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庆
摘 要:新课改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出以来,教育教学活动就已经不同于以前,而是采用了有变通、有改革的创新教学方法,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学生们的见地和理解能力都有差异,就会导致问题的出现不集中,应运而生的分层次教学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理论做出一些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学方法
一、按一定标准将学生分类
正所谓“分层次教学”,顾名思义,一定要有不同层次的受众,才能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因此,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类,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基础,更是必要前提。最简单的分类方式,就是按照数学成绩的高低。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统计,成绩始终稳定在上游的学生为一组;成绩忽高忽低的学生为一组;成绩较差的学生为一组。这样分类能够让每一组的受众基础都相差无几,既能照顾好学生的教学进度需求,又有利于树立起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分层次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十分有利。
二、分层次进行授课
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之后,教师要充分地了解每一组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接受理解到最后消化的时间。针对学习成绩较为突出的这一组,教师就可以在新授课讲完之后,给学生适当地列举一些“拔高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而对于成绩忽高忽低的这一组,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习题的训练上,让这一部分的学生改掉马虎的弊病,踏实地掌握基础的解题方法,以求成绩的稳定。至于成绩较差的这一组,教师肯定是要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争取真正地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上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分层次数学教学的提出,其实质是与传统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理念异曲同工,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理解范围内进行知识的最大深化,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学习。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每一名學生,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仇铸.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分层教学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8).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