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板块的功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活动板块;功能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板块,已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一章、每一节的每一个主题内容下都有若干个“活动”。通过“活动”,不但能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地理课的探究性和实践性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板块的功能进行分析。
一、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综合载体,具有直观、简洁的特点。通过地图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可以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因此,涉及读图的活动题也最多,占活动题总数的一半以上。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活动题:“读图2-1、2-8、2-19,在图2-21中勾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并标注界线上的主要山脉及界线两侧的主要地形区。”“在图2-27上,找出不同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对比图2-25,看一看这些界线与哪些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在图2-40上,找出中国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看一看它与图2-25中哪一条年降水量线最为接近,并归纳出中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上述活动,都以地图为依托,而且书本上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识别、分析这些地理要素分布,这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够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表达、交流地理学习的体会、想法和成果。为达成这一目标,湘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通过活动板块提供了培养该能力的平台。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活动题:“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发展经济有哪些优势条件?”“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中国生产、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影响?请举例说明。”“试从‘水能和‘水运两个方面,阐述长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活动,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教师一言谈的局面,给学生以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必须能自主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地理学习过程的经历和感受,并在自主交往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搜索的地理信息作出科学的解释。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增强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三、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材中有些“活动”属操作性活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和动手,从中获得最生动具体的理解和体验,达到开拓认知体验领域,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例如七年级上册的活动题:“绘制一幅你所在学校的校园平面图”“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根据资料,绘制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图。”……
以上这些活动具有鲜明的启智性,它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控制着活动的进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在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活动是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如:“收集某一个大洲的资料进行研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收集资料,谈一谈端午节的起源,说一说家乡端午节的习俗”“分小组收集中国各民族的风俗风情资料。”……
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地理事物、乐于收集地理资料的良好习惯。
五、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的“活动”板块中,还设计了许多结合实际生活、应用地理知识的内容。通过所给出的实际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进而能灵活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根据地图比例尺计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如何确定行进方向?如何设计合理的出行路线?怎样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是学习地理的最终目标。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调动思维、感觉、行动的积极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对生活有用,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总之,“活动”这一板块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体现了新教材的地理教育功能和特色,具有鲜明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在“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活动”教学,留足时间,合理安排教材的活动板块,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作者简介:颜斌,女,1970年9月生,大学本科学历,在福建省厦门市第九中学任教,研究方向:初中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