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洪
【摘要】人本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学生对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针对这样的问题,本文展开相应的研究过程,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的开展能够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人本理念 学生主体 初中思想品德 应用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理念较为传统,并不适合当今初中生思想发展特点。本文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人本理念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将其解决方法与广大教师进行分享,希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人本理念”的忽视
1.忽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学生主体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但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很少有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体现,教师本位主义思想较为严重,对其学生接受能力怎样并不是十分在乎,在乎的是知识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人本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运用过程。
2.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情感教育较为缺乏。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渗透过程是转变其教学内容较为枯燥这一现象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而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过程是被我们广大教师所普遍忽视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机械的讲解,内容传授过程只是单纯的灌输,学生理解过程也是存在吃力的现象。人本理念所强调的是将知识联系生活,让学生得到最直观的理解过程。以上这些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同时也正是导致学生认为学习过程过于枯燥的根源所在,也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原因。
3.课堂教学气氛营造过程过于单一片面。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是人本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用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式和方法。然而很多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过于单一和片面,使单一的手段长时间运用就变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学生自身的新鲜感会逐渐减少,课堂气氛也会逐渐变得消沉。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并不是十分了解。人本理念的运用过程较为缺乏所导致的。
4.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较少。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理论知识学习的一种检验形式,同时也是将传统教学模式得到相应转变的主要途径。实践是检验理论学习的主要方法,可是很多教师对这一方面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人本理念强调的正是对每一名学生都要进行关注,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实践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充分的解决过程。而很多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实践过程开展较少,对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了解,学生发展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抑制。
二、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人本理念应用的方法
1.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思想是教师说什么,学生被动地听什么和做什么。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就能得到很好地教学效果,然而通过调查显示这样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用于当代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生思想观念的建设过程,改变学生对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看法,将教学内容逐步优化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主观能动性才会得到提高。
2.重视课堂情感教育过程,促使人本理念发挥作用。情感教育泛指教学中思想的渗透过程,唤起学生自身对生活的期望,促使政治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说服性。人本理念对其情感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关键,使学生将生活与课堂之间的距离拉近,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功能。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往往对消费理念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法律法规让学生找到人生的发展方向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此之中情感教育在人本理念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加以充分的重视过程。
3.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主要在于教学模式的转变,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都能够得到体现,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身的想法能够得到充实,使学生体会到课堂教学内容在生活中都可以得到运用。人本理念的作用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4.探究式教学实践活动的丰富开展。探究式教學是人本理念在政治教学中运用的最好体现形式之一。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找出其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每一名学生都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得到更好的体现。探究式教学开展依靠实践活动展开,使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能够得到增强,人本理念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很好地发挥。
总之,人本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正是新课标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所提倡的主要思想,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强与落实,希望这一观点能够得到我们广大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唐智松,邹绍清.新课改理念下思品课教学设计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04).
[2]李素梅.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理念的人学审视及创新建构[D].苏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