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盛英
【摘要】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所涵盖的知识领域是非常广泛的。生物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这门课程知识的复杂性,如果要作一位“百科全书”型的教师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物教学;教学效率
笔者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曾在农村学校支教时担任七年级生物教育教学工作,由于学校教学用具比较欠缺,同时我也作为一个门外汉,对生物学的知识了解较少,为了上好课我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态模拟,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观察思考,相互讨论,共同探究规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是充分利用当代认知心理学原理,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是体现了这点,其表现如下:
一、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突出教材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生物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阔,时空跨度很大,小到动植物的细胞,大到包含世间所有生物:近到我们人本身,远到世界各大洲,凡是有生物存在的地方,他都无所不在,这就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了难度。并且有些生物现象实在不是一些简单的标本或挂图所能展示清楚的,也不是教师用语言所能描述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图形处理上具有高强的能力,利用这个特有的强大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微观场面处理,对于瞬间变化过程作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极大地消除了学生的“学习障碍”。如“心脏与血液循环”的肺循环和体循环这一重难点极其抽象,利用动画展示其过程,学生就一目了然,很直观了的了解了人体内血液的循环情况。可见,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把重难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效益得到很大提高。
二、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能开阔学生视野,增加信息量
在教学中如何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增大信息量,这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和要求,应当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大信息、全开放、多媒体、高效益”的改革目标模式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的。因此,积极运用标本、挂图、投影等教学媒体,对传统的“教科书+教案+教鞭”教学模式发起了强劲冲击,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然而,只依靠这些媒体和教师语言的描述,课堂信息量虽然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得多,但是还远远不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比图形更生动形象,利用文字闪烁,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以图像动画代替语言的描绘,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极强的直观性、活泼性和教育性,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增加了信息量,为学生积累信息开阔了视野空间。
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具体、丰富的材料,创设典型事物形象、发展过程,设计疑问,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理解、探究新知。教师要站在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上,通过提问、观察、交谈来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所需的策略进行探索,同时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知识逐步得到内化,进而得到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如我上《人体的消化系统》一课时,首先播放食物在人体消化器官内消化的动画,然后让同学阅读教材相应部分,由差、中、优不同层次的学生依次提出问题,鼓励其他学生解答,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提高。
三、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运用多媒体再现或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激发学生自主或协作的情感自主学习,善于学习,愉快学习。无论在新授课前的复习,还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课堂设计上,我多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动机,从中发现问题。利用飘然而至的情景及背景音乐,强烈的感官冲击,立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兴趣。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教学过程中自制教学视频,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更真实,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性的学习。比如在“探究环境条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由于学校条件有限不能全部开展实验课,我指导三位同学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将实验的过程拍摄下来,让后让全班同学观看实验过程,全体学生很快的掌握了实验结果,明白了实验目的。这样,可以快速的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四、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能很好地设置教学情境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涉及发生在一瞬间或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宏观的和微观的物质变化过程,时空跨度相当大,有些地方、有些生物不要说学生没到过没看过,就连教师也未曾到过、见过,紧紧依靠标本、挂图、或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多媒体课件能将上述类似场景用动画模拟的手段再现。例如:“种子的结构”中,胚的四部分发育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不易观察,学生又缺少感性认识,这时就可以让学生看多媒体胚的发育,建立关于植物个体发育的动态变化的概念,这样不仅节约了教师的评述时间,而且学生也为其形式的新颖,画面之精彩而耳目一新,轻轻松松地就把知识记牢了。
在现实条件或虚拟情境中,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中共同提高,在交流中发展能力。如在“人的生殖”一节中,面对这个一章节,好多老师是“谈性色变”避而不讲,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保护自己,把人体生殖发育过程配上清晰的画面和正确的解说,虽然有些学生出于害羞不好意思观看,但大部分同学通过这样的学习,正确的认识了自己,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五、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能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授,一个接一个的提问和间或的板书,在多媒体应用中,已被巡视、个别辅导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学习等活动所代替,课堂上看不到教师更多的活动,听不到教师更多地讲授,但却能实实在在的感觉到教师的作用和存在。信息技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由课堂上的显性行为表现转变为课外教学设计中的隐性行为表现,传统的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被打破,教师的作用将更切入教学活动的核心。与此同时,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而且还要能够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实施教学,科学的选择和编辑教学课件,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等。
在生物学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应用中,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才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不然则适得其反,学生只能看热闹罢了,怎能谈得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笔者在第一次尝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颇好,在学习“植物体的层次结构时”,我自制学案、网页型课件及在线测试考试系统,让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络教室环境下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学完成学案,通过在线测试熟练了的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同时也需要老师在技术方面的不断提升和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
只要我们在开展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实践过程中,头脑里有探索规律的意识,认真探索总结经验教训,就一定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燕军.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整合的探索[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2]王海智.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初探[J].教育革新,2009(07)
[3]宋薇.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4]刘洋.浅析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几个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