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娣
【摘要】围绕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问题,本文作者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想象能力;(5)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主要舞台,小学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这个舞台上通过听、说、读、写等实实在在的训练,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丰富学生语文素养。如何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体会。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从事语文学习不能缺少兴趣,浓厚的兴趣可以推动学生形成并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加大阅读兴趣培养的力度,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在阅读中感悟,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乐于跟同学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进行交流与分享。譬如,教学《孔子游春》一文,笔者在第二课时上课伊始首先跟学生交流,老师上课的课堂在教室里,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给弟子们上课却在大自然中;我们平时上课用的是课本,那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大自然中上课用的是怎样的教材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来到孔子跟前,跟他的弟子们一道聆听他的教诲,一起感受他上课的风采。这样富有创意的导入,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阅读与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带着一股热情走进文本。
二、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小学各个学段都要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要培养的语文能力之一。读书并不是眼睛看着文字,嘴里发出声音即可,其基本要求是读正确、读流利;而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课文读出情味,获取美的享受,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做到不唱读——再美的文章一经唱读就失去了美感。为此,教师要多进行示范性的朗读,通过自己的朗读来给学生做出榜样与示范,或通过听课文录音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进行认真地模仿。为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语文阅读教材后面第一道题目往往就是“朗读课文”,因此,教师要加大朗读训练的力度,要凭借优质的文本资源,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开展朗读活动。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穿行于文本的字里行间,流连于语言的花丛之中。如教学《第一朵杏花》《公仪休拒收礼物》《云雀的心愿》《螳螂捕蝉》等课文,笔者则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活动,通过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
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好多精彩而又经典的句子,这些句子或运用了恰当的修辞,能引发人的想象力,或句式整齐,读起来很有气势,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孔子游春》一文中关于“孔子论水”的片断就是一个精彩的句群。教学此片断在引导学生分析水的品质特点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自己对该段文字的理解。譬如,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让学生来叙述:孔子说水好像有德行,是因为 ;孔子说水好像有情义,是因为 ……这样变换着形式来表达,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结合课文中这一经典语段,还可以通过下面的题目进行拓展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知与表达能力——请你选择其中一条,仿照课文中的句子来赞美一下水这位“真君子”:水浩浩荡荡,奔向大海,它好
像 ;水包罗万象,容纳百川,它好像 ;水清澈透明,一望到底,它好像 ;水总是处在最低的地方,默默无闻,它好像 ……当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方式是很多的,让学生讲解古诗句的意思是表达,复述故事的情节是表达,补充、完善同学的答案是表达,口语交际训练中的每一次情境性的练习更是表达……总之,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表达习惯,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之服务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富于想象是小学生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园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天地。教材中的许多艺术性的“留白”往往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最佳资源。如《“生命桥”》最后一句话描写了猎人们“目瞪口呆”的神情,那么,教学此句就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猎人们此时会在内心里想些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又如,《孔子游春》第2自然段描写了春日泗水河畔的美丽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把大自然比作母亲的基础上,又把大地比作胸怀,把森林比作长发,把太阳比作眸子,把轻风比作絮语。最后用了一个省略号,结束此段的描写。那么,教学此段就可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你还可以把大自然中的什么景物来进行生动的比喻。学生的想象力被激活,许多精彩的比喻应运而生,让笔者叹为观止。
五、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学生学习语文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分享,语文学习则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语文学科“工具性”这一性质也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就是为了交际,为了应用,所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彼此交流与思维碰撞正体现了这一思想。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好多问题都是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交流形成共识的。如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的原因是什么、《三顾茅庐》一文为什么要描写张飞的言行、小云雀美好的心愿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等等,这些问题都来自不同的课文,组织学生对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都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证明,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进去”,再充满自信地在同伴中或面对老师“讲出来”,这跟老师机械地灌输相比,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组织学生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发言的勇气,提高表达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