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诗歌的鉴赏评价能力

2014-09-03 23:48夏崇青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鉴赏高中语文诗歌

【摘要】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鉴赏能力的考查所占比例较大,表现出命题者重视诗歌的审美价值,追求以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来考查考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阶段,诗歌的考查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就近几年山东省高考卷的古诗词命题趋势而言,对思想内容、表达技巧、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占有较大比例。古诗词阅读试题实现了考查由单纯的阅读、表达走向高度综合的目的。山东卷在古诗词的试题赋分方面,一直都保持在8分,题量为2个,以简答题形式进行考查。考查方式依照课改要求与《考试大纲》,并没有明显变化。以下将分析2010年到2013年四年山东卷在古诗词方面的考查态势。

2010年山东卷第14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从诗歌测试材料来看,本诗属于魏晋诗,题材为“述志感怀”,且有注释。命题者给古代诗歌鉴赏材料加注,内容通常涉及作品创作的相关背景、生疏的作者、生僻的字词、特点称谓用语等。

第一小题考查: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分值分配为3分。从题目内容可知,此题的考查内容为“反思评价”,评价文本中提供的特点信息。命题者给出考查限定的信息,要求考生从内容或形式方面分析限定信息,最终为限定信息作出评价。这类题目给了考生很大的空间,难度也相对高,考生需要综合作品中的多项信息,在全面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评价。最终得出结论。第二小题考查: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分值分配为5分,表达技巧及情感态度,是古代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考查方式。第一问考查表达技巧。首先考生头脑中要有作品表现形式的知识框架,然后通过阅读品味诗句,辨析该诗属于哪一种表现形式,并运用相应知识具体分析作品的内容。第二问考查情感态度。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就要探寻隐藏于诗句中的作者的情感取向。考生应细细品读、由表及里,分析出作者的意图。

2011年山东卷第14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2011年的诗歌测试材料为唐诗。唐宋诗词为每年18套高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测试材料来源。题材为“咏物言志”。

第一小题考查: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本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能力层级。本题要求考生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某一方面来鉴赏诗歌。本题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第二小题考查: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此题第一问以一个意象为考查对象,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完成题目要求。第二问则是通过对全诗的理解,评价作者的情感取向。

2012年山东卷第14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2012年考查了一首宋诗,题材为“羁旅思乡”,包含有注释。此类题材的诗歌是历年高考诗歌考查的重点。

第一小题考查: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赋分3分。诗歌开头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本诗重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

2013年山东卷第14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2013年考查了一首清诗,题材为“羁旅行愁”。当时作者住在山中的野寺里,孤独一人,对月思乡,感慨身世浮沉。第一小题考查: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本题赋分4分。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形象的能力,考查的是物象——烟。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来表现。第二句重在作铺垫作映衬,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颜色来写,第四句写云气的动态。回答时,除了要解释句意之外,还要回答运用了哪种修辞,刻画了“烟”怎样的特点,并与主旨——漂泊在外、思念家乡保持内在的一致。第二小题考查: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本题赋分4分。本题考查考生对该诗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综合能力。作者“不眠”的原因明显集中在文中最后两句,但题干要求“结合全诗”,故答题时要对文章的整体加以分析说明。回答要点:翻译最后两句,概括出失眠原因,写出诗歌的情感。

从2010年到2013年四年的山东高考古诗词测试内容可见,以古诗考查为主,四年中未出现词、曲、赋的考查,但并不排除今后不会考到。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鉴赏能力的考查所占比例较大,表现出命题者重视诗歌的审美价值,追求以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来考查考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简介:夏崇青,女,1969年生,汉族,山东省泰安人,本科,中学一级职称,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鉴赏高中语文诗歌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诗歌岛·八面来风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