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洪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其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
一、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即要求教师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德”既是做人的根本,又是成长的根基。如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德育为先”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个合格的公民既应具有正义感和道德良知,又要懂得礼义廉耻、明辨是非,还要知道为人的底线。基于此,“德育为先”的意义在于,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具体而言,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思想有机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不仅把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更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细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具体形式,从而引导和教育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思想。归根结底,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力求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从而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德育工作始终是首要工作。特别是,在实践层面上,如何抓好德育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始终坚持全员育人、坚持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基于此,我们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内容,抓住一切有利于教育的恰当时机进行教育,力求取得德育实效。例如,在一节初二英语课上,其教学内容是“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上课两分钟后,有个学生进入教室,他是因为感冒而迟到。这时英语教师立刻提醒全班学生,换季期间,注意增减衣物,注意饮食健康,以免生病,影响学习。于是,出现了“buy some drinks and snacks”这一词组,教师针对“snack”这一单词,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如何对待零食),并要求他们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不能吃零食,因为零食中含有太多的添加剂,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有的学生说,吃零食有可能破坏学校的环境卫生;还有的学生说,吃零食就是乱花钱,浪费父母的血汗钱,孩子应懂得父母的艰辛。于是,又出现了“take out the rubbish”这一词组,教师针对“rubbish”这一单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希望大家不要到处乱扔垃圾,应相互监督、提醒,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既严格要求自己,又爱护校园环境。在教学的最后,出现了“thank you”这一词组,教师顺势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从记事起,你对父母说过“谢谢”吗?说过的请举手),由于举手的学生不多,教师马上说:“谢谢”是最基本的礼貌用语,“请”“您好”和“对不起”也是礼貌用语。一个人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这是个人素养的体现,希望每个同学都做有素养的人。特别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外国人面前使用礼貌用语,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总之,教师应善用各种有力的教育契机,努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不断完善
要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还须进一步深入研究。具体应做到三点。其一,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应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虽然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但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还须进一步完善,因此,教材编者应与一线教师携手并进,编写适合的教材进行教学,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其二,研究制定不同学段学生发展的质量标准,并努力把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细化到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其三,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既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又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还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努力探寻富有实效的德育工作新路。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基层学校也积极探索与实践,在这种背景下,教育更需沉思和规律,因此,作为教师,应在教书与育人之间,将育人融于教书,使教书彰显育人,让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作为教师,应自觉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理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思想,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第37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