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2014-10-21 20:08钟莹
读与写·上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培养信息技术

钟莹

摘要:我国已经在中小学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对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CAI;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187-01

现在,各中小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正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以信息化带动教育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果,已成为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文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1.教学内容的适当确定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应用性强、更新快等特点,我们不能完全生搬硬套课标与教材的现有要求,应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实际情况而确定。此外,应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对教学的设计要做到内容的背景化、新颖化、过程化、应用化、整合化。

2.要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

2.1 教法选择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2.2 教法选择应注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集中,求知欲最高,知识迁移越快,信息交流量最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2.3 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操作技术就会更强,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流程的严密设计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科,教学步骤设计不好,安排不紧凑,将会影响上课效率。教学步骤要具有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使教学诸环节衔接自然,协调有序,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求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逻辑、预期的效果,步骤中无重叠、无脱节,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步骤,设计好供学生练习的样板资料,珍惜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4.练习要充分有效

信息技术课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平时授课时,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授完本节内容(简明扼要),再去观察学生在练习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上,从而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多利用课堂时间,使其有充足的练习时间。信息技术课的练习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发表自己见解的舞台。

5.预测问题,及时规范引导

教师作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授课过程中也经常碰到或这或那需要及時解决的问题。比如:因学生操作不够熟练或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甚至出现死机现象,而学生不能自行解决。若是此种情况,开始教师可以手把手地把解决死机的方法给学生演示,让其观看,以后再遇到死机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确保学生在45分钟内掌握所学的有关操作,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效果。所以,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做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内容估计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怎样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5.1 选择利用好已有的CAI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现在市场上有很多 CAI软件,我们安装上后,就可以指导学生去使用、学习,如《开天辟地》、《万事无忧》等软件。

5.2 搜集素材,自己整理并制作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已有的 CAI软件不是自己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与我们实际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要利用好PowerPoint、Author ware等软件,依据课标要求,借助声音、图像、动画、三维空间等已有素材,或者从其他软件及网上找一些好的素材合成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5.3 上机操作过程的改革及优化。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大优势,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可以手脑并用,从理论到实践,在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加深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易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但是,上机操作如果组织不好,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一位教师上课,要辅导 30——60位学生,由于学生上机目的不明确,准备的也不很充分,只是充满新鲜好玩的心理,或随心所欲乱做一气,或"人云亦云",看到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结果一节课下来,表面上课堂气氛很轻松、活跃,其实效果很差,学生上完机后觉得自己一节课后好象什么也没学会。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机房上机操作前,首先利用双向教学系统或在机房通过屏幕广播把主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一遍,并在上机操作以前及上机完毕后让学生完成《上机实验报告》,包括:A上机目的(学生通过这次上机操作想要学会哪些东西及达到什么要求);B上机内容(根据所讲内容及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C上机步骤(这次上机操作的简要步骤及提纲);D疑难问题及遗留问题(学生这次上机操作中不能解决的问题);E自我评价(对本次上机操作效果的简要评价)。其中A、B、C在上机操作以前必须填好,D、E在上机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经过以上改革,学生上机目的明确,任务具体,出错率较少,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共性的问题可集体讲解,充分发挥了上机操作的优势。

总之,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上机操作过程的改革和优化三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培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