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君梅
摘要:小学生学好语文首先要有入目、入耳、入心、入脑的阅读。只有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情感,学生才能习得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入目;入耳;入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8-0028-02
人们常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和文本进行深层对话,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的艺术魅力。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深层次阅读,使语文课堂更有实效性呢?最关键的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潜下心来“读”,读出个中味道,读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
一、入目
学习语文讲究字字入目。学生只有把所学的课文读通、读顺了才能谈理解。可是,在好多语文课上,读往往是来去匆匆。初读课文本应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在许多公开课上,老师因担心教学时间不够,往往精简了初读课文环节,这样语文教学的效果能不受影响吗?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所以,在教学每篇课文伊始都应让学生把课文读三遍:第一遍读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字音准确,没有破句;第二遍读要求能叙述课文的梗概;第三遍读要提出自己的疑惑。通过三遍字字入目、句句入心的朗读,夯实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才能在后续的教学中建起“琼楼玉宇”。
二、入耳
一般“自读课文”是一堂语文课的序曲,接下来是学生轮流读课文、大家评议的检查性阅读。可有些时候,为了省出时间让老师多讲点儿,这个环节也常常被“踢出局”。殊不知,这样的教学错失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与发现问题的大好时机。因此,我的每节语文课,宁可少讲一点,也决不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每教一篇新课文时,都会有这样的场面:一个学生在读课文的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用笔点着课本上的文字,嘴里轻声地跟着念。读的同学一不留神读错了,听的同学会不约而同地在课本上面勾画出来。同学们的动作是那样的一致,仿佛有人在无声地指挥似的。课文读完了,大家还要把刚才听出来的问题进行交流。对于大家争论不休,拿捏不准的词语、句子还要再读一读,直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明白大意、读出感觉为止。
三、入心
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所以,只有让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读懂文字表面的含义,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作者交流、碰撞。这个过程可称为理解性朗读或品读,但我更愿意称之为咀嚼性阅读。因为,在这个过程里抓词品句,反复地咀嚼语言文字的味道,直嚼得齿颊留香,欣然自得。比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分析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的动作、神情的过程中,设计了“四部曲”,即每分析完一部分,就回读一遍“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这个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句子。在一次次推波助澜的对话中、朗读中,学生感悟到在老人的眼里,海鸥就是他最亲最爱的孩子,就是他最牵肠挂肚的儿女,就是他最值得骄傲、最值得炫耀的宝贝儿。此时带着这样的理解反复吟诵这句话,学生的情感已饱满得像锦官城早晨的春花了。这种饱含深情的读,全神贯注的读,多元感悟的读,个性飞扬的读,融会贯通的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只有真正咂摸出每一个字的味道,每一句话的意思和作用,学生才能对整篇文章有自己的理解,才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尝试运用这些好方法。这种潜移默化的习得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语文教学的最大魅力。
有些时候,学生光从文本上是很难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相机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将这些放置到作者的思想坐标上、接轨到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进行对话,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视域融合”,为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推波助澜。比如《怀念母亲》的第二自然段,从文章表面上学生很难体悟出作者当时的情感。于是,我把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一条老狗》中作者离开母亲的缘由及他远离母亲的心情在教学时补充进来。学生一下就理解了作者为什么比常人更思念母亲的原因。从而,读出了作者当时悔恨、遗憾、痛苦的心情,仿佛是被大毒蛇撕咬了一样。这样课内、外结合的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拉近了作者与学生间的情感距离。
四、入脑
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真正走进文本的时候,学生往往能发现更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学生在讨论“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会来接他吗?有的认为凡卡是爷爷唯一的亲人,一定会来接他的;有的认为爷爷不会来,但讲不出原因。这时让学生再读课文,就有学生发现了爷爷生活的贫苦。再结合课文中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描写,又有学生读出了爷爷送凡卡来鞋匠家做学徒实属无奈之举,因此,即使爷爷收到了信也没有能力把凡卡接回去。在不断地争议中、深入地探究中,学生更清晰地看到了爷爷对凡卡深沉的爱——他把凡卡送到城里是想让凡卡有条活路。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凡卡命运的悲惨和当时社会的黑暗。这样的阅读饱含着学生智慧的火花、个性的思考,是学生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说:“语感必然以学生为主体,因为语感不是‘东西,也不是知识观念、教条,因而不能给予,不能灌输,不能命令,不能强加,不能‘粘贴。好比冷暖的感觉,你不能命令谁感觉到冷暖,而必须承认从而尊重人作为感觉主体的地位。”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习得,语文素养的形成依赖多读、熟读、精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把别人的言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此,学好语文必须以“读”为主,读出节奏、读出旨趣、读出韵味、读出自我、读出神采飞扬。
参考文献:
[1]周一贯.综合实践:跳出语文学语文[J]小学青年教师,2003,(8).
[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王开贵】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