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治昌
(三明市宁化县中沙中心学校,福建 三明 365400)
课改至今,语文课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孩子的笑声洒满每个角落;精致的课件贯穿教学的始终;充分张扬的学生个性;动人的作秀课频频出现;学生或说唱,或表演,给人一种师生同乐、其乐融融的感觉,着实令人兴奋。但如果对此背景下的某些教学现象进行反思,不难发现当前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还存在着一些“无度”现象,这些问题主要缘于教师与文本对话中误区产生的隐患。下面笔者就教者在把握“回归”与“超越”中与文本对话的现状进行分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库,同时也是课程标准思想的载体和学生学习养成的凭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的教材观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走进教材,走出教材”。教材对教学的影响不是“束缚”,而是“引领”。“用教材教”就要先深入对话教材,再浅出教材。没有对教材的深入对话,也就没有对教材的浅出。
我们身边很多老师认为教材是神圣的,迷信权威,迷信教参以及网络媒体教学设计。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权威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教参怎么讲,我也怎么讲,这可能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常见的现象。更有很多老师认为在教学时只要能够“照本宣科”就行了,教学中的许多细节以及深一层次的细节往往被忽视。正因为如此,学生只能照着教师满堂灌的知识死记硬背,不能活学活用。
有位教师在对话《浅水洼里的小鱼》时就做得很好,他没有过分地迷信教材,课前深入与文本对话。该课的单元意在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调动学生情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意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融相依,从而使环保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而《浅水洼里的小鱼》则将情感体验具化到一条条被困于沙滩的小鱼身上,使学生明白,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捡一条小鱼就是挽救一条生命,使学生意识到“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道理,并对每个生命个体抱有爱心。这是编者的意图,是编者把作者的作品纳入教材体系后,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再一次定位。笔者以为,在教者们对文本的对话过程把握中,必须把编者的意图落到实处,作者的写作意图当然也需要引领学生揣摩,但学生能揣摩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因此,只要学生能理解到“保护动物,珍爱生命”就算达标了,不强求他们理解到同情弱者这样的层面,其原因就在于教者真正走进了教材,结合了单元的知识深入解读了教材文本。作为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多推敲、多琢磨、多思考,仔细研读教学参考,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怎样处理意义更大、价值更高,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它所呈现的知识点是否完整,现实情况有没有变化……面对教材的悬疑,教师只有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才能准确把握教材,深入理解教材,从而真正走进教材。
课文作为静态的文本,作为受观照的客体,对它的阐释会因解读主体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毋庸置疑,语文教学中要无时无刻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思想教育,但是如果把每篇文本都贴上政治的标签,贴上政治的防伪标志,这也无疑将是教育的黑洞。
[案例1]
一位教师在教《去年的树》一课时,接近尾声,教师让学生说说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堂上学生众说纷纭:
生1:我从课文中体会到了树木的伟大,他为了人们能点燃灯,宁可牺牲自己。
师:你的体会真特别,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生2:读了课文后,我觉得那些砍树的人真可恶,他们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破坏了树木与鸟儿的友情。
师:对,老师也有同感,所以我们要从小懂得保护环境。
生3:《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破坏环境。
[案例2]
《农业的变化真大》一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出小作者惊叹的语气,使学生在了解农业科技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为达成此目标,教师设题:农业的变化大吗?从哪里能看出来?这么大的变化怎么来的呢?让学生体会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在现象点击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进行文本对话时故意拔高了文本的高度,泛化政治。对《去年的树》所要表达的就是“诚信”。鸟儿信守诺言,去年答应要给树儿唱歌,今年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树,哪怕已经做成火柴,已经化为火苗,这是文本的人文导向。而这位教师却非要与环保联系起来不可,这篇课文如果我们再来认识一下作者,就一定会改变我们的看法。本文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她生于1913年,卒于1943年,很显然,在那个时代,人们是还没有考虑到爱护环境这一点的。当然,我们从文本中解读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并不为过。新美南吉是一位儿童文学家,她写此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鸟儿和大树之间的凄美的童话故事,告诉人们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情谊”。因此,在解读此文时,我们必须从一元走向多元解读,而理性课堂中的例子(案例2)却是合乎情理的,符合了教学的目标,文中阐述的是科学知识的渗透,同样是写与大自然相关的文章,而教者并没直指学生应热爱大自然或者保护环境的话题,我们说该堂课显然达到了教学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要根据教材,不能泛化政治,拔高教材。
不少教师不是在教课本,而是在教教参。老师拿到一篇课文,并不会自己想着怎么理解它,而是先要看看教参是怎样写的。给学生讲时,不管学生理解不理解,都拉到教参的说法上来。而有些比较传统的经典课文,更是几十年传下来都是教参上那套讲法,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也没有人去质疑。所以,实际上中国万万千千的老师和学生学的知识,只是编教参那几个人的。试想,这样如何还能够自主,如何还能够有创新,学来学去都是一个模子,一副腔调。大家都是围绕那本书和编书的那几个人的看法发表意见。过于依赖教参,很容易造成不是老师在教学生,而是教参的编者在教学生。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为什么得不到提高、得不到根本改变的原因,学来学去,都是教参在掌握着话语权,课本再改,课程标准再新,有教参在,一切都还是老样子。老师和学生根本不需要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的教学实体——老师和学生的灵性被扼杀殆尽,即缺乏对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尊重。
例如《珍珠鸟》这篇课文,很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把重点放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上,认为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要守信。对话中产生这种观点没错,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时要尊重学生的理解。例如,有学生提到这是人类对鸟的“囚禁”,还有学生提出要尊重生命,其实,从文本内容来看,小鸟被囚而不自知,反以为安全;人作恶而不自知,反而欣赏把玩。很显然,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建构文本的意义是独见的,是有思想的,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因此,在对话此文时,教师必须从文本出发,既要尊重文本,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语文课堂早已被课前精心的准备教案所束缚,语文课堂越来越有作秀味道,特别是公开课、评优课上,教师在教学形式上翻花样,为了赢得第一,不惜精心策划形式,学生又难以理解接受的“剧本”,“新瓶装陈酒”自然是难辞其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