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颂阳
摘 要: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采用变式教学,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灵活变换,可使学生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变式教学 几何教学 教学运用
“平面几何”是初中生普遍认为难学,任课教师认为难教的一门学科.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倘若稍有不注意,就会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以致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相反,如果处理得当,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事实上,许多题目是从同一个问题演变而来的,其思维方式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调用知识储备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题目演变的规律,从而找到解题窍门.
在几何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由浅入深,开拓题型、题设和结论,挖掘习题的内在联系,探索变式教学.下面我就变式教学的运用,以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体会.
一、变条件,结论和图形不变
【例1】如图,已知:AB∥CD,BE=CF,求证:△ABE≌△CDF.
本题是一道全等三角形判定的证明题,如果对它的条件进行变化、拓展,那么题目可作如下变化:
变式1:已知:AB∥CD,AE∥DF,BE=CF,求证:△ABE≌△CDF.
变式2:已知:AB∥CD,BF=CE,求证:△ABE≌△CDF.
变式3:已知:AB=CD,AE=DF,BF=CE,求证:△ABE≌△CDF.
变式1、2只变例题的一个条件,变式3变2个条件.这样的变式训练,既可巩固全等三角形的三个判定,又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联想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开拓创新能力.
二、变结论,条件和图形不变
【例2】如图,已知:E,F是?荀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求证:△ABE≌△CDF
本题是平行边形性质的应用的证明题,如果把结论改变,可作如下变化:
变式1:求证:BE∥DF.
变式2: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边形.
以上在原题设条件下,将结论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帮助他们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整理.这有利于知识的深化,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理清解题思路,有效提高解题速度.
三、条件和结论互换,图形不变
【例3】证明命题:等腰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平行于底边.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E平分∠DAC,求证:AE∥BC.
本题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运用的证明题,如果把条件和结论互换,那么题目可作如下变化:
变式1:已知:在△ABC中,AB=AC,AE∥BC,求证:AE平分∠DAC.
变式2:已知:在△ABC中,AE平分∠DAC,AE∥BC,求证:AB=AC.
以上问题中条件与结论的互换,有利于拓展学生解题的互逆思路,树立辨证思想,正确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提高解题能力.
四、变条件和图形,结论不变
【例4】如图(1),OA、OB是⊙O的两条半径,且OA⊥OB,点C是O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过点C作CD切⊙O于点D,连接AD交OC于点E,求证:CD=CE.
本题是直线和圆的证明题,如果对它的条件进行拓展,那么题目可作如下变化:
变式1:若将图(1)中的半径OB所在的直线向上平行移动交OA于F,交⊙O于B′,其他条件不变(图(2)),那么上述结论还成立吗?为什么?
变式2:若将图(1)中的半径OB所在的直线向上平行移到⊙O外的CF,点E是DA的延长线与CF的交点,其他条件不变(图(3)),那么上述结论还成立吗?为什么?
(1) (2) (3)
这样的变题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联想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开拓创新的能力.
五、变解法,题目不变
【例5】如图(4),已知△ABC中,AB=AC,F在AB上,D在AC的延长线上,且BF=CD,求证:EF=ED.
本题是一个几何直线型问题的证明题,而该题型的证明方法丰富多彩.如果通过不同的出发点下手,那么同样可以达到解题目的.不妨对本例的多种证明方法,作如下分析:
分析1:如图(4),作FG∥AD,交BC于G,利用△FGE≌△DEC,证FE=ED.
分析2:如图(5),作DH∥AB与BC延长线相交于H,利用△BEF≌△HED证明.
分析3:如图(6),作DK∥BC与AB延长线相交于K,利用FB=BK,证FE=ED.
分析4:如图(7),作FL∥BC与AC相交于L,利用DC=CL,证DE=EF.
图(4) 图(5) 图(6) 图(7)
由于数学问题具有综合性与多样性,理应启发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探索,得到不同的解法.有利于引导学生多向联想和发散思维,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变题目,证法不变
【例6】如图8,已知:AD∥BC,BD平分∠ABC,求证:AB=AD.
变题:如图9,已知:DE∥BC,∠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DE上一点F,求证:DE=DB+EC.
变题的证明,实际是两次运用例6的证法即可证明.通过这样的变式,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题目由难化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创新学习的今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优化数学教学设计.这就要求老师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目标.教师若能融会贯通以上六种“变与不变”的思想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资料,整理解题经验,总结解题规律,运用解题技巧,一定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走进数学世界,畅游数学海洋,从而真正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林荣坤.课程教学的应变技巧点滴.中学数学,1994.2.
[2]陈英.利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中学教学教与学.云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