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朱栾
【摘要】本研究以连云港市156名小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的形式探究他们的专业发展现状及需求。研究结果显示:①小学英语教师这一行业男女教师比例不均衡,女教师的人数远大于男教师的人数;②多数教师具有积极的职业情感;③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有待提高;④教师的科研意识较高,但是科研能力薄弱;⑤单一的培训方式满足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该研究结果对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和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为了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将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堂,教育部也相继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2号)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但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全面开设,对小学英语教师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专业教师紧缺的情况下,一批转岗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补充了进来。尽管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包括转岗教师在内的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但以近几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来看,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仍差强人意。由此,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地位,提升小学英语教师对专业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调查设计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以调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形式。问卷是在文献阅读、课堂调查的基础上设计而成,为了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调查正式开始以前,进行了一次由10名教师参加的先导研究。并根据他们的反馈建议对部分题目进行了修改。最后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信息,用于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师的性别、学历、教龄等。第二部分是对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各个维度的调查研究,如:专业知识、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及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参加教研活动的方式及困难等。第三部分为多选题,主要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针对的群体是连云港市小学英语教师。随机抽取市区小学3所,乡镇小学10所,共发放了170份问卷,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56份。
(三)数据分析
问卷各部分数据全部输入spss1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我市小学英语教师基本状况
数据显示,在教师受试者中, 女教师的人数为134人,占总数的85.9%,男教师的人数为22人,占总人数的14.1%。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教师的学历结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素质。数据显示连云港市小学英语教师学历结构基本达标。其中专科1人,大专12人,本科143人,研究生0人。79.11%的教师是师范类英语专业,其余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转岗而来。教龄从6年到23年不等,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上数据显示,我市小学英语教师性别结构严重失调,由于社会对男性从事小学教育的认同感不强,小学男教师的社会地位低等原因,小学校园里几乎是女教师一统天下,英语学科也不例外。过于突出的女性氛围不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男教师少,就如同一个缺少父爱的“单亲家庭”,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非英语专业教师还占较大比重,这表明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为数不多,整个教师队伍仍然以青年教师为主,朝气蓬勃,专业发展的后劲足,但也表明了其专业成长的迫切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各维度现状分析
1.职业情感
教师的职业情感是由三部分组成,即职业理智感、道德感、职业美感。教师的职业情感是教师对自我的一种提高,是养成良好教学行为的内在动力。教学是一种与人的情感世界进行交流的工作,因此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对教师的职业情感有着一定的要求。良好的职业情感主要包括:在工作中能体会一种成就感和精神上的饱和、自觉地追求自己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心态等。
数据显示,3.9%的教师表示是因为别无选择才会成为一名教师,36.36%的教师表示是因为教师工作的稳定性,28.57%的教师表示是因为对教师工作的喜爱,31.17%教师表示是因为教师工作的育人功能。由此可看出,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对教育事业有较为积极的职业情感,也有一部分教师是出于生活的需要,属于无奈之选。
2.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主要以两大类为主,一类是以教师为中心,即以教为主要手段,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另外一种是以学生中心,顾名思义即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本研究中,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考察主要分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因素的看法,课堂教学活动的理念以及课外作业的布置等三个方面体现的。
数据显示,大多数英语教师持有较为正确的教学理念。例如,对于英语学习成效的影响因素,大多数教师(52%)主张英语学习主要靠学生,同时绝大多数教师也承认教师的教学好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说明教师对于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其教学理念也体现在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安排。78%的教师课堂的大部分活动是组织学生练习,说明他们已经能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令人担忧的是,还有近30%的教师仍坚持传统教学套路,注重课文讲解、题海战术,导致小学英语教学仍停留在知识性教学阶段,工具性和人文性无从体现。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活动的延伸,也反映了教师的语言观和教学理念。数据表明相当一部分教师(25%)仍迷信于教材中相关的读写训练,这和新课标的要求不相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实现陶冶情操、拓展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目标。教师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3.课堂实践能力
