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聋生愉快学数学

2014-09-01 10:53赵翠松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聋校聋生小白兔

赵翠松

很多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如何让枯燥的数学变成有趣的学科呢?这是我从事特教三十多年一直探讨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对于低年级的聋生来说,直观的教学更实用。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我从最初的故事教学到把故事编成动画搬上大屏幕,是学生更直观地去感受数学。现在多媒体课件是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之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既可连续演示,又可分布演示,化抽象为形象,扩大学生感知量,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比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我制作了这样一组动画。雨过天晴,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兔妈妈领着小白兔采蘑菇,小白兔一会捉蚂蚱,一会儿追蝴蝶,等它玩儿累了回到妈妈身边时,看见妈妈已经采了一大一小两筐蘑菇,小白兔问妈妈,“妈妈、妈妈,您采了多少块蘑菇呢?”妈妈说:“小筐里有9块,大筐里的蘑菇是小筐里的2倍,你说大筐里有几块蘑菇呢?”小白兔怎么也算不出来,在同学们都为小白兔着急的时候,我因势利导“同学们,看小白兔的眼睛都急红了,你能帮帮它吗?”同学们七嘴八舌,想出了各种不同的主意,在不知不觉中探索并掌握了新知识。

二、生活积累,提高兴趣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数学的内容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因而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通过生活常见实例得到拓展与延伸。我非常重视生活积累,比如在较低年级“得数是7的加法”一节时,我就把平时用手机录制的资料用大屏幕放给同学们。画面里正是本班同学劳动课的场景:

师:画面里有几名同学在拔草?

生:6名同学在拔草。

师:几名同学在端水平?

生:一名同学在端水。

师:一共有几名同学在劳动?

生:一共有7名同学在劳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数的。

师:老师教给你关于7的算式:6+1=7,反之亦然1+6=7。

还有不一样的算法吗?师提示,画面上有4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引导学生写出:4+3=7、3+4=7的算式。通过熟悉的生活轻轻松松学数学。

三、教法多样,巩固兴趣

聋生的学习兴趣是多变不稳定的,尤其是低年级聋生。教学中我因年、因班、因时、因人而异。有道是教学有法无定法,可以时不时搞些小竞赛,再教学中故意卖些小破绽,聋生发现错误一定会骄傲地给你纠正,这样会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心理意向活动,如教师能适时激发、培养。学生能够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个人志向结合,兴趣就有了自觉性和方向性。以及能动性。教者也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总之,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以及教学媒体,是学生能感受数学体会数学,在愉快下学到数学知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齐琳.聋校数学教学刍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

[2]苗洪英.浅谈聋校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生活化[J].学周刊,2011(20)

[3]刘伟.优化聋校数学教学,助推聋生回归主流[J].新课程学习(下),2011(03)

[4]葛卫兵.立足聋生实际 构建有效数学教学的策略[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03)

[5]蒋春艳.浅谈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J].基础教育参考,2010(19)

endprint

猜你喜欢
聋校聋生小白兔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小白兔
小白兔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
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
浅谈聋校数学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