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恭
摘 要:本文作者以新课标所提倡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以及“其他学科现实”这三个方面为出发点,就贴近初中学生现实数学教学活动的具体践行策略集中展开了分析、研究与探索,旨在于以此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现实 生活现实 数学现实 其他学科现实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初中阶段学生的现实实际,如此方能在充分反映初中数学学科本质与内涵的基础上使学生得以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进而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更好认识与理解。”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尝试就贴近初中学生现实数学教学活动的具体践行策略集中展开分析、研究与探索。
一、初中数学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初中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组成部分,不同于高等数学,其学习内容大多可以在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关的原形或者运用背景。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若是能从学生所熟悉、所感兴趣的社会生活现象、问题等出发,逐渐引申到具体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上来,不仅可以极大程度上诱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的热情与积极性,而且与学生生活现实极为贴近的教学活动还使得得以学生深刻感悟到所学数学知识与自身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其积极数学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的形成与树立。
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教学体会。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章节之前,学生首先需要对随机事件、可能事件以及必然事件这三个相似的数学概念形成足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照抄照搬数学教材,单纯将这三个数学概念的相关定义死板而生硬的灌输给学生,却并未收获预期中的理想效果。鉴于此,我从初中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向学生列举了随机事件、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随机事件:买彩票中奖了;明天会下雨;在锻炼中受伤;
不可能事件:人会长生不老;1秒钟跑完200米;从水中捞起月亮;
必然事件:太阳东出西落;从地面往上抛掷物体,物体会落下;在盛满红球的箱子里摸到红球;
在这些生活实例的基础上我再展开随机事件、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具体定义的讲解,如此,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边,从而充分体验到所学数学知识的价值与趣味所在;除此之外,与自身社会生活实际经验密切联系的教学活动还帮助他们得以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随机事件、可能事件、必然事件这三个数学概念的区别与内在联系,真正起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有利于当节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实提高与完善。
二、初中数学教学应当贴近学生的数学现实
初中数学新课标指出:“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就成为学生的‘数学现实,这些现实应当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素材。”新课标的这一指示其实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一方面,贴近学生的数学现实展开具体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已有数学知识体系及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对于该知识点的深刻认识与理解,进而充分把握其内涵;另一方面,贴近学生的数学现实展开数学教学活动,还可以使学生在明确各知识点内在联系的基础之上,逐渐构建起完整、健全、科学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继而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初中数学这一学习科目。
我自身就格外注重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具体数学内容的教学与讲解。如,在引入平行四边形概念时我就借用了学生以往学过的关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用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用一组非直角三角形,拼出平行四邊形的形状;连三角形两边中点,将截成的小三角形以一中点为中心,旋转180度得出平行四边形;……由于学生已经对三角形的相关定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因此以其为契机引入平行四边形,就使得他们得以在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展开平行四边形定义的讲解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为学生实现对这部分内容的更好认识与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初中数学教学应当贴近学生其他学习科目的现实
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学习内容同学生其他学习科目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初中数学新课标更是明确指出:“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就成为学生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对学生的这一“现实”合理利用。
如,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一物理学知识,也都清晰的懂得了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等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特点,因此,在教学“轴对称”这一数学内容时,我则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借助专门的数学术语来讲解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一物理学规律——“像和物以镜面为轴对称”。这样一来,就使得“轴对称”内容的教学同学生物理学习科目的现实形成了极为密切的联系,帮助学生切实加深了对于“轴对称”相关数学概念、定义的深刻记忆与理解,收到了非常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力求自身教学活动同学生数学“现实”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编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寿韬.浅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意义[J].中国高教研究,2006-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