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国家而言,太平、安康、稳定、持久是理想的发展目标。就个人而言,岁月静好、心亦安然,似乎才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更高境界。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中国人太浮躁了”。在当下中国,“浮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社会状态、公众情绪、普遍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是人们用以阐释社会运行逻辑的流行概念。人们对浮躁和摆脱浮躁有共识,却难逃“浮躁—焦虑”恶性循环。
从个人的急躁、惶恐,到社会整体对立竿见影的过度追求、对速成快富的推崇,再到制度层面对经济效率的倾向性引导及社会整体安全感的缺乏,浮躁突破了阶层、行业的藩篱,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良性运行。“个体的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社会的浮躁。整个社会的阶段性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浮躁彻底失去约束。”对于中国而言,反思当前社会浮躁的成因,分析其形成机理,应该是正当其时。
社会浮躁为何会从点到线再演变到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什么,以至会如此被浮躁问题所困扰?对此,专家的解读有很多种。比如,社会浮躁与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社会转型大背景密不可分,急速社会变化引发制度变革造成的不确定感和人们在精神与心理上的失落感、压迫感造成社会浮躁;社会利益结构、关系网络、价值观念、利益需求模式和文化传统改变,导致主体心理机制趋于不稳定、冲动与非理性相交织的浮躁状态;社会竞争加剧、个人攀比心理、欲望过强等造成的个体心理亚健康;媒体的引导不当,渲染负面心理、负面价值,导致的浮躁蔓延等等。由此可见,社会浮躁的形成绝非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各种因素交错影响下的综合作用。
社会发展变革决定了不确定性必然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确定性无从获得。在不确性中寻求确定是破解浮躁问题的切入点。既然社会浮躁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对社会浮躁的化解和消除,也应多管齐下。健康社会心态的形成需要社会与个人的互动与合作。在体制范围内作适当的制度调整以及进行价值重建,社会的基准共识才会显露出来,以可行的程序、机制来推进制度建设和公共治理,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才会慢慢形成。媒体客观理性的舆论导向,个体心理调适、正确归因、选择多重参照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浮躁的社会心态才会趋于沉淀消解。
本期策划我们约请朱力、管健、赵晖、蔡乐渭、褚松燕等诸位专家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制度因素等角度探究社会浮躁问题,深入剖析社会浮躁形成机理以及深层原因、社会浮躁特性及其危害,并着重从制度建设与公共治理角度探寻化解社会浮躁的途径,以期促成良好健康的社会心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