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高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必要性

2014-09-22 00:01李晓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常规管理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李晓

摘 要:近来年,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各级各类高校不断加强特色建设,加强教学改革,求快、求高、求领先,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教学基础建设与教学常规管理。本文着重分析高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内容、管理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管理;常规管理;高等教育;必要性

学校立校之本就是教书育人,教学工作是学校最基础、最主要的工作,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一方面在教师,另一方面在科学的教学管理。近来年,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各级各类高校创先争优,不断加强特色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入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的工作重点在特色建设、迎评迎检方面,却忽略了最为基础的教学常规建设。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目的及根本任务就是为了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有其基本内容和管理方法,对现代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重构、扩招的发展,师资队伍年轻多样,教学规范渐渐模糊,大学教育呈现多样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应该及时解决,以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帮助迷途学生找到方向。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是确保学校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高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高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主要由负责教学的院系负责,主要内容包括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

1.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是教学实施的方案,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执行方案、教学最终的预期效果等。教学目标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它往往是在行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要制订的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其中又有教学的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教学长期目标是学院根据社会的长期需求制订的;近期目标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包括不同专业在近三至五年培养什么样的合格毕业生。近期教学目标比较直观、操作性很强,教学实行单位的教学目标通常是近期目标。管理人员制订近期教学目标时必须加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制订、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订后,需要对教学实施过程加以科学设计,主要包括组织制订不同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课程的设置、每学期教学任务的安排、各课程的教学要求与能力要求、各科的考核要求、考核方式等。教学计划的制订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所以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必须充分发挥行政职能,要有相关专家一起参与,要经常反复地实践,不断地改进,根据学校的师资、教学空间、教学设备资源的实际情况,保障教学计划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2.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是对已有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科学、高效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是为了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形成很好的学习风气,养成认真学习、刻苦勤奋、遵纪律己、乐观上进的学习习惯,督促教师形成很好的教风,养成立场坚定、严谨治学、身正为范、育人授业的教学习惯。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良好的教学过程,包括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在一定的规章制度规范下建立、完善的教学规范,这种规范并不是限制,而是为教学工作提供必须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及教学条件,从而保证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如期、顺利、高效地开展。教学过程管理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一般由学校和二级教学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管理。学校教务主管部门会制订一个教学时段的教学计划,二级教学单位是任务的执行单位,需要组织教师,安排时间和空间。二级教学单位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具体的,以系主任为领导、系行政人员为执行者,对教学中的考勤、课堂教学规范、学生成绩、补考重修、休学升学、毕业结业等全面内容进行操作。

3.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和社会需要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教学过程的管理也是紧紧围绕着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的,是教学管理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教学过程中参与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师资整体水平、教师个人能力、学生素质与能力、社会环境、教学硬件、管理人员水平等。管理教学质量既要管理教学的全过程,也要控制每一个教学环节内容,这是一项持续的工作。其他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学管理人员、系部领导要管理好师资队伍、合理利用师资力量、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特长,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教育管理者要加强教学实践研究,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改革要从社会需求入手,从行业、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出发,指导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内容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运用、实训建设等,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改革经验,大胆尝试,经常总结,不断优化,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三、高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方法

1.从最基础的内容入手,静态管理结合与动态管理相结合。静态的内容包括授课计划、教学课前文件(讲义、教案)、学习参考资料、学生考勤、教学日志、课后教学总结、学生评语、学生成绩评定表等,这些静态的文件需要有规范的要求,管理层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给予规定。除了静态的文件要求外,还要结合动态的管理,动态的管理是对既定内容、要求的超越。在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从严格的静态管理入手,严格执行学校关于教学文件规范的相关文件,确保正常有序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教育的一般规律来看,任何规章制度的形成都是对前一阶段教学实践过程的总结,因此,静态只是相对的,超越与变更是必然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多参观、多学习,发现具有示范性的教学规范内容和教学个案,推广这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先进因素,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注重约束与助推的相互关系。教学规范是对教学活动不合理性的约束,限制随意、无组织、无秩序的教学活动,这种约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应该是量化考核指标的,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对待的,比如教学计划制订后就必须严格执行,不可随意改变,体现管理的严格性。但在实现的操作过程中,对于教师科学合理的大胆尝试还是应该给予鼓励的,比如说教学的方式方法,应该助推广大教师发展自己的个性,形成自我的风格,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这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亮点,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有轻有重,照顾整体,突出重点。教学常规管理的规章制度往往是全面而复杂的,这其中一部分是基础的,也有一些规章制度是可以促进教学效果多样性变化的。比如:关于实践实训环节的一些制度、关于毕业设计环节的一些规章,有必要作为重点管理;关于教学方式、方法、手段方面的要求,应该鼓励教师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这种立足基础、鼓励创新的精神是教学常规管理的本质。

总之,教学常规管理以学院相关规章制度为基础,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稳定性的特征,这是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前提。同时,教学管理工作也是开放、发展、不断创新的,这是教学常规管理科学、高效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赵印奖,等.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研究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10(5).

猜你喜欢
常规管理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策略的分析
常规管理中提升师德师能研究
让管理更有效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