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
摘 要:学案导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培養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学有效性。以中学生物复习为例,通过对学案导学的含义、实践及其反思进行阐释,为中学生物复习更好地实施学案导学、提高复习有效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学案导学;有效性;复习课实践
学案导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新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复习课与新课有所不同,新课注重于新知识的获得,复习课更注重知识的回忆和联系,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延续。因此,复习课中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方法与新课有较大差别。
一、学案导学的含义
学案导学是指教师在课前通过对学生特点的分析,结合当地实际和课程要求将教学思想整理成“导学案”,在课堂上以导学案引导学生领会学习思路,自发地进行学习,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主要起辅助作用的教学模式。
二、中学生物复习中学案导学的实践
相对于新授课导学案而言,中学生物复习课导学案难度更大,需要至少完成三项基本任务(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典型的技能方法,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形成全方位的知识框架,提升复习的有效性。
1.精编学案
(1)预学案重点围绕知识体系构建,通常以一个单元内容为单位(专题复习或综合复习可稍作调整)。
(2)探究案重点针对技能和方法。依据单元教学目标明细表,对本单元教学目标中的代表性技能、技巧和方法进行典型问题设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进而实现拓展提升。
(3)巩固案重点在于习题。设置的习题一定要具备代表性、全面性和阶段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就要注意学生的薄弱环节、易错点;还要对历年的考试进行分析,找出常考点和失分点;彻底吃透课程标准的要求,精挑细选、把握重点,但也不能厚此薄彼使复习失去平衡。学生水平不同,因此设计的习题还要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浅深俱备,让大部分学生能吃饱,层次高的学生还能吃好。中考试卷的要求一般是8∶1∶1,所以巩固案的习题也应按这个难度比例进行设计。
2.落实学案
(1)教师引领。复习课导学案一般要提前发放,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依靠导学案建立大体的知识体系,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课堂开始前可进一步向学生解说“导学案”内容,明确导学案设计思想、知识线索、重难点等。
(2)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学生要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要有独立的自我思考空间,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用于自学。学生要在教师的自学方法指导下,注意基础知识回忆与知识链接,并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思考、探索答案,并把发现的难点作好记录。
(3)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必然会发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由于思维的定势,有些来自于以前的残留,这时就要展开小组合作,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指导,复习课中产生的绝大多数问题都能在小组的共同回忆中解决,且效果远好于教师的干讲。
(4)考点、重点点拨。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构建已较为完善,但学生对考点的把握不如教师充分,教师还要对考点进行精讲,对解题技巧进行点拨。注意:考点要明确,语言要准确,绝对不能模糊;点拨要有启发性,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中考有个经常考查的考点——探究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很多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束手无策,回答主要靠蒙,二选一,50%的正确率。教师在精讲这个考点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有明确判断的标准:实验组的判断与探究提出的问题有关,满足问题条件的就是实验组,如果问题变化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也会相互转化。
(5)巩固练习。练习设计要立足于考试试题,围绕课程标准,难度由浅入深,以知识条理为线索合理分布,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在完成基础知识巩固后,要有技巧性题目作为壁垒避免学生骄傲自满,还要有陷阱性题目用于学生养成审题细致、认真的习惯。
(6)课后反馈。课后师生分别在学案空白处填写课后反思和学后反思,并结合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后对学案进行归纳、消化,完成剩余练习。教师要对学案及时进行整理,登记存在的问题以及可取之处以便在下节进行改进。
三、反思
实践表明,复习课运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比传统复习更为切实有效。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逐渐把学过的知识回忆起来,甚至还能帮助其他同学共同回忆,这对个体来说是一种自我的肯定,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养成,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发展。这种教学模式能真正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贾鹰.浅谈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案导学[J].江南时报,200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