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4-09-21 01:22范文虎,王建林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急性脑梗死

范文虎,王建林

摘要: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36例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灯盏花素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神经功能缺损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30-02

根据灯盏花素注射液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药物相互作用机理,笔者观察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住院患者使用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死36例的临床研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72例,发病48h内就诊,经CT和(或)MRI证实,均为首次发病,意识清醒、病情稳定,同时排除大面积脑梗、有出血倾向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2±4.5)岁,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1],轻型20例,中型13例,重型3例。治疗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3±4.4)岁,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轻型19例,中型11例,重型2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在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基础上给予改善脑细胞代谢治疗,对伴发感染、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研制,规格:5mL:20g)5mL注入0.9%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2周为1疗程。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云南盟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30mg/瓶)3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疗程,2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脑CT等检查。

1.3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

1.4疗效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功能缺损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

1.5统计学方法所测数据均以(χ2)表示,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无明显变化,在治疗期间患者顺应性好,用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后在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方面均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

表12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366.2±0.604.4±0.54

治疗组366.4±0.523.5±0.4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n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总有效率/%

对照组3668119269.4

治疗组3689127080.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脑梗死是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绝大多数是由于血栓堵塞脑动脉造成[2];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除了脑血管的再通、脑血管的重建外,尽快恢复缺血区的脑灌注,即血流重建,改善脑循环,包括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的改善,同时关注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及脑保护治疗等。

本临床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其主要有效成分是以灯盏花乙素为主的黄酮类化合物,其功效是活血化瘀、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但能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等[4],改善脑缺血。而脑蛋白水解物,其药理成分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神经细胞,通过加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改善脑功能,促进神经元生长和修复,从而维持缺血缺氧等环境下脑细胞线粒体结构完整,减轻脑细胞损害[5];本临床研究发现:对照组与治疗组NHI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用药较好地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具有加强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l-383.

[2]刘爱霞,赵淑清.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3):136.

[3]刘启锋,刘明,刘玉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6,5(6):566.

[4]梁福君.灯盏花素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J].内科,2009,4(3):399.

[5]CorrealeJ,RabinowicsC,HeckN,etal1StatusepilepticusincreasesCSFlevelsofneurons2specificenolaseandalterstheblood2brainbarrier[J].1Neurology,2001,50(11):1388-1392.

(收稿日期:2013-02-24)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36例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灯盏花素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神经功能缺损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30-02

根据灯盏花素注射液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药物相互作用机理,笔者观察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住院患者使用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死36例的临床研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72例,发病48h内就诊,经CT和(或)MRI证实,均为首次发病,意识清醒、病情稳定,同时排除大面积脑梗、有出血倾向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2±4.5)岁,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1],轻型20例,中型13例,重型3例。治疗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3±4.4)岁,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轻型19例,中型11例,重型2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在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基础上给予改善脑细胞代谢治疗,对伴发感染、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研制,规格:5mL:20g)5mL注入0.9%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2周为1疗程。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云南盟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30mg/瓶)3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疗程,2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脑CT等检查。

1.3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

1.4疗效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功能缺损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

1.5统计学方法所测数据均以(χ2)表示,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无明显变化,在治疗期间患者顺应性好,用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后在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方面均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

表12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366.2±0.604.4±0.54

治疗组366.4±0.523.5±0.4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n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总有效率/%

对照组3668119269.4

治疗组3689127080.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脑梗死是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绝大多数是由于血栓堵塞脑动脉造成[2];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除了脑血管的再通、脑血管的重建外,尽快恢复缺血区的脑灌注,即血流重建,改善脑循环,包括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的改善,同时关注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及脑保护治疗等。

本临床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其主要有效成分是以灯盏花乙素为主的黄酮类化合物,其功效是活血化瘀、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但能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等[4],改善脑缺血。而脑蛋白水解物,其药理成分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神经细胞,通过加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改善脑功能,促进神经元生长和修复,从而维持缺血缺氧等环境下脑细胞线粒体结构完整,减轻脑细胞损害[5];本临床研究发现:对照组与治疗组NHI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用药较好地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具有加强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l-383.

[2]刘爱霞,赵淑清.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3):136.

[3]刘启锋,刘明,刘玉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6,5(6):566.

[4]梁福君.灯盏花素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J].内科,2009,4(3):399.

[5]CorrealeJ,RabinowicsC,HeckN,etal1StatusepilepticusincreasesCSFlevelsofneurons2specificenolaseandalterstheblood2brainbarrier[J].1Neurology,2001,50(11):1388-1392.

(收稿日期:2013-02-24)endprint

摘要: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36例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灯盏花素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神经功能缺损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30-02

根据灯盏花素注射液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药物相互作用机理,笔者观察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住院患者使用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死36例的临床研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72例,发病48h内就诊,经CT和(或)MRI证实,均为首次发病,意识清醒、病情稳定,同时排除大面积脑梗、有出血倾向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2±4.5)岁,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1],轻型20例,中型13例,重型3例。治疗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3±4.4)岁,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轻型19例,中型11例,重型2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在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基础上给予改善脑细胞代谢治疗,对伴发感染、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研制,规格:5mL:20g)5mL注入0.9%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2周为1疗程。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云南盟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30mg/瓶)3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疗程,2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脑CT等检查。

1.3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

1.4疗效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功能缺损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

1.5统计学方法所测数据均以(χ2)表示,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无明显变化,在治疗期间患者顺应性好,用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后在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方面均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

表12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366.2±0.604.4±0.54

治疗组366.4±0.523.5±0.4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n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总有效率/%

对照组3668119269.4

治疗组3689127080.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脑梗死是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绝大多数是由于血栓堵塞脑动脉造成[2];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除了脑血管的再通、脑血管的重建外,尽快恢复缺血区的脑灌注,即血流重建,改善脑循环,包括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的改善,同时关注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称之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及脑保护治疗等。

本临床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其主要有效成分是以灯盏花乙素为主的黄酮类化合物,其功效是活血化瘀、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但能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等[4],改善脑缺血。而脑蛋白水解物,其药理成分容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神经细胞,通过加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改善脑功能,促进神经元生长和修复,从而维持缺血缺氧等环境下脑细胞线粒体结构完整,减轻脑细胞损害[5];本临床研究发现:对照组与治疗组NHI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用药较好地改善脑组织代谢功能,具有加强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l-383.

[2]刘爱霞,赵淑清.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3):136.

[3]刘启锋,刘明,刘玉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6,5(6):566.

[4]梁福君.灯盏花素注射液为主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J].内科,2009,4(3):399.

[5]CorrealeJ,RabinowicsC,HeckN,etal1StatusepilepticusincreasesCSFlevelsofneurons2specificenolaseandalterstheblood2brainbarrier[J].1Neurology,2001,50(11):1388-1392.

(收稿日期:2013-02-24)endprint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缺损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粉针剂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中医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