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静
【摘 要】自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辅助工具率先在平面设计领域投入使用至今短短20年间,传统的设计工具和方法被逐一取代。在各大本科专业院校中,关于如何与高速发展的创意产业同步、如何高效推动新型教育教学改革,成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主题。然而在一片“快”节奏声中,我们需要偶尔放慢脚步停顿和反思:大学本科作为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基础阶段,在一流教学硬件设施不再稀缺、信息资源充盈的前提下,我们应当如何找到并实施真正适合创意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设计基础;创意思维;慢教学
一、两个经典时期的比较和思考
讨论设计基础教育,我们可以将两个较为典型的时期进行比较。回顾上世纪90年代初,PS等计算机设计辅助工具刚刚在全世界范围内投入使用;而我国在当时数量有限的艺术设计院校普及此类软件工具还要再晚几年。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造型基础、图形创意、产品及室内外设计稿等)的练习都以手绘来完成,学生的绘画基本功从入学至以后的几年都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支撑”,而软件工具只起到有限的辅助作用。
在进入21世纪的短短十几年中,这一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辅助设计”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大,行业内对于它们的认知早已不再局限于“技术辅助”范畴;“辅助创意”“新的设计形式”等新注解的被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计专业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具体到专业基础教学阶段,以手绘为主的传统授课内容和方式受到(自包豪斯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高效智能的应用软件对比“十年磨一剑”的笔下功夫,效率优势与先进性似乎一目了然。部分专业院校在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大幅调整了传统手绘课程的比例,取而代之以各类软件基础课程。各种“废旧立新”的观点之争不绝于耳。其实放慢节奏、深度思考便不难发现:我们已然习惯于在探讨教育、专业教学及学术等问题的时候依托当下时代背景及社会生产力,并有意将先进生产工具与创造结果进行必然联系,却常常忽略人造物关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意思维”即创造力形成的根本来源,才是我们在基础教学阶段应作为重点讨论及深度思索的关键。
二、基础教育“创意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提出“创意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并非鲜见的观点。然而当我们有意疏离“追逐时代”的急促的喧闹声,回望更加久远而深刻的过往便会清晰地发现:“创意”或“创造力”从来不是哪个时代特有的产物,也从未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在古往今来的各类创造性活动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人类智慧恒久的延续和升华。
追溯西方历史,古希腊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其伟大创新成就不胜枚举;聚焦科技与教育领域:他们创造了数学、几何学,并以此为基础发现并推算出最早的行星运转轨迹,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学等等。我们惊叹于古希腊人超常的智慧,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我们眼中严谨、深奥、复杂性极强的几何学及天文学最初的诞生,便是源自于古希腊人丰富的感性思维——即想象力。几何学在他们眼中,简单优雅、逻辑,是引导人类认识宇宙本质的途径;但它的创造性,最终当归功于人类本源——思维活跃的大脑。联想一个世纪以前,在一战的炮火声中诞生的俄国构成主义提出以几何学严谨的理性结构作为设计和建筑的原则,为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0世纪不得不提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与设计艺术理论家勒·柯布西耶在1920年发表重要文章,提出将“科学和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设计法则建立在人的基本感觉与后天培养的感觉相结合的、或称为‘艺术感知力的基础之上”。并将其作为分析和建立设计审美体系和造型语言架构的重要方式;而所谓“艺术感知力”即是创意思维形成的核心。勒柯布西耶早期作品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典型,理性结构包裹着时代赋予的浓重机械美学的味道。在与现代主义共同历经半个世纪的地域和设计内涵的更迭之后,剥离高技术与特定时代“绝对理性”的外壳,一座似听觉雕塑、引人无限遐想的朗香教堂无疑成为勒柯布西耶经多年沉淀的创意经典之作。
放眼当代,我们在设计教学理念及方法的讨论过程中,常以西方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为研究对象。“欧美创意产业的发达、人文环境的优越、教学硬件软件设施的高端科技化”都是被高度关注的焦点。如果可以换个角度,回到基础教学探讨的范畴看西方国家扎实的设计教学,或有别样收获与体悟。本文开篇所陈述的关于传统基础课程在新的教学形式下“转型与去留”的讨论,是在设计领域中的任何教育环境下都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北欧是众所周知的有着悠久设计发展史的地区,也是世界上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多所享誉全球的知名专业院校。其中一座百年老校,是集艺术与设计专业为一体的综合专业院校。在其基础课程设置中,我们所熟悉的“素描”“色彩”等课程赫然在列。练习与完成载体无外乎“手绘”,这些课程长期存在并且见证了整个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诞生发展史,如今依然稳定不可或缺。从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内容设置中寻找原因,便会一目了然。素描和色彩课程是该学校为本科阶段艺术和设计类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课时较长,分布在整个学期中。教学目标明确为:培养学生初级阶段的创意思维训练课。两大类专业合班授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教育初期避免过早因“设计”或“艺术”概念上的分别而限制创造力的发挥及想象。在近百人的大课堂上,我们常用的瓶瓶罐罐等静物道具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分组“动态人模”所组成的创意场景;所有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场景所呈现的视觉感受迅速提炼于纸上形成独有的画面;场景模特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变换动态,要求创作者高度集中精力去挖掘想象力。可以以图形、符号的象征性形式代替复杂的具象形态,用更加直接的方式达到训练创意思维的目的。相较我们部分院校长期惯用生物、静物写生及装饰绘画临摹等固有形式,学生在完成作业接受指导的整个过程中几乎找不到与所学专业的必要连接点,衡量基础课价值的标准仍局限于技术手段层面,这个误区是导致同类传统基础课程陷入死循环并面临被淘汰命运的关键原因。
三、结语
我们或许无需照搬西方教学理念及方法;毕竟文化差异、起步差异等各类现实很难简单跨越。对比与我们毗邻的日本:文化与我国相近,设计起步较西方稍晚;日本设计秉持传统与现代并行的道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日本当代设计大师原研哉在自己的著作中谈及设计创意本源时,曾例举“石器时代人与器物因原始触觉体验而引发设计灵感”,并将此类说法直接引入当代设计的观念之中。他始终强调:所谓专业深度,必然来自于对一切细致的观察、浓且入微的人性关怀与独特地表达;而想要做到这些,则需要投入长期的积累与磨练。
作为设计教育者,面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专业知识浅薄的在校生,我们应当做到在教学改革的热潮中不因“跟风”而盲目改革,不误导学生因社会竞争的加剧而在学习过程中盲目提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历久弥新,只有“教”的科学稳健、“学”的扎实有效,才能在未来设计从业者的道路上持续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2]约翰.赫斯特. 欧洲简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