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燕,冯培勇,朱新连,吴若梅
摘要:当今中国高校的专业课程考评体系正面临来自教育界自身及用人单位的不断质疑,要求改革高校考核方式的呼声愈来愈强。对于印刷工程专业这样的综合应用型学科,其考评体系的改革更是势在必行。本文采用考试与印刷行业实践互为支撑的考试模式,建立一套多媒体的计算机考试评估系统,对印刷工程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为适用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创新型印刷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印刷工程;考试改革;计算机考试评估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75-02
一、引言
考试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体现方式之一,由于印刷专业现行考试制度的种种弊端造成的教师因考施教、学生因考而学的严重局面,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惰性。但建立适应创新型印刷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并非易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传统的印刷教育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直接,也容易规范,透明度、公平性都较高。但是在创造新教育模式中如何正确、公正地测试、评价学生的知识、创研能力却相当困难。而且印刷是一门综合型应用学科,我们的主要教学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况且现在是多媒体的时代,印刷行业也在走数字化工作流程之路,有的印刷企业甚至已经开始投入开发在线考核系统,以便管理者能准确、公正地对操作工人的操作技能进行考评。所以这就迫使从事印刷教育的工作人员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考评体系。现代智能化数字实验室的兴起对传统的印刷教育模式是一次重大革命,但是印刷专业课程的考试模式却没有任何变化。当前印刷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是: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创新教育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印刷教育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采取规范性考试方式,通过标准性、规范性的试卷评价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学生,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智能培养;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质疑能力差,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印刷是一门综合应用型学科,用人单位更需要的是顺应时代发展,迎合市场需求的现代化印刷技术高端人才。具体说来,目前印刷专业课程考试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试目的功利化。一方面,教师因考施教,根据考试重点决定讲授内容,而且仅立足于书本,严重偏离了我们的培养目的;另一方面,学生自升入大学之后,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仍然认为分数至上,于是学生仅是为了考过而学习,或者为了拿奖学金而学习,容易导致高分低能甚至高分无能的现象,违背了考核评价的宗旨和现实意义。考试内容教材化,与实践相脱节。单纯以课堂、教材为中心命题,助长了不少学生的惰性,也引起部分学生的心理不平衡,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由于印刷设备和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考试内容与实践相脱节,这与印刷应用型专业的特点相悖,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行业需求。二是考试题型简单标准化。考试采用单一的笔试方式,题型基本都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问答题等。这样的出题形式导致我们的考试内容只能趋于记忆性的客观内容,而且要求答案精准。这不但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实际应用和科研中,并不需要我们一字不差地完整记住所学内容,也并不是只要记得牢固准确就代表工作能力强。所以很容易导致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评分标准精量化。现在大多采用的考试评分标准中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分配详细的分值,迫使学生要想拿到高分,就必须死记硬背,使得学生不能自由发挥,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入学后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误导,认为考试只要抄抄就能过。原本就因考而学的学生们更加懒惰,不再诚信备考,更不会认真学习。考风不正,学风日下,这一连锁反应便会直接导致学生毕业时学无所成。
二、印刷工程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策略
我们根据印刷专业的特点,分析并制定了一套对于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策略,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应用型学科。
1.首先教师不因考施教,才能改变学生因考而学的现状。其次教师应该端正考试目标,摒弃片面以课程考试分数衡量学生优劣和教学质量的教学观、人才观,重视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建立科学、公正、全面、有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及实验成绩加权,这样就把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学生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思想道德、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进取心和自信心作为重要评估指标,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2.注重考试命题的科学性、理论联系实际。考试内容改革是考试改革的核心,考试的功能主要通过考试内容实现。我们拟以印刷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搜集印刷企业中的疑难问题建立题库,与智能化虚拟实验相结合,采用印刷工艺多媒体模拟系统,注重基础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考试内容的合理组合,减少客观性、记忆性考试内容,增加主观性、综合性、思辨性、实践性考试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分析、综合和应用印刷专业知识的能力,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知识的能力,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质疑批判、标新立异,使考试能够真正全面测试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采用多元化的考试模式。建立生动、活泼、多样化评价学生的方法,通过印刷企业中的实际疑难案例、多媒体模拟系统在线操作、讨论题等形式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科学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4.形成考试过程化,考试成绩多元化。克服和纠正课程期终一张纸质试卷定成绩的做法,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计算机考试方法检测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
5.利用机试的考试模式。这种考试模式对印刷传统教育是一次革命。首先,从题库中随机出题,相邻考生的题目不同,有效地避免了考试作弊行为,能够真实、准确、公正地评价学生对印刷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其次,少数偷懒的学生在考试时一旦不能作弊,他们便会想办法学习通过考试,继而通过我们的多元化的教育和考试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解决考风问题,从而达到我们的培养目的。
三、结语
根据印刷工程专业的办学目标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模式,并有目的性地设计考试题,制作了一套系统的多媒体计算机考试系统,有效地模拟和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并能很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出的改革方案可以适应本科高校应用型学科新形势下的考试策略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试改革实施方案,对促进本科高校考试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及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实施的考试目标、考试设计、考试内容和考试标准、考试模式及考核评价理念的改革对新形势下的高校考试改革做了有益探索,并可成为进一步推行改革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金敏力,聂磊,宋勤.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考试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70-71.
[3]段颖立.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119-123.
[3]石俊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课程考试改革初探——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考试改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105-108.
基金项目:湖南工业大学教改项目(2012C14)。
作者简介:杜春燕(1979-),女,硕士,讲师,从事印刷工艺与颜色复制技术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