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新区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2014-08-30 19:10白雪洁李栋闫文凯
现代管理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

白雪洁 李栋 闫文凯

摘要:深圳高新区依托改革进取的创新精神、完善的服务平台、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和优厚的人才待遇,吸引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在科技创新领域位居国内前列。因此,文章梳理了深圳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产业发展特征与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对科教资源匮乏的高新区或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关键词:深圳高新区;转型升级;资源匮乏

一、 引言

无论是三重螺旋结构理论还是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无不强调科教资源对科技园区或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国内外知名科技园区也无不位于科教资源丰富的地区。深圳市只有深圳大学一所综合性大学,且总部在深圳的科研机构也寥寥无几,与北京、上海、或内地省会城市都有近百所以上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相比,深圳本地创新创业资源非常薄弱,这与深圳高新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形成一定的矛盾。于此同时,深圳高新区的土地、能源、水等资源也非常稀缺:深圳高新区在没有扩区之前,是国家级高新区中面积较小的园区之一,土地空间严重不足;能源紧缺也是深圳的常见问题,尽管临近大亚湾核电站,但一到夏天用电高峰期,为了保障居民用电,往往会对工业企业拉闸限电,造成设备、人员的闲置;深圳是全国七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11。此外,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圈”和“十大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国各区域开始向世界全面开放,深圳特区的“窗口”意义迅速下降,以前能够享有的一些政策优势逐渐消失。这些都限制了深圳高新区内企业的发展,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剧企业外迁或者部分企业将制造环节迁往内地,许多外资高新技术企业也不再青睐于深圳高新区,而是倾向于成都、西安、天津等在生产成本方面相对较低的城市的高新区转移。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下,深圳高新区凭借“先行一步”的改革优势、健全的市场体制、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较高的国际化水平等优势,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科研机构与科技人才,构建了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在科技创新领域位居国内前列,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APEC科技园区、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一系列称号,在2013年科技部对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测评中位居第二。国内学者对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科技园区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是这些地区由于科教资源丰富,先天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对资源匮乏地区的发展借鉴意义不大。深圳高新区无论是传统的土地、水、电等资源,还是科技创新资源,均不丰富,但却取得巨大的成功,这对其他非省会高新区如何摆脱科教资源匮乏的劣势,积极的从区域内外吸引科技创新资源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二、 深圳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回顾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下,以代工、加工贸易为主的“三来一补”企业在深圳迅速成长起来。深圳高新区就源自于此。深圳高新区走过的也是一条先自发后规划的发展之路,市场的基础性资源配置功能在深圳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1. 多个园区自发成长的雏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有一种神秘的市场化力量吸引众多的人才、资金向此聚集,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试错性的改革举措在其他城市无法试行,也都放到深圳来试验,因此,当时的深圳,每天都活跃着各种创新的思想、进行着各种创新的活动。其实,当时不是深圳在尝试各种创新,而是全国多地都把创新的行为地选择在深圳,才会有1985年深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中国第一个工业开发区--深圳科技工业园,随后中国科技开发院、深圳市高新技术工业村、京山民间科技工业村、深圳国家电子技术应用工业性试验中心等一系列园区相继成立。当时,这些林林总总的多个工业园区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但它们都是以加工制造为主。

2. 化零为整,规划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20世纪90年代初,当“三来一补”发展得如火如荼时,深圳市政府逐渐意识到低附加值的低端加工制造业难以为继,深圳迫切需要产业升级。199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座谈会上,深圳市确立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大方向。于此同时,敏锐的企业开始自身的转型发展之路,慢慢加大技术投入,开始转向研发,如1985年还在做电话机代工的中兴,1990年就已经研制出自己的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迅速占领了国内农村通信设备市场。为了统筹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实优惠政策,避免各自为政,1996年深圳在深圳湾畔规划了一块11.5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式启航。

3. 龙头企业引领,快速成长阶段(21世纪初至2007)。1999年深圳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又简称“22条”将“十五”期间深圳市科技经费推高到财政预算的2.5%,并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两年免征所得税,八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经过初期的筹备之后,2000年前后园区迎来了诸多知名企业的进驻,如华为、中兴、联想、TCL、创维、长城等。随之土地问题逐渐成为让高新区管委会非常困扰的事情,且由于园区土地基本都是生产用地,导致商务、生活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束缚了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

4. 改革扩容,蓄势再发阶段(金融危机至今)。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深圳高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园区企业渡过难关,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深圳高新区规划建设了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加速器,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为建设“深港创新圈”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2009年8月《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年~2015年)》出台,园区的发展空间大幅拓展到185.6平方公里,从根本上缓解土地空间局促的制约,并对于园区产业调整升级,淘汰落后产业和企业,促进同类产业的集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 深圳高新区的发展特征与成功的关键因素

深圳高新区依托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形成的体制优势以及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快速聚集了高端产业集群,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以及科技文化、软件以及下一代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深圳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重要增长极。

1. 园区实现集约化发展,引领深圳经济转型。金融危机后,深圳高新区的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大幅度增长,经济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见表1)。在科技部组织对国家级高新区年度发展综合评价中,深圳高新区从2011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位列第二,仅居北京中关村之后。以2011年为例,深圳高新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 054.57亿元,占深圳市35.5%,按照高新区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计算,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总产值352.57亿元,如果以园区工业用地面积3.28平方公里算,园区d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达1 236.2亿元/平方公里,超过台湾新竹科技园区,位列全国首位。深圳高新区用全市0.6%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市23.95%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且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091吨标准煤,约相当于深圳市万元能耗水平的10%,对深圳市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经济转型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以知名龙头企业为核心,实现集群化发展。深圳高新区企业不仅创新能力强,而且能够抓住市场机遇,快速抢占市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表现不俗,孕育了一批优势突出的骨干企业,形成了一大批品牌企业。华为、中兴、长城科技、TCL、大族激光、比亚迪、翰宇药业、长园集团、海亿达能源科技、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在深圳高新区聚集。目前,深圳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群,涵盖系统集成商、终端制造商、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和分销商等环节,且每个环节都有一些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知名企业,如中兴通讯与华为是全球移动网络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天音通讯位居国内移动电话分销代理业前的三甲,桑菲、科健、康佳等企业是国内知名的移动通讯终端设备生产商。

