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及其拓展

2014-08-30 14:58宋莉刘晓杰
人民论坛 2014年20期
关键词:人文内涵拓展

宋莉 刘晓杰

【摘要】作为“中国梦”的内核与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而且具有相当的人文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人文属性相较于其它形态属性,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广泛性。文章旨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人文内涵,并围绕人文内涵展开拓展性的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文内涵 拓展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并从灵魂、主题、精髓、基础等四个方面对其实质进行了阐述,它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情况而提出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党的理论思想与时俱进的又一伟大体现。

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复杂多元化,因此整个人类社会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尽管价值体系有所不同,但任何国家、民族都必须有主导的价值体系作为支撑,从而有效地保证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开拓创新的缩影—对于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的坚持和发扬,对于新时期党和国家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以历史经验为依托,不断创新进取,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健发展的新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它涉及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更是全民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①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党始终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积极地引导公民主人翁意识的养成。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巩固和发展人民内部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移风易俗,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蔚然成风。”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社会新形势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新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则是实现这一主题的根本保证。

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成为公民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当“中国梦”成为国人奋进的强心剂之后,从核心价值体系中所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便成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思想保证。党的十八大用24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努力的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稳定的有力保证,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上述三个层面也体现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内涵。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国家由集体构成,集体又是个体的集合,所以个体是国家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是个体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文化的快速传播,对社会价值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给个体带来许多新的思想和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无法避免。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引领民众价值观的形成,并采取多种途径和举措,努力提升其人文内涵,关注公民个人生存环境,才能促使个体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才能使其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准则。也只有以个体为依托,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实现与时代主题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的里程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具体表现在于它的灵魂、主题、精髓、基础等四个方面都以个体为中心,始终坚持了对价值主体—个人的关爱与保护。它不仅强调了个体认知的主旋律,还强调了改善个体生活状况、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②对人文内涵的探究,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深入的把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人文内涵的具体体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人民幸福的保证。从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之中,形成了适合中国革命并改变中国人命运的毛泽东思想。凭借着毛泽东思想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人民结束了持续一个多世纪的列强压迫,中华民族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20世纪末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时代发展主题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至此,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从此中国经济从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社会体制从半封建向全面开放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温饱转向了基本小康。

进入21世纪,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党、我国所面临的新形势而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不仅明确地指出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一如既往地将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发展的先进生产力以及不断前进的先进文化,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随后,“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的伟大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联系得更加紧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归根到底是将改善人民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生存尊严作为根本出发点。

所以说,正是因为我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不断结合中国国情的变化,中国革命才得以成功,改革开放才得以顺利开展,生产力才得以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才得以不断改善,中华民族才得以昂首挺胸傲立于世界的东方。如果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将毁于一旦,人民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人民幸福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党的十八大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

从理想的形成机制来看,共同理想归根到底是社会个体的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本身可以是一种社会理想、群体共同理想,也可以是一种个人理想,而社会由群体构成,群体再由个体组成,个体是社会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最终归结为个体理想的共同体现。个体理想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群体共同理想的形成有赖于构成社会的个体,只有能够代表大多数个体理想倾向才能成为群体的共同理想;社会共同理想的形成则是各群体理想博弈的结果,各个群体理想相互交流碰撞,最终形成代表大多数的社会共同理想。从理想的主客关系及其本质来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归根到底是由个体的属性决定的。理想反映的是客体(存在)与主体(个人)的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存在是理想的客体,个人是理想的主体。理想既不是理想客体所具有的属性,也不是理想主体所具有的属性,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理想是以主体个人的需要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如果个人不能在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将自己转化为自己的对象,他就不可能成为自觉的认识主体。所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要从个体出发,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交流、采纳最终都要通过作为理想主体的个人来完成。

通过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机制与主客关系的本质我们不难看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地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努力奋进、开拓进取的动力源泉。共同理想是全体中国人奋斗的目标,它不仅是国家强大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国人争取自身幸福的有效手段,国富才能民强。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人民幸福的精神食粮。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更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得以解决,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人的精神追求放在首位,《论语》中孔子“去兵去食不可去信”之说,反映了人对诚信的追求;晋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最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了人对气节、自然的追求;宋代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反映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关注社会个体在物质充足之余,是否具有相应的精神生活,社会个体的精神诉求是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同时,为社会个体提供个人不断努力前进的精神动力、提供应对人生突发事件的精神支持、提供人生意义最终得到升华的精神追求,并且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以人性的充分展现为最终价值评判标准的社会价值导向。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是所有精神文明的根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个体精神文明的最高体现,它是我们最需汲取的精神食粮。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最根本的人文内涵是对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的关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民幸福的道德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在漫长的华夏历史中,无论历经怎样的沧海桑田,我们中华民族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从未改变过。在国家危亡的战争时代,我们追求不惧生死、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在人民生命财产遇到危难时刻,我们追求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我们追求爱岗敬业、勤奋进取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民族时刻坚持着反映时代主题与精神的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统一、日益强大的思想纽带和精神动力,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必须以此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才能保证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新方向,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没有强大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没有良好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动准则,和谐社会将无法实现。

人文内涵的新拓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反映了国家对人民的关爱与呵护,也是我党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新时期,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我们必须不断加大人文内涵的拓展,以人文精神来引导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主体,以人文内涵对大学教育进行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是人文内涵拓展的新方向,更是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③

一方面,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发展、实践的主阵地,大学教育环境、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践行的关键因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弗吉里奥就曾提出,大学教育对人的培养应当使其参与到公共道德规范、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之中,应当竭尽所能地去引导他们发掘自身的内在潜力与外在的创造力,使他们在追求自身幸福的过程中逐渐变得热情、理智、崇高,而不仅仅只是关注知识本身。教育家维多利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精神、身体、道德的全面发展;康帕内拉对理想大学教育的构想是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双翼齐飞。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内涵,就其终极目标而言,仍旧是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努力发展自由、平等、友善的教育环境,形成努力探索、健康繁荣的学术风气;必须以思想道德教育为载体,将思想道德课程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必须以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思想道德规范为准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不同意识形态的讨论氛围中去。

另一方面,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培养是能否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因素。国外大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全球公民,如美国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参与个人思考和群体性讨论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本国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能理性地权衡本土的、国家的及国际的问题,认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存关系等。美国大学生学习的内容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为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公民品行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道德品质的继承与个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蔡元培先生为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1916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就曾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以此来革新北大教育体制,培养自由之人才,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此形成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大家。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全球化的经济、文化体制的形成,在给大学生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另外,由于金钱的诱惑力、现实的残酷性、社会各种不健康价值观念的影响,也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极负面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会在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犹豫,在个体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价值观之间摇摆。因此,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正确引导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同时建立创新、完善的引领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变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接纳的道德标准,才能保证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才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注释】

①潘玉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②张娜:“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意蕴”,《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③张新:“冲突与引领: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第20期。

④谭月娥:“西方大学人文教育发展轨迹、特点及启示”,《西北师大学报》,2013年第3期。

责编/韩露(实习)

猜你喜欢
人文内涵拓展
浅析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浅谈大学校园雕塑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领研究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台湾青春电影的审美品质与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