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境创设,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前安排;情境;导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第一点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特别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方法。
一、提前安排,展示成果
内容:《阿长与<山海经>》
情境:讲阿长买《山海经》时,我提前做了如下安排:将学生分成三组,一组完成“阿长询问‘哥儿《山海经》的情境再现”,一组完成“阿长走进一家书店买《山海经》的情境再现”,一组作为评判组。
第二天,学生展示,每组又分若干小组,一开始,几个小组展示得不尽如人意,都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就完事了,我于是又提示了一下,让大家尽量多对几次话,几分钟后,几个小组的展示好多了,最多的一个小组对话多达六次。有的组在对话时点到“三哼经”,但仅是一点而过,于是我抓住这点,引导大家领会阿长的这句话:“哥儿,有画‘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让大家体会到阿长买《山海经》的艰难,从而体会阿长对“哥儿”的感情,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文章前面叙述的几件事,感受阿长的“母爱”。
说明:抓住大家忽略的一点(即阿长的话),课堂上针对性强,由点及面,阿长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越来越真实,不是母亲而胜似母亲。情境再现使学生能够较为充分地认识人物形象。
二、适时切入,满盘皆“活”
内容:《白杨礼赞》
情境:讲过了很多遍的课文,总想着不能“穿旧鞋,走老路”,总想着“不走寻常路”,总想着还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按照常规教学虽然能够完成目标,但效果一般,如何找准切入点,使得教学过程清晰而明确,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
全文一共九个自然段,我抓住内容相似的段落,先引导学生完成了上面的板书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感受本文“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层层深入”的结构美之后,由“不平凡”这一关键词自然而然地进行二、三、五、七段的教学。
说明: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能够在教学中“出奇制胜”,这个切入,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文章结构的把握,然后回归各个精彩点(二、三、五、七段),反“由点及面”而用之,创设结构美的情境,抓住关键词“不平凡”,引导学生找出白杨树“不平凡”的原因,切入自然而和谐。
三、灵光乍现,激活课堂
内容:《醉翁亭记》第一段
情境:按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将课堂还给学生,首先采用各种方式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并提出疑问,全班解决。但仍然感到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怎样才能激活课堂呢?我没有继续学习第二段,带领学生将这一段的结构板示后,我做了以下设计:
师:“请大家把书合上,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段,但老师有一个问题:假设老师就是一位游客,我们的教室就是滁州城,在座的各位是滁州城的百姓,我第一次来到滁州,你们这有没有旅游胜地?”
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沉闷的课堂一下子活躍起来。我示意让大家安静,随意走到一位学生跟前,叫起他。
师:这位小哥,你好。(生笑)我是第一次来到你们滁州城,你能给我介绍一下你们的滁州城有些什么好去处吗?
生1(有点扭捏):滁州最有名的地方是醉翁亭。
师:为什么醉翁亭最有名?
生1:这个亭子是欧阳修以他的号命名的,还专门写了一篇《醉翁亭记》,所以这个亭子最有名。
师:很好。(示意坐下)有了这样一个最有名的地方,那我肯定得去,那我可得问问路。这位女士,我想去醉翁亭,你能告诉我怎么走吗?
生2:……(说了些,但不全。)
生3:……(也说得不全。)
生4:我来告诉您。您看,我们这滁州城群山环绕。(她指了指教室四周)您看到了吗?您再来看看(指西南方),这个方向的山峰是不是特别美,这是琅邪山,你到了琅邪,顺着山路走六七里就可以听见水声,这是酿泉,山回路转,你就可以看到醉翁亭就在酿泉之上。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大家掌声鼓励。
……
说明: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突发奇想的情境创设,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也不是那么枯燥了。教师很好地充当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的主体性也展现得较为充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的教学体验中,可以感受到,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这是改变课堂沉闷氛围的有效途径之一,使得课堂教学魅力无限。
作者简介:冯军,男,出生于1974年9月,大学,就职于甘肃省高台县第二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