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情境相契合的知识与能力,是教师素质与理念的综合体现。它直接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和教学能力的强弱。在本调查中,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用英语授课的能力及在教学参考资料缺少的情况下独立教学设计的能力。
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基本上用英语的教师占到了78%,这说明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具备了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用英语组织教学、管理课堂的能力。尽管如此,仍然有3%的教师全用汉语。英语教师的课堂用语不仅仅是组织课堂的有力工具,同时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资源。英语教师上课大量使用汉语,不仅仅剥夺了学生听力练习的机会,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对汉语的极大依赖,对学生的语言兴趣的培养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
在对教学参考资料的依赖方面,25%的教师表明他们在没有教学参考资料的情况教学没有困难,这说明大部分教师都不同程度的依赖辅助教材,新课程提出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又是教材的开发者。钱梦龙老师指出:“看一位教师是否成熟,主要标志有两条:一条是在教育思想上是不是有明确、一贯的追求,另一条是有没有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依赖教材,说明他们缺乏成熟的教学理念,缺乏独立的创造性地教学设计的能力,是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欠缺的典型表现。
4.教师的科研意识及能力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教师素质的提升仅仅靠提高学历和训练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具备明晰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才能摆脱一辈子做教书匠的尴尬身份,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新型教师。在本研究中,对小学英语教师科研意识及能力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小学英语教师专业书籍的阅读量、发表文章的数量及从事教育科研所面临的困难三个方面来衡量的。
endprint
调查显示仅有12.66%的教师每年的专业书籍阅读量超过三本,近70%的教师的专业书籍阅读量为一到三本,还有17.72%的教师每年的阅读量为零。小学英语教师对此的解释是教学工作量繁重,部分教师还兼任其他学科的课程,工作压力很大,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阅读专业书籍。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小学英语教师缺少专业书籍阅读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应该不是根本原因,因为,如果平日忙于教学及其他事务,小学英语教师仍然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充电。教师不认同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研意识淡薄,应该是他们不愿意花时间阅读的根本原因。教师的科研能力在本研究中主要通过其发表的文章数量体现的。有31.21%的教师没有在市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过教学论文,5.3%的教师发表论文量超过5篇。由此看来,多数教师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但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还很薄弱,这部分可以归因于教师的科研意识薄弱,同时,从表5可以了解也有的教师是因为没有掌握从事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68%),缺乏从事教育科研所必须的相关材料(71%),更有部分教师不懂得查找所需文献的方法。当然客观上,有些小学没有提供任何专业书籍或数据资源,也是教师科研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
(三)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利伯曼认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当建立在需求、反思和参与者需求驱使的尝试上。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达到的专业发展水平并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自觉树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因此,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是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部驱动力。本研究首先调查了小学英语教师对目前教师培训的看法,然后调查了他们的专业发展需求。数据显示,53.50%的被试认为目前培训方式过于简单,其余的被试认为培训,形式比较多样。对于目前培训的效果,高达78.48% 的被试认为一般,8.23的被试认为没有效果,只有12.66%的教师认为效果明显。通过对部分教师的访谈我们得知,除了众口难调的原因之外,多数培训多为自上而下的“专家定制”,没有充分了解小学英语教师的发展需要,在培训中过于强调系统的知识体系,常常把一堆概念、术语硬塞给教师。还有一些培训者从未亲历教学一线,空有教育教学理论,不了解小学英语教师日常教学的困惑,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效果自然就差。教师对培训有抵触情绪的另一个原因源于他们对培训时间的不满。由于小学英语教师平时教学负担重,多盼着假期到来可以好好放松,但大多数的培训也安排的假期,占用了教师的个人时间,影响了教师的生活安排,招致许多教师不满。
从调查中得知,教师对语调、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需求较明显,同时这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要素。小学英语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急切需求不仅仅说明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还远远未能胜任小学英语教学的需要,也缺乏践行新课标的能力,同时也说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教师最希望参加的培训依次为“到先进学校学习、听优秀教师示范上课和集体评课、定期进行全员培训”。前两个选项反映教师认同与先进学校的教学引导作用及名师的教学经验,渴望能有机会切身感受先进学校的风采和名师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学到其教学设计和理念。定期参加全员培训反映了教师对于定期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教学能力的强烈愿望。
三、结论与启示
(一)多数小学英语教师职业情感积极、教学理念科学
