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俊明 蔡文德
摘 要: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抓手,而党员发展质量又是学生党建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中,依旧存在入党思想不正、要求不高、标准不严、把关不实等影响党员质量发展的因素。因此,要重视党员质量提升,努力建立“入、管、育、出”有机统一的党员管理系统,探索建立“培训、指导、发展、教育、监督、激励、处置”一体的党员发展质量提升体系。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 党员发展质量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活动的主体,党员发展工作是党的基础工程。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发展党员,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夯实党的组织力量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科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近年来,在高校中出现了一些党员在入党动机、理想信念以及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对党员发展质量提升造成一定的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在党员发展质量上同样存在着上述的普遍情况,如何实现党员发展质量的提升,这是民办高职院校加强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民办高职院校当前党员发展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当前,在社会各种环境的影响下,入党思想不正、要求不高、标准不严、把关不实等影响党员质量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一味“图实惠”,少讲或不讲奉献,淡忘党的宗旨,还有部分党员受到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公开议论党的宗旨与金钱的取舍,认为“只有一切向钱看,才能一切向前看”,从而导致了党员发展质量的下降。二是有的党员对自己要求不严,在学习上不认真、工作上不勤快、联系群众不积极,这些现象挫伤了要求入党学生的上进心,对党的形象也是一种损害。三是有些党支部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未能够严格按照党章要求,根据党员的入党程序开展好党员发展工作。对党员的管理缺乏标准,对党员的考评和奖惩缺乏量化考核规范。四是个别党支部在发展党员时把关不严,盲目追求数量、轻视质量,甚至把一些“病号”吸收入党,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党员发展质量的提升。
二、民办高职院校党员发展质量提升工作的对策思考
针对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以及其他的影响因素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的工作,要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要求,积极探索党员发展质量管理办法,通过培训、教育、发展、监督等方法,建立起“入、管、育、出”有机统一的党员发展质量提升体系。
(一)坚持政治标准的首要地位,严把党员“入口关”
要切实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首先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把好入口关。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各级党课和其他培训中,都坚持把动机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融为一体,与“中国梦”教育内容相承接,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入党,选出在思想上真正入党的学生。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不仅考察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更重要地是要细致考察政治态度和入党动机,最大程度上防止以简单的分数标准代替党员的政治标准。同时,根据党章要求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还应尝试将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具体化,制定相关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院各系严格执行,切实为把好党员的入口关提供保障。
(二)按照程序要求发展党员,实施标准化的党员管理
党员发展质量的提升,主要是包括入党前的选拔和入党后的教育。在发展党员中,始终坚持做到按照程序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将标准做到学生入党前的方方面面。把标准做好,就是一项小事,却也能够起到大作用,是强基础、管长远的大事。具体来说,在民办高职院校开展标准化的入党前管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在进行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和预备党员考察时,始终把党章规定作为准绳,用一把尺度衡量学生的入党条件,以防止带“病”入党,防止用“好人”的标准代替党员的标准,做到入党考察标准不降低。二是在对于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中,凡是政审不通过的,都不予以发展入党,做到入党审查不走过场。三是针对之前入党材料不规范的问题,杜绝一人签字到底的情况,规范入党材料撰写、提交等程序,做到入党材料不变样。四是按照程序要求,从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到发展重点对象的政治审查、公示、考察,再到预备党员的接收、教育、考察和转正的每一个程序和环节,都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进行,坚持入党程序不变通。五是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中引入答辩环节、在预备党员转正会议引入现场评议环节,增加了民主化环境,改变党员发展的不透明情况。
(三)开展党员的教育与培训,实行差异性的党员教育
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党员教育与培训中,根据年级和发展层次的不同,按照思想教育、责任教育、技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类型,实行差异性的党员教育。在大学一年级,主要是将入党启蒙教育与新生的入学教育结合在一起,侧重于思想教育的层面。在大学二年级,针对重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在各类讲座、入党培训课程上,注重强化岗位职责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党员先进性的岗位实践加强对责任的认识,侧重于责任意识和素质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在大学三年级,组织党员自觉认识社会发展的历程和树立就业创业的良好价值观,加强党员的离校前教育,侧重于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
(四)健全党员的奖惩制度,畅通党员“出口关”
以往对于党员的奖励,只有在每年的七一表彰中进行,并且对于党员来说,奖励是多于惩罚的。针对这一情况,民办高职院校应针对党员的考评制定具体的措施,每学年对学生党员考核一次,考核内容围绕学生党员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及关键时刻的表现,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党员及时帮助找出原因并限期改正。同时,还应该研究建立学生党员退出機制。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及时处分违纪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对表现较差、动机不纯,不适宜继续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学生及时调整出去。
参考文献:
[1]郝翔.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家祥,魏继坤.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曹文军.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2).
[4]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系2013年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一般自助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党员发展质量提升问题研究——民办高职院校党员发展质量提升问题研究》(2013MBZZB13)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