3. 创新水平与应用能力显著提升。为突破区域公共创新资源匮乏的瓶颈,深圳高新区着重创新能力的建设,创建了虚拟大学园,创办特色鲜明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际科技商务平台,汇聚国内外知名高校与人才,共建产学研协作创新基地。目前,深圳高新区已经发展成为涵盖虚拟大学、留学生创业园、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等1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2所国内外高校深圳研究院,164个科研院所分支机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65个企业工程中心,3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科技研发体系,他们增强了深圳高新区对创新资源的聚合与辐射作用,为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石。于此同时,园区创新应用能力水平也大幅提升,2011年全区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2 748件,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量7 933件,位列国内高新区第一位。这种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所构筑起来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抢占全球市场先机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深圳高新区持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4. 建立了完善的投融资服务体系。深圳高新区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科技金融体系,不但有成熟的以银行、证券、担保等为代表的传统资本市场,而且在联交所和新三板等前沿资本市场领域也有大量的探索,极大地拓宽了深圳高新区企业的融资渠道。截至2011年底,高新区聚集了35家银行分支机构、100多家国内外知名创投私募基金公共、415家创业投融资机构,10多家律师会计师事务所,20多家评估担保机构构成的一条龙投融资服务链条,大大节约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中小企业信贷和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构筑了初级、基础层次的资本服务体系。

5. 找准政府定位,寻求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在深圳高新区的发展中,市政府找准自身定位,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从服务、风险投资、土地等方面直接给予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完善政策和制度,营造充分尊重企业和企业家的创新文化。为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深圳市先后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条例》等法律法规,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立法的形式引导、促进、保障、规范改革创新,鼓励敢闯敢试,为创新者营造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环境。作为法律的补充,深圳市出台了一系列涵盖园区管理、产业、税费、股权、孵化、人才、知识产权等十二个方面的条例或规定。通过多元、多层次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政府、企业、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做到权责分明,进而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各方大胆放手去创新。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高新区的领导小组是由市长和各个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集合全市的力量和资源发展高新区,同时也让其他各区都能享受到高新区的发展成果。

6. 国际范围内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深圳高新区通过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协助企业在海外设立公司或机构,与海外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商务合作关系。目前,已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45家海外机构入驻国际平台,已与美国、意大利、韩国、埃及、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圳高新区为了缓解科技机构与创新人才短缺的问题,设立了虚拟大学、留学生创业园、深港产学研基地的等,通过与清华、北大、香港城市、香港理工、哈工大、中科大等三十多所高校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来吸引国外前沿科技和高端人才以多种方式参与深圳高新区的建设,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活动产生了直接的支持作用。此外,由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火炬中心和深圳高新区承办的"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国际论坛"吸引来自法国、韩国、台湾、香港、中科院、长城战略研究所等几十家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资深研究人员的参与,为高新区的发展献言建策。

四、 深圳高新区的发展启示

通过回顾深圳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与特征,不难看出,虽然深圳高新区本身资源匮乏,但是凭借着体制机制改革优势,依托发达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服务平台,吸引了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进驻,打造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了园区高速持续的发展。对其它先天条件不足的高新区来说,主要具有以下启示:准确定位政府的作用,通过法律法规规范的形式,规范政府行为,明确各创新主体的职责,实现政府和市场的良好协作,进而吸引创新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入园区,进而产生令人惊叹的"聚宝盆"效应;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可以用较少的投入,盘活大量的存量资源,提高科技资源的共享性和利用率,促进科技创新活动,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因此应积极引导企业或科研机构建立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孵化器等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激发各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资源全球配置,生产全球合作,资本全球融通,应积极鼓励园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创新资源短缺、产能过剩等问题;取长补短,实现共赢,每个城市或高新区都有自身的缺陷,要么自然资源,要么人力资源,深圳高新区从香港、北京、上海乃至海外等地寻求科技创新资源的支持的模式值得学习,尤其是在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善于与其他地区或机构合作,是实现共赢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盖文启,王缉慈.从硅谷成功经验看中国高新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1999,(12).

2. 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经济转型中的企业退出机制——关于北京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项经济研究.经济研究,2003,(10):3-14.

3. 李振国.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路径研究硅谷新竹中关村之比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6).

4. 陈建安,李燕萍,吴绍棠.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4):12-16.

5. 朱少鹏,曾刚.基于AHP方法的高新区竞争力指标体系分析——以中关村、张江、深圳高新区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8,(6):101-106.

6. 陈英杰.基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江苏高校产学研合作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2).

7. 匡致远.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主要因素和产业聚群.暨南大学学位论文,2001.

8.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四川大学学位论文,2002.

9. 曹兴.高技术企业创新行为与创业发展机制研究.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04.

10. 吴强军.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4.

11. 唐中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评价研究.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04.

12. 鞠永春.产业集群与地区发展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4.

13. 陈桂尧.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5.

14. 李怡.中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5.

15. 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动向、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战略研究”(项目号:13&ZD15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我国战略机遇期的演进趋势与产业的赶超式发展研究”(项目号:NKZXZD1405)。

作者简介:白雪洁,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栋,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后;闫文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5-13。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试论集团公司如何实现财务转型升级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