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镇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渐增加,而在新课标下,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朗读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新课标也明确了对学生朗读教学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朗读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都获得了极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
1.明确朗读教学的目的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课堂上老师会时常让学生集体进行朗读,但是这种朗读教学方式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认真地进行朗读,在课堂外根本不会打开语文书,更不用说去进行朗读了。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必须要将朗读的层次性体现出来,根据文章的不同,教师应该结合文章的内容,制定出相应的朗读目标。让学生在课堂外也形成自主朗读地习惯。
2.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只有让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来。许多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甚至在许多学生对文章内容都不够了解的基础上就让学生去进行朗读,这样就算让学生读无数遍,学生还是完全不懂文章的含义,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还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还会让学生对朗读产生不良情绪。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感受到朗读的快乐,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效率,还能使学生养成自主朗读地良好习惯,使学生在课堂外也主动去进行朗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1.在朗读中对文本进行梳理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结晶,是作者寄托其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所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合理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从而让学生学会有效地朗读技巧。
2.在朗读中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小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使其注意力分散,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通过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帮助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上课时出现走神现象,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深化记忆。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通过文字的组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语文教师通过合理的指导和帮助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3.在朗读中拓展思维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虽然是比较浅显的,但是涉及了许多方面的知识,有自然风景的,有故事的,有人与自然结合的,这些内容都是我国教育工作者通过精挑细选而确定的最适合当代小学生学习的文本。教材中每一篇文章中的作者都是通过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当时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所以对文本的理解不能停留在文字之上,而更应该让学生去体会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声情并茂的去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去想象文本中的画面,进入文本的意境中,促进学生对文本中各种事物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感情,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拓展。
参考文献:
[1]阿如娜.试论对小学汉语文朗读训练的几点认识[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7):49—49.
[2]卢旭明.浅析小学高段语文朗读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J].语文学刊,2012(24):104—105.
[3]王志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7):352—352.
[4]朱玉婷.有心方能挖甘泉——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有效性指导的几点尝试[J].文教资料,2010(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