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受到学生工作新形势、新现象、新模式和新挑战的影响,当前学生干部队伍问题频发,传统的“重使用、轻培养”的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已难以适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创新模式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教练技术的原理出发,以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为起点,初步分析了将教练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可行性,论证了教练技术对学生干部培养的意义,并探讨了教练技术在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教练技术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 应用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包括党团组织学生干部、各学联和学生会干部、学生社团干部,是整个高校所有学生中的精英、骨干,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是高校师生交流的关键桥梁和纽带,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和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观念、生活行为方式、价值追求也深受其影响,逐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出现了动机不纯、态度不正、服务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忽视个人课程学习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干部队伍也难以适应学生工作的新形势、新现象、新模式及其带来的新挑战。传统的“重使用、轻培养”的培养模式已难以适用于当前的学生干部培养。因此,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方法的探索创新显得尤为必要。而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技术,教练技术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提供了新视野、新思路。本文借鉴教练技术的理念,将其应用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 以期能探索实践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新模式,进而以点带面促进高校学生群体的成长以及学生工作水平的提高。
1.教练技术的概念
教练技术最初由美国网球教练添·高维(W.Timothy Galway)提出。其核心内容是教练以中立的身份,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策略性的实施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支持其心態改变,激发其内在潜能,使之全面认识自我,清晰目标方向,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同时教练技术还帮助被教练者不断突破思维定势,打破自我设限,开挖潜能,实现新的超越,让被教练者的表现更卓越。因此,这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实现目标的管理技术。简单讲就是通过自我意识的发觉与改善,情绪的控制与潜能的发挥,增强实现目标的决心,产生行为的改变,最后达到目标的完成。教练技术的特点就在于强调“以人为本”,针对人的“信念”和“心态”,引导“运动员”跳出自己的习惯性思维,融入系统思维的理念,使“运动员”看到自己在一个大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从主观上愿意调整心态,主动承担责任,将焦点集中到自己身上,激发自己的内在潜能,增强自己的毅力。
2.教练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可行性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教练技术目前已成功地运用至个体潜能开挖、高校思政建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企业管理等若干领域。但是,若要将教练技术引用至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首先要对进行可行性分析。笔者作为高校辅导员,以长期学生工作经验为基础,对教练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研究,探索了教练技术应用于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可行性。
(1) 实施对象的积极性
高校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为教练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教练技术的人性假设之一便是每个人都愿意不断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全方面发展自己。而这一假设则适用于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因为作为众多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学生干部综合素质普遍较高,逐渐趋向于独立思考和判断,愿意通过一些流程措施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时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 参与对象的先识性
作为教练技术实施对象的“运动员”,大学生干部的整体综合水平较高。经过不断地学习,学生干部已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知识和认知水平、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执行力。而高校中主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可以很好地充当起“教练员”的角色。此外,作为和学生干部沟通的直接对象,高校辅导员本身对所接触学生干部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以及个人潜能都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教练技术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 实施环境的匹配性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其核心便是教书育人。这与教练技术的初衷是相统一的,其目的都是使运动员或者大学生不断开挖自己的潜力,不断地提升自我,以点及面,以个体至整体,以此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将教练技术应用至高校学生干部对高校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与高校办学的初衷是相匹配的。
3.教练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意义
(1) 有助于开发学生干部潜能
教练技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加以合理地引导,便会使得潜能得到不断开挖。对学生干部,辅导员的作用便是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兴趣,让学生干部在工作时看到更多可能,更多选择,更多结果,使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认可度,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引导学生干部对自我负责,增强其采取行动的内趋力和执行力,摒弃其草草了事的恶习,不断开挖其发展潜力。因此,应用教练技术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有助于开发学生干部潜能,帮助学生干部认识自身的优点和潜在能力。
(2) 有助于培养学生干部创新能力
