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10-11 04:24牛春玲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新课改

牛春玲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初中历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 创新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社会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以适应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适应社会,提倡学生自主的合作性和探究式学习,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我经常鼓励学生让他们进行大胆想象,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以小组讨论、辩论、反向思维等形式,让他们自由发挥、大胆想象、各抒己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新颖的联想,开阔的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捕捉一些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火花,留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积极提问、热烈讨论,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讲戊戌变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慈禧太后没有发动政变,你认为变法的结果会怎样?分组让学生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向全班学生陈述各自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作答,只要能积极思考回答,观点新颖并有独到见解,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至于答案正确与否,是否合乎情理并不是我们的初衷,课堂立刻活跃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课堂上。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的知识内容,还将课堂内外的知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也从不同的角度去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这样的师生互动,学生感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有了主人翁意识,消除了师生之间人格的差异,学生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和尊重,对学习自然也就热情倍增,思维激活了,提出的问题也就大胆、新异、有了创新。

再如,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的转折性战役中途岛海战时,由于课本只是一句话带过,学生很难想象这一战役的重要性,我出示幻灯片“中途岛海战战况”图,以及美日双方在这一战役中的损失对比的一组数据,然后请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给大家描述这一战役的主要战况,学生如身临其境,似亲临二战前线,深刻理解了中途岛海战使日军由进攻转入防御,而美军则由防御转入了进攻这一重要意义。可见,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潜在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通过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创新能力

“授之以渔”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获取新知,例如: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迄今为止遭受的最为严重的浩劫,也是世界史部分的重要内容,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引领学生以提纲的形式从原因、时间、导火线、开始标志、交战双方、主要战场、主要战役、结果、性质、影响等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让学生参考一战的学习提纲自己进行学习归纳,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然后我要求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等共识。这样就使学生能从现象的分析上升到对本质的认识,学会了对同一类问题的归纳、总结,学会了学习。

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演变过程。只有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学生的“创见”能力

没有疑问,就没有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质疑前人,敢于发表新颖的见解。其次,教师还要运用设疑技巧,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疑点,激发其思维灵感,养成质疑的习惯。

例如,“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我这样设计导入设疑:林肯的演讲“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其中裂开的房子指什么?反映出战争前美国国内怎样的矛盾?如果当时就任总统的人不是林肯,内战还会爆发吗?也可以对历史现象设疑:南方为什么要把他们生产的棉花等原料大批销往英国?设疑历史结论:为什么说南北战争为美国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肯定和鼓励,切不可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如要搞清楚“是什么”、探究“为什么”、回顾古今中外历史上类似的“有什么”“它们之间的区别或联系是什么”等,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质疑的问题明显较以前多了,提出问题的角度也新颖了许多,如果教师能坚持这样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强化和培育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师生共勉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出创新型人才。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新课改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尝试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