。[3]
问卷汇总分析显示,75%的被调查人认为公益就是无偿的帮助别人。8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愿意奉献的从事公益活动的愿望,但是目前学校开展的项目太少。调查显示除了3所高校由学生社团自主成了了爱心社,其余校园公益活动的发起基本都依赖于学校团委和院系团委。
由此次调查的问卷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公益精神和实践现状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四、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的价值
在当前的形式下,从大学时代开始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包含着两个基本的目标诉求:其一,大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其二,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改善、社会结构各种要素的合理安排。一方面,公益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认清社会、理解社会。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一扇窗户。正确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在大学生阶段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公益活动是一种实践型的道德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大学生能够通过亲身的参与深入地了解社会,公益实践中,大学必然会同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领域、不同职业行业的人打交道,获得关于社会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在培养关爱慈悲给予情怀和精神升华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是一个在利他的过程中同时实现利我价值提升的过程。
大学生通过实践获得道德情操的认识,这种认识再经过转化,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变为实际的道德品质,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最终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大学生大多还是“校园人”,还没有机会向“社会人”转接触到社会的机会还不多。在公益活动的开展中,大学生通过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亲身经历,
改革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贫富之间的距离日益加大,社会弱势群体亟待关怀,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公益精神的培养和养成必将为提升整个社会的关爱精神和奉献精神,做出有力的推动。
五、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成为课堂教育的一部分 云南高校自2008年开始全面展开了“生命、生活、生存”为主题的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旨在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帮助学生在正确的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懂得敬畏为生命,尊重生命前提下,注重学生的心智开启,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具有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围绕着三生教育可以融入公益精神培养教育的内涵,这样有助于三生教育理论的落地,学生在理解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同时能通过力所能及的公益实践方式去实践,更直观的就体现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实践中得来的体验反过来又促进了德育教育的深化和升华,使得德育教育从第一层面上具有了生活化的经验更利于深入人心。
(二)形成良好公益的校园氛围 将公益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从公益的传统和公益的现状到公益的精神,公益的形式诸多方面进行普及,形成良好的公益文化校园氛围。爱心社、关爱屋等等方式促进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认同公益文化。
(三)加强公益实践 学校相关部门加强同社会各公益组织的联系,让公益实践进课堂、进校园,同时为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公益实践提供平台。云南是一个经济条件相当落后的省份,在这片土地上活跃着众多的国际、国内规模不等的公益慈善组织,为云南学生的公益实践提供了很多可行的条件。
(四)建立激勵的长效机制 恰当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奉献意愿和热情,完成志愿活动的目标。在大学生的认知范围里,对社会的现状比较关注,对社会的未来有着期待,仍然怀有理想和责任感,潜意识里具有改善社情民生的愿望和热情。而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各种观念尚未定型,相对容易变化,思维也比较活跃,对于精神追求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渴望在社会中获得荣誉、赞许、嘉奖,以此来确证自己是否被认可、被需要、被尊重。因此,在实际行动上,潜在的愿望和热情并没有得到明显的表现,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脱节。究其原因,就是在客观现实面前,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使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的双重压力,在利己行动和利他行动不可兼得的情景中,无偿性、公益性的志愿奉献往往只能被放置在不重要的位置上。根据这样的心理和思想特点,纯粹的道德理想主义是不能满足大学生情感需求的。在志愿行动的激励上,除了有理想信念的教之外,还必须有可见可感的激励措施。因此,志愿精神只有目标和理想的崇高,仍然不能够产生强大的、长期的吸引力,需要有科学的激励方法来持久地调动大学生的选择倾向。在现代管理科学中,激励是指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使其行为朝向组织所期望的目标。激励也就是一个调动积极性的过程。借鉴这一理论,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激励机制,就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来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志愿精神中的“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核心价值得到体现,提升社会公共道德、促进社会和谐。
六、结语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养和公益实践,不仅是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是德育教育生活化和实践化的选择,还将促进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6,第l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8.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
[3]此次问卷调查为笔者主持,在昆明高校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