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价值的提升策略

2014-10-21 03:35孙腊梅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师应课堂教学课堂

孙腊梅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从而使教师“知识权威”的地位松动。那么,当下在地理课堂中教师的价值如何提升呢?

一、教师应由“讲”变为“引”

传统地理课堂的一大特点就是“满堂灌”,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汗流浃背,学生在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随着知识来源的多元化,学生可以从网络、教参、教材、教辅用书上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已不需要教师讲太多的知识内容,而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要以自己的“讲”引导学生学,要以自己的“讲”促进学生学,要以自己的“讲”激励学生学。也就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最佳的学习方式。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

例如,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热力环流”这个知识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以往课堂教学中的处理方法一般是“边画边讲”,教师画得热火朝天,讲得口若悬河;学生只是被动地旁观和接受。而现在“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形象生动地演示出来,学生自行观看完全可以理解和掌握,并且学习兴趣还会得到提高。所以现在教师要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引导学生去探索“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然后列举实例“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让学生去实践应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应由“听”变为“学”

教学是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世界奥秘的愉快旅途。杜威也曾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师应努力将课堂真正变为学生学习的阵地。学生将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不再只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而要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体,以主人公的态度参与到课堂中。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的内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时,以往的课堂是教师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学生逐条记下。信息化时代,教师只要呈现本课的学习提纲,学生就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影响以及治理措施。而且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这个案例的探究,提高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能力。同时,学生掌握了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其他地区。

三、教师应由“教知识”变为“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学生的成长而言,任何知识都富有真情、德性和美感的要素,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得不仅在于获得客观知识所描述的真理,更在于获得真情、德性和美感。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新使命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价值应该由“教知识”变为“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的内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定为了解四个战略,而应该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四、学生应由“学知识”变为“提升思维技能”

恩格斯说过,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鲁洁教授也曾说,当代教育在“何以为生”的教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悟性和思维能力。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三的内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第一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条件”的学习,我们应改变“教师教,学生记”的课堂模式,而是要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课堂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主动性得到发挥。

(责任编辑袁妮)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课堂教学课堂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