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

2014-09-16 01:16姜爱华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冷色调琵琶行枫叶

姜爱华

(沈阳市回民中学,辽宁 沈阳 110006)

《琵琶行》教学设计

姜爱华

(沈阳市回民中学,辽宁 沈阳 110006)

《琵琶行》一课主题与音乐部分历来为教者重视、称道,笔者在实践中也一直高度重视,但本节教者力图从诗的角度,还原意象,体味意境,深化情感,以情感为突破口,并设置精彩细节,期待新的教学火花。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2)了解、运用意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抓住意象,感受悲凉的意境,深刻体味诗人郁结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情感的逐层递进,深刻理解诗歌的丰富情感。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语]唐朝有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唐宣宗李忱,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诗是这样写的(投影诗歌)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显然诗中提到的诗人是——白居易,诗中提到的两篇代表作是《琵琶行》《长恨歌》。这首皇帝赞颂胡儿能吟的《琵琶行》大家也认真学习过,你曾因怎样的感动记住了哪些典型形象、典型音乐、典型境界、典型氛围、典型感情?

[情感一探]白居易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显然,同学们记住了言(语句)、声(音乐)、实(主题)而最重要的根(情)却印象不深,让我们从诗的角度再次品味作者的情感。

1.镜头再现《琵琶行》中的经典诗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在诗歌中景物、人物有自己的术语——意象。请学生自己选取典型意象:

枫叶,毛泽东吟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的豪迈诗篇,足见枫叶的火热。唐诗中这种暖色调的枫叶常常传达出的是悲凉,如张继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象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刚开是紫色的,快凋谢的时候是白色。随风摆动,最能表现飘逸感和对故土不舍的深情,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

秋风,瑟瑟,凄凉、孤寂,愁绪悲伤,秋风秋雨愁煞人。

琵琶,《礼记·乐记》载“丝声哀”,“鼓鼙之声欢”,意思是说琴瑟等丝弦类乐器声音哀婉,鼓声欢快。《宋书·乐志》引傅玄《琵琶赋》:“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欲从方俗语,故名曰琵琶。”可见,琵琶是在公主和亲时,供远行公主抒发情怀之用,那么,它所弹奏出的当是深深的幽怨、无奈,是浓浓的离愁别绪,是对未来的惆怅迷惘。琵琶与生俱来的这种情感底色,自然也遗传给了后世。纵观历史,琵琶往往是红颜们悲剧的见证,多了些哀声。

2.用心感知诗中色彩

俄罗斯画家列宾说过“色彩即感情”的话。颜色有冷色调与暖色调之分,客观的色调之有“冷”与“暖”,可见掺入了人的感觉。冷色调以白色为最,暖色调以红色为最。《琵琶行》中就似无心地用到了一红一白两极色调。

“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是红色的,荻花是白色的,这一红一白两极色调构成的境界便具有了极大的张力。暖色调的红色枫叶成了反其意而用之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冷色调,枫叶、荻花构筑了一种凄清迷离的别离氛围。琵琶女年轻时红极一时,“一曲红绡不知数”“血色罗裙翻酒污”,而“血色”即红色,但血色又显然有红色之外的意味,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回看血泪相和流”,血与泪并提,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琵琶女在“红”的背后有不为人知、难以言表的辛酸的“泪”,倒有些冷的意味。其中“白色”的意象明显占着绝对主导的地位,江水、月亮被写到三次,它们是再平常不过的景物,常让人熟视无睹,它们得以出现在人们的现实视野中,多半是在漂泊无依、孤独无聊、思人无奈的时刻,因此透过江水与月亮的意象,还能让人感受到主体的心绪状态,可谓一举两得。而且就连描写音乐的语言中冷色调的词语也占有绝对的比重,如“雨”“珠”“玉”“冰”“水”等,大量冷色调意象的运用,为全诗涂上了一层浓郁的悲凉意绪,而这来自于白居易此时的悲凉心绪。

小结:诗人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寥落悲怆、凄清苍茫的意境,淡淡的忧愁。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情感二探]白居易曾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琵琶弹奏本身讲究神韵,要求幻化出诗韵、情韵、画韵、意韵、心韵、气韵、乐韵。我们来看一下最出彩的音乐部分: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音乐中大量使用的两种技巧探究

直接描写——以议评声,以喻摹声,以形绘声。

间接描写——以景托声,以人衬声。

2.这段音乐激发你怎样的内心感受

琵琶声传逾千载,歌女乐天花开败,酒不醉人人醉曲,司马泪和一月白。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也是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被撕裂,是愤激的哀号,像腾格尔唱《天堂》一样强烈的反差。他本来应该是个王国中的宠儿,结果现在却成了尘世的弃子。对于琵琶女来说,这场音乐盛宴不仅是一次技艺的炫耀,还是一段幸福的回忆,“间关莺语花底滑”使笔者想起了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她穿着礼裙戴着项链,旋转旋转。

小结: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从音乐中,我们分明听到了轻快、忧愁、苦闷、难扼的愤懑,为什么呢?

诗人以“独在异乡为迁客”的失意落魄之形神,送客于秋夜,凄清愁悲,其郁闷怨恨之情自当如江潮涌雪,荡漾不息,但序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以怨隐恨藏的平静口吻,如实道出不期横遭贬黜的时间与贬所,而“贬谪”之因由却讳言不记,可见“志在兼济”的诗人的怨苦痛深与万般无奈,却隐忍不发,其妙意深藏,全在有苦不诉,含恨不申的“淡化”之中。

[情感三探]借助音乐,白居易放声痛哭,并留下了永垂的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辨析琵琶女和白居易的异同

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落泊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

他们都经历由繁华的京城到僻远的江州的过程,有相同的漂泊感。

他们都遭遇人生中的不幸,有相同的沧桑感。

他们都无力主宰个人命运,有相同的失落感。

琵琶女经历了人生变故,琴技越来越成熟,感情越来越深沉,却再也没有人欣赏她的琴声;白居易在贬谪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社会现实,考虑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却不能施展才华。

2.探究主题,感悟情感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白居易——一个上层的精英知识分子,琵琶女——一个底层的落泊歌女虽地位悬殊,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品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两种内容不同但形式相似的命运撞击出了强烈的火花。这火花,既温暖了彼此孤寂的灵魂,也同时照亮了那个时代——白居易的遭遇折射的是朝廷的腐败,而琵琶女的身世反映的则是底层的困苦,两种命运的叠加便是时代的镜子。

这就是中国士大夫的悲哀,是一种彻底的宣泄,更可悲的是,这份悲哀,无处诉说,也无法言说。

结束语

如今再读《琵琶行》,发现那字里行间全是苦泪,音乐,不过是个载体罢了,那音乐,就是不平之气,就是抑郁激愤,甚至是血泪控诉,是无言悲泣。两人的沟通跨越了时空,让历史为人类树立了一种悲剧,震撼永恒的时空。

李雪虹)

猜你喜欢
冷色调琵琶行枫叶
枫叶之歌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纳兰词冷色调意象探微
红枫叶
枫叶红了
琵琶行
10月枫叶红似火
冷色调色彩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万能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