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中职学校生源一般,其学生通常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对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工作;养成教育;方法
一、引言
“教育无非就是习惯的养成”,“积千累万都不如养成个好习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这样论述教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将受益终身。可是,当前中职学校许多学生由于来自家庭、学校或者个人的原因,存在着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行为习惯,阻碍着自身的成长、成才。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做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其重要的职责。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做好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
二、当前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存在的问题
1.学习意识不强,纪律意识淡漠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学习成绩一般,因此在中、小学时期经常被教师所忽视,这些学生由于缺少教师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动机。因此,中职学生在学校往往抱着“混日子”的心态,上课期间经常睡觉、玩手机或者看小说,课下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应付了事。另外,中职学生由于长期被教师所忽视,因此大都纪律涣散,缺乏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常常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表现为破坏学校公物、打架斗殴、翘课上网以及吸烟酗酒等。
2.生活习惯懒散,修养亟待加强
古人有言:“少成若天性”、“养习于童蒙”,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儿时抓起。然而,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倡导下,现在的中职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百般宠爱,为其包办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中职学生自己不会洗衣服、也没有主动打扫卫生的意识,衣物常常是随意放置、杂乱无章,生活一片狼藉。另外,中职学生由于从小被溺爱,因此常常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表现出极强的个人主义,缺少一个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诸如在教室或者走廊大声吵闹、在宿舍抽烟酗酒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到他人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对学校的学风、校风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三、中职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
1.采用日常训练法,重视点滴小事的价值
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且要做到持之以恒。为此,中职班主任首先要重视点滴小事的价值,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小事抓起,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些小事收获感悟、养成良好习惯。如石家庄某中职学校从2010年开始倡导、实行“养成十种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号召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到社区清理白色垃圾,在学雷锋月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每人都学习雷锋做一件好事等。通过开展这一主题教育,如今学校的碎纸屑少了、文明举动多了,可见这种“抓点滴小事、养良好习惯”的活动效果显著。其次,班主任在开展养成教育时要有耐心,对于中职学生常出的一些问题、常犯的一些错误,要做到不厌其烦地为其分析行为的不合理之处,与此同时借助正面典型人物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逐渐认识错误、纠正错误,从而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环境熏陶法,实现潜移默化的功效
荀子有言:“蓬生麻间,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影响人的一生,人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进入一个好的环境能让人“赤”,进入一个坏的环境则让人“黑”。中职班主任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注重良好环境的营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首先,班主任要注重物质环境的营造。为此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诸如在教室的黑板或墙壁上附上有勉励作用的图画或文字,在宿舍开展装潢大赛和温馨宿舍评比等。山东寿光某中职班主任积极开展班级文化、楼梯文化建设,随后又开展了楼道文化建设,在楼道中打造出了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墙”,不仅彰显了校园特色,且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班主任要重视精神环境的营造。为此班主任要切实做到关爱学生并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与学生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多鼓励、赞扬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关爱,从而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
3.注重榜样示范法,开展典型教育
典型教育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来进行示范,变抽象的说理为用活生生的事例来进行教育,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中职学生处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喜欢表现自我,时常模仿自己崇拜的“明星”,因此中职班主任要重视榜样示范法的作用,积极开展典型教育,多为学生树立一些正面典型进行示范教育,让学生在比较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来激励和引导学生,也可以倡导学生开展“雷锋活动月”活动。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从班级中就地取材,将班级中的好人、好事作为先进典型进行示范,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例如如皋市一中职十分注重典型教育法的作用,该校利用红领巾广播台、学校黑板报、晨周会等形式宣传“三好标兵”的事迹,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上收到了良好效果。
4.巧用纪律约束法,开展实践活动
中职学生由于长期被教师所忽视,因此大都纪律涣散,缺乏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因此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制定日常行为规范,对好的行为加以鼓励、对差的表现进行教育。当前国家制订了《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虽然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但是这一《规范》内容相对较宽泛,学校应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学校本身、学生本身的特点制定出更为细化的道德行为规范,以便于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另外,中职班主任要明确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结合的过程,因此进行养成教育绝对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而是要辅以实践活动。为此班主任要注意在特殊时间节点到特定地点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具体做到:一是抓好主要节点,如端午节、清明节等,二是要利用好教育基地,如伟人故居、烈士陵园等,例如在清明节带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就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良好效果。
5.利用集体教育法,营造良好班风
教育学中强调要将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就十分强调集体教育的作用。每一个中职学生都处于班集体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班风的影响,而且有研究指出,良好的班集体能让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班主任要重视集体教育法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班风。例如2014年徐州某中职开展了“建设良好班风”活动,这一活动就是旨在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让学生在集体中实现自我教育。事实证明,良好班风建设活动能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而良好班风的形成反过来又能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达到养成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对中职班主任来讲,做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其重要的职责。因此,中职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郝日花.浅谈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学生养成教育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
[2]金虎.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经验与做法[J].职业教育,2013(12)
[3]徐丽萍.浅谈班主任对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J].素质教育与学生工作,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