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二”的高考改革对高职院校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2014-10-10 03:51朱茹颖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9期
关键词:内涵建设高考改革高职院校

朱茹颖

摘 要: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深化,目前的高考体制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显现出了不足。2014年3月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教育部提出了“一分为二”的高考招生模式,增加单独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方式。这个方案的提出,将对高职院校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就高职院校在面临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在提高自身吸引力、加强内涵建设方面需思考的问题进行阐述,望高职院校能在此轮改革中找到准确的定位。

关键词:“一分为二”高考改革;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71-02

高考一直以来就被比作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次考试,意义非常重大,也经历了符合中国教育体制的多次高校招生改革。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据此,中国即将出台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核心是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是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为目前实行的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即形成“一分为二”的高考模式。这种高考模式的实行,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和延续。

根据相关方案,其中的第一种高考模式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即职业教育体系的高考,透露出职业教育改革在高考改革中的地位,从而强调了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对高等职业教育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改革后,全国1 200所高校中将会有一半的地方高校向职业技术类转型,届时对优质生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此轮改革很有可能使高职院校迎来一轮新的“洗牌”。高职院校如何在面临这种机遇时,接受因此而至的挑战,成为今后高职院校建设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多渠道拓宽高职院校招生率,尽可能保证优质生源

“一分为二”的高考改革对高职院校最大的冲击就是生源问题。当前的高职院校排在第三批录取,前两批的高校已经将高分的考生挑走,一些平时分数较高但高考发挥不好的学生虽然报了高职,但往往又选择复读,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在录取时生源面窄,分数质量不高,报到率低。改革后,大量的本科高校会向职业技术转型,从而向高中生及中职生敞开大门,这就进一步加大了高职院校招生的难度。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高职院校由于定位比较准确,主要以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社会、市场直接挂钩,技能技术型教育方面的基础要比刚转型的高校成熟很多,所以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要高于一般的本科院校。据统计,2012年和2013年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低于高职院校。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未来对高级蓝领技术工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借助新的高考模式,考生们或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渠道,实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为了保证改革后的生源,高职院校还需加大招生力度,多渠道保证高质生源。包括在高考前的寒假派教师到生源地学校宣传、三四月份由高职院校组织的对口单招、对中职学生的注册入学、入学后对贫困生源的补助等。这些措施都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的招生率。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才读高职”的制度偏见,高职院校近年来虽然生源充足,但是质量相对来说并不高。要在新的高考改革中重新定位,积极参与竞争,还是要从高职院校的内涵质量建设上下功夫。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职院校吸引力,迎接高考转型的挑战

1.加大专业建设力度

高职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以蓝领为首的技能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是社会和国家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

目前高职院校要和高考改革转型的本科院校竞争,最主要的还是要增强高职院校本身的吸引力,其中核心竞争力应是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建设。前几年由于扩招风潮波及到高职,许多高职院校为扩大招生规模,盲目增设专业,且许多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内容也与本科院校基本雷同,这样,就造成了社会实际需求的高职生与高职生所受教育的严重脱节,循环下去,就造成了很多无专业特色、就业面窄的高职院校和高职毕业生。

打造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具体来说,高职院校要将学院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整合资源,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分析,适应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应用性,确定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设置特色专业,并配置专业所需的师资条件、教学设备、课程教材、实验实训基地等,有方向性地选择教学贡献产业、单位,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优势专业,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依托江苏及长三角地区在“十二五”期间现代物流发展对新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推动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同时努力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与江苏苏宁电器签订了“苏宁物流订单班”,将合作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纳入到了教学课程体系中。经过特色专业建设,物流专业连续两年在全国职业院校物流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无形中提高了知名度,招生和就业情况均高于其他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在以后的高考改革中也会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提高其吸引力的主要方面,提升的根本途径是师资建设。由于历史原因,高职的师资与本科院校存在着天然的差距。近两年,为了缩短差距,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方面,一般都看重学历,要求博士毕业。这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但是还应看到高职作为职业教育自身的更符合就业岗位的特点。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把师资的培养与特色专业的建设有机结合,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形势,鼓励骨干青年教师的学历深造、出国培训和参加国培、省培项目,优化知识结构。另外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对一些专业建设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门槛,更注重其专业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性知识的传授。

3.提升高职教育的学历水平

高职学生的学历水平也是高考改革后高职院校的短板之一。从社会现实需求来看,一些技术岗位同样也要求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而高职只有专科水平,所以学生一般只能在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工作,且发展空间较小,缺乏竞争力。

目前,高职院校针对这些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提升措施,如通过与本科院校对接,或协同培养的专接本模式,专转本及自考,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本科学历。另外,目前国家也在改革研究生教育制度,扩大专业学位的授予力度,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学位。专业型研究生注重实践,其实就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和发展的重点方向、内容。

包括职业院校分类招生方案在内的“一分为二”高考改革预计于2017年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这项改革能顺利进行,高职院校是关键。高职院校要在三四年的时间内,通过内涵建设,提高自身吸引力和含金量才能在改革中站稳脚跟,使招生制度改革推进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 高考“一分为二”新模式下职业教育改革才是重点[EB/OL].中国职业教育网.

[2]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十二五”规划[EB/OL].南工院校园网.

[责任编辑 陈 鹤]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涵建设高考改革高职院校
“四四模式”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内涵建设
论地方工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引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