教练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当前大学生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学生干部对于自己的工作目标不清晰,譬如一项活动的初衷是什么、活动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这一问题直接导致学生干部在实际学生工作中照搬前辈活动方式、缺乏独立思考、丧失创新能力。而在教练技术中,帮助被教练者明确目标是对教练的基本要求。作为教练,辅导员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引导学生干部理清思路,培养其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干部把潜在内心深处想要的东西挖掘出来,激发对方将内在真实想法订立为工作目标。而目标的设立,将进一步激励学生干部集中个人精力、发挥头脑风暴、力争完美地完成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干部的创新能力将不断地得到提升。
(3) 有助于强化学生干部作风
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了一些偏激之风,部分学生干部变得非常的功利,只做对自己有益的事,而刻意地懈怠与自身利益无关的工作。教练技术要求教练从改变信念和心态入手,帮助学生干部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在信念上有所迁善,心态上发生变化,因此行为也就有所不同,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成果。一方面,可以考虑在学生干部培养管理过程中,打好学生干部的思想基础,把坚持贯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念贯彻到学生干部身上;另一方面是以目标为准,选择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心态,以此心态来行动,保持心态和目标的一致性,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这种精神动力指引下,不断积极进取,使行动更为主动和有效。所以,教练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干部调整不良心态并保持积极向上,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境面对各类新挑战。
(4) 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管理及培养水平
教练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高学生干部的自主意识,指导、激励、影响学生干部的行动,给学生干部带来收获,也给学生工作带来重大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整体水平打下基础。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工作的服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以点带面,通过学生干部的带领,将教练技术的理念应用到整个大学生中,实现学生群体的整体成才。
4.教练技术应用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方法
教练技术是一个有方向性、与策略性的过程,其实施步骤一般包括目标确立、理清现状、柔性牵引和发挥潜能四个方面。而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具体实施可以细化如下:
(1) 目标确立
当前学生干部培养的主要目标便是培养学生干部的积极主动、独当一面,以及学会创新等能力,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使其能更适应多样化的挑战。而充当教练角色的辅导员,则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作为学生干部的镜子、指南针和催化剂,首先便是帮助学生干部明确其目标,确立以目标为导向的理念。目标导向理念不是要求以学生干部必须做什么为出发点,而是以学生干部通过工作能够学习到什么、能够掌握到什么作为基础。目标导向的理念应以学生干部为主体,并围绕学生干部的培养来设计工作过程,最终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为目标。
(2) 理清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现象主要包括学生干部工作动机不纯、工作态度不正、忽视个人专业课程学习、缺乏创新能力、缺乏领导力以及与辅导员沟通少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形势的转变对学生干部价值观的影响;辅导员过于严格要求学生干部,使其成为只会按要求做事的机器人,没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工作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而丧失工作动力、工作激情等。
(3) 柔性牵引
教练需通过聆听、发问、区分、回应、高效能对话等支持被教练者。在与学生干部的互动中辅导员不灌输、不说教将学生干部置于平等主体的位置,强调改变学生干部心态,与学生干部之间建立彼此信任、双向互动、互相尊重的平等伙伴关系。通过牵引、激励,改变学生干部的工作心态,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工作。具体可以考虑采取学生干部独立策划完成自己最想办的一项活动等措施。
(4) 发挥潜能
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不干涉学生干部的想法,使其自己去尝试自己的想法,将其付诸于行动。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干部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完成自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使自身获得成就感体验,建立信心,挖掘自身潜能。最终达到学生干部培养的目标。
5.总结
引入教练技术,可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形式。通过引导的方法,采用适当的实施过程,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干部潜能,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教练技术应用于学生干部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如何合理地设计教练技术的实施步骤,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只有针对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同问题,设计出合理的教练步骤,才能更好地应用教练技术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丛岸.教练技术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直销, 2007(2): 84-85.
[2]张以.以“教练技术”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目标设置水平[D].福建师范大学,2013.
[3]朱红, 闫广芬.基于教练技术的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建构与应用[J].高校教育管理, 2012(2): 85-90.
[4]王富强, 贾铭.教练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6): 123-126.
[5]李敬忱, 赵丽瑞, 于树宏.教练式教学法在高等教育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22): 139-140.
[6]张琪, 董银花, 李诗朦.教练式教学在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中的應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1): 123-125.
[7]缪春梅, 史吉锋.以目标为导向的学生干部培养法法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61):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