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艳清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加大。对于当今世界儿童来说,全语言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要想使孩子在儿童时期,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将全语言的教育理念实施到对高等教育人才的改革模式上,因为,全语言教育的发展是对学前教育人才创新精神的一种培养,只有将其更好的培养,儿童的健康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创新;语言
一、学前教育的来源及发展历程
在20世纪70年代,学前教育进入美国小学的教学中。随着教育的不断革新,学前教育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走入中国的教育界,并且对中国的学前语言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著名学者古德曼对学前语言教育的解释是:“学前语言教育是儿童发展时期对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引导。”
随着我国教育部对学前语言类教育的不断改革,且《儿童教育指导纲要》的实行,使得学前语言教育在实行之中不断地得到完善。
二、对学前语言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教育界学者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及其不同的理解能力进行相应结合所提出的。对于学前语言教育来说,其不仅仅是包括对儿童的口头语言类进行教育,还包括了绘画、音乐、舞蹈等其他动作类与肢体的教育科目,目的是使得儿童的认知能力及理解能力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在对学前语言教育的人才进行培养时,即应当对学生进行全语言的教育能力加以培养,还应当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及双语言教育能力。
三、正确掌握学前教育人才的心理特征
正确地去了解学前语言教育人才的心理特征是一个长期且比较困难的过程,相关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学校及其教师,在对学习学期语言教育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将学生与所学专业进行良好的链接,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对语言教育人才进行培养时,应适当地去了解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情况,从而使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其中。
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时,应当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且将已有的教育模式进行适当的创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得到提高。由于当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尤其是学习学前教育的学生,几乎没有空余的时间去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如:钢琴的练习、教学模拟的试讲及舞蹈的锻炼。学校及教师在对所学课程进行安排时,总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理论知识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对学生是否予以理解并不关注,在
这种教学模式下,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逐步淡化,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适当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如:教师在教授《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中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几个联系本章节的课外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回答,利用这种创新性教学模式既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强化,又可以使学生对专业技能进行适当的培养。
四、加强学习实践课程的创新
要想加强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就必须对其进行引导,且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实践课程及教学管理制度,只有改变教师以往的教学制度,才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研究基础,并且在教学中应适当地加强开设实践教学的课程,因为实践教学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教育感性认知,还可以将教学中的实践机会予以一定的提供,例如:将幼儿园各项教学工作实习、模拟实习、卫生保健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等一些不相同的实习要点相应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实习内容相互补充的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在进行知识点的教授时,应当强化其个性的发展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且适当地进行指导。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学前语言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
学前语言教育及儿童教育的发展,为学前语言教育专业人才设立了相应的目标,并且对其教育的内容及所开设的课程都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学前语言教育拥有相应的社会性及灵活性,不同于传统的小学及初中教育,在学前语言教育的教师应当懂得如何与家长和儿童开展活动,并且在培养学前语言教育的专业人才时,
应当对其教育机制、亲和力及灵活力应当予以重点培养。由于学前语言教育人才是进入家庭中进行教育的,并且需要拥有良好的儿童语言教育知识且需要有丰富的儿童心理发展知识,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学前语言知识能力培养时,合理地对学生设立目标,
准确地对其予以定位,只有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专业的社会所需求的学前语言教育人才,才能满足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多元化的职业需求。
学前语言教育是当今人们普遍所關注的问题,对其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是社会所关心的,作为学前语言教育这一重要教学领
域,需要教师及广大学者做出相应的努力,只有把全新的学前语言教育理念深深地嵌入每一名当代学子的心中,才能使学前语言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晓鸥,徐晓慧.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6).
[2]方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3).
[3]周志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第二幼儿园)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