调查显示,多数小学英语教师怀有较为积极的职业情感,这是教师从职业中获得成就感、执着地追求教育理想、自我提高及建构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不仅如此,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具备较为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中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当然,数据显示出仍有少数教师持有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理念,以“填鸭式”教法为主,热衷于词汇语法知识讲解,自己教的辛苦,也严重剥夺了学生体验真实语言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由此,这部分教师不仅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摆脱应试教育及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也应该系统了解二语习得理论,获得对语言学习本质及规律的正确理念。教育管理部门在设计培训方案时,也应该将二语习得作为培训的内容之一。
(二)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被试教师大多能以英语为主进行授课,教学中也能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按照学生的需要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但多数教师不能摆脱对参考资料的依赖,教学设计及生成课程的能力较弱,是教学课堂实践能力不高的显现。教师实践能力形成的过程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行为内化的过程。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提升课堂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要明白,只有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然,学校平时要注重引领教师加强学科教学课例、专题研究。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应注重引领教师加强学科教学课例、专题研究,还可组织教师定期集体备课,开展主题式教学研讨,激发教师对教学的灵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三)多数小学英语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欠缺
伴随着我国各类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育科研的作用与功能日益凸显。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研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提升办学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用来阅读专业书籍及从事教学研究的时间缺乏以及教师本身科研意识的欠缺是小学英语教师科研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即使有一部分教师在从事课题申报及研究等工作,我们也发现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的课题研究不能有效结合自己日常教学实践,重复别人的多,缺乏有独创性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需要澄清教师对教学研究的偏见,建议教师将教学专业能力与研究能力结合起来,将平时的备课、说课、上课等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渗透在平时的研究之中,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结合起来。当然还需要从科研方法上进行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从专业书籍及数据资源方面有充分的供给保障,并能争取与高校教育研究者实现双赢的合作,获取他们的指导也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当前培训还需依据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改进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有效地培训能够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内化教师职业价值、掌握教师职业手段、认同教师职业规范、形成教师职业性格,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查中发现教师虽对教学形式及内容的意见不一,但对培训效果普遍不满意,原因主要是培训的日程安排不尽合理,没能做好培训前的调查摸底工作,导致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对改进语音语调、听说能力及对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强烈需求,建议学校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置换培训,在不增加教师负担,不占用教师假期时间的情况下,让教师充分浸染到高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并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稳步提高。
本次研究还显示,小学英语教师还希望有机会到先进学校学习、听优秀教师示范上课和集体评课、定期进行全员培训。这些方式都是教师认为能尽快将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快捷方式,这一方面说明小学英语教师有迫切提高教学能力的需求,需要鼓励并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另一方面也要向教师说明,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出来的大多是一种默会知识,是教师自己建构起来的个人知识。这种知识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是个人成长经历,主观理解与创造与社会环境融合起来的一种知识,并不能直接拿来使用,需要在由不同背景、观点和动机的人群组成的组织内部进行批判性分享后使得这种默会知识产生明确性,再通过连续的对话过程和后继的分享,被证明是具备合理性之后,才能有个体的教师与本人的经验知识相融合内化为教师的个体知识,才能有效应用到教学中。因此,实践中常需要借助师徒制及实践共同体的方式将充分施展此类培训的效果。
总而言之,单一的培训模式满足不了教师多样化的需求,甚至限制了教师的发展,降低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热情。因此,培训应因地制宜,讲求科学性和实效性,并在充分了解教师需求的基础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为诚等.外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曹伟华.小学英语教师有效性培训的思考[J].教师发展课堂,2006(6)
[3]赖恒静.我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现状及问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5)
[4]李西君.从利伯曼模式看高师生专业伦理观范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0(21)
[5]时宵.现代中小学教师职业情感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王静婉,教学理念的反思与重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7]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吴一安等.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J].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2)
[9]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0]袁贵仁等.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注:本项目为2013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研究成果,项目符号:201311585005Y。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