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楠
历史学科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内容极其丰富,它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而这些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紧密、错综复杂。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把握整个历史的发展脉络,就是初中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初中历史“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六环节:激情导入—自主自学—合作探究—交流提升—拓展延伸—巩固提高。实践证明,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为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下,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全方位、多角度感知历史,领悟这一学科的真谛。
一、激情导入。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历史史实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初中历史第一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长征》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满腔热情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自主自学。自主自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的过程。当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后,教师可根据重点、难点设计问题:1.标记本课有关历史事件的年份、人物、地点等。2.红军长征的原因。3.红军长征的路线。4.遵义会议是转折点的原因……教师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探究。教师可以帮助归纳整理。例如,在讲解《日本明治维新》一课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是同时期的改革,为什么日本成功了而中国却失败了?”这些问题触动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不但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规律,而且带领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归纳和探究。最后不仅得出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而且和中国历史进行了联系比较,复习了旧知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展示小组智慧。这样,培养了合作精神,而且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探究式学习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交流提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组织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师可以精心安排一场辩论:用精练的语言将学生引入要探讨的问题之中,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推选出代表,在阐述观点后开始辩论。
例如《隋朝的统一》一课,持“隋朝大运河开通是好事”观点的一些学生从意义、影响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持“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是坏事”观点的一些学生先后从它的开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巨额物资,加重人民的负担,再加上隋炀帝的奢华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的角度阐述。其他学生又从多方面陈述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表现了参与的热情、思维的敏捷、有理有据。教师从多个角度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并就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引导,进一步提出“隋朝大运河的修建既是好事也是坏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经过讨论得出从长远看是利大于弊的。因为他对南北的交通乃至现在都有重大意义。使一堂课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度过,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看出,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要求题目难易适中,由易到难,由点到面。
五、拓展延伸。现行的历史教材概括性较强,很多东西很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让学生搜集卧薪尝胆、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历史典故,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
六、巩固提高。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学到的知识很重要,中学历史课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学生记忆困难,特别是记忆历史事件涉及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对比、数字归纳等方法,巩固所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不断提高。
通过以上六大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最终达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而教师的身份就应该是一位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奥秘、掌握规律、触摸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