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功杰+李源+窦瑾
摘要:新常态下,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三期叠加”,新旧增长点青黄不接,各类风险挑战增多。面对环境紧、增长难的大背景,安徽应深刻认识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短板和瓶颈制约,切实按照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新要求,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主动调整,扎实作为,大力培育长期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紧环境;安徽;短板;转型升级;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2
一、深刻认识新常态下紧环境的长期性艰巨性
随着发展进入新阶段,旧的增长动力日益弱化,新的支撑力量逐步壮大,“下”的压力与“进”的支撑相互作用,构成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当前,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不会一蹴而就,实现中高速增长、迈上中高端水平,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直面长期性紧约束。
一是产能过剩常态化。新世纪以来,我国抢抓入世机遇,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形成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国际金融危机后,传统产业在大规模刺激政策下再次扩张,装备、配套以及技术工人等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生产侧的竞争异常激烈。近年来,受全球需求不足影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工业产能利用率低于80%,截至2016年1月全国PPI已经连续47个月负增长,产能过剩领域从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等传统行业延伸至光伏、风电、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2015年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仅增长10.2%,较2010年回落6.4个百分点。传统过剩产能去化非一朝一夕之功,新的增长点也面临市场培育和资本竞逐的压力,都对产业组织方式、企业盈利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二是资源要素硬约束。目前,人口老龄化、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部分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生态环境成本不断上升,传统低成本优势日益弱化。我国劳动人口总量已进入下降通道,农民工平均年龄从2010年35.5岁提高到2014年38.3岁,劳动力成本明显高于印度、越南等周边国家。水资源匮乏,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安徽更是仅为全国的一半,接近世界缺水警戒线。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企,原油、铁矿石、铜矿等进口依存度超过50%。随着更多国家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国际能源资源争夺将日趋激烈。水、土壤和空气污染逼近承载极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都将大幅提高生态环境综合成本。
三是发展模式克瓶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学习借鉴,大力引进国外产业和资本,引导劳动力和资源从农村向城镇、从一产三产向二产转移,实施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有力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达到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投资驱动型的城镇化进程持续放缓,核心技术引进的难度越来越大。整体来看,复制借鉴、平面扩张的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亟需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度藩篱,以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瓶颈,进一步增强结构转换和效率提升新动力,走出一条资源优化配置、自主创新驱动的新路。
四是风险挑战复杂化。随着经济增速回落和经济结构调整,一些高增长掩盖下的风险问题逐步暴露。产能过剩、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以及偿债能力减弱,可能会引发局部金融风险,加剧地方债务风险。迈入中等收入门槛后,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更高,贫富分化、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等社会风险突出。此外,伴随我国国力提升和在全球治理格局中诉求增多,外部遏制力量也在不断增强,大国战略博弈、地区冲突、地缘政治、新恐怖主义等将对我国能源资源安全和海外市场稳定构成严峻挑战。各种风险相互交织、传导,加剧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
二、切实找准新形势下安徽亟需补强的短板
“十二五”以来,安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较快增长,多项指标增速全国靠前、中部领先。但横向比较,安徽整体发展水平依然落后,2014年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的74%,城镇化率低于全国5.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仅为全国的86.1%和94.5%,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同时,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也较为突出,2014年全省投资效果系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4%,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仅为全国的2/3,万元GDP水耗高于全国43%,开发区亩均投资强度仅为江苏、浙江的六成左右。特别需要看到,新常态下,传统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弱化,而人才、创新、品牌、大数据以及优质生态等高端要素的作用凸显。安徽在较低的发展水平进入新常态,既面临加快赶超的压力,也必须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深刻认识在高端要素方面存在的瓶颈制约。
一是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新常态下区域增长、产业转型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安徽虽是人口大省,但并不是人力资源强省。2015年全省每万人中拥有的大学生数为177.6人,比全国少71.2人;每万人中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为60人,仅为沪苏浙地区的1/2-1/3。受制于高素质劳动力匮乏,安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均仅相当于江苏、浙江的61%和88%,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均仅相当于江苏、浙江的26%和31%。
二是创新机制亟待完善。安徽虽然拥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平台,但体制机制束缚严重,市场创新活力没有充分激发。全省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经费投入来自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均仅为70%左右,而上海、深圳等地上述指标均已超过90%。产学研联系松散,2014年安徽仅有2.7%的规上工业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研发,2.3%的企业合作兴办了产学研经济实体。
三是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弱。品牌对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安徽生产制造能力较强,但还称不上制造强省,归根结底也是在于皖企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较弱。在2015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中,全省6个品牌入围,江苏、浙江分别达到33个和39个,500强平均价值达216.2亿元,全省仅海螺一家超过这一均值。在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12家皖企入围,江苏、浙江分别达到43家和19家。
四是生态环境承载力仍需提升。美好环境对高端要素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安徽是长三角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宝贵水源地,近年来通过大力推动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有所好转,但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形势依然严峻,淮河干流总体水质为中度污染,巢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轻度污染,黄山、池州、铜陵等城市酸雨问题突出,2015年合肥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9.9%,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排名仅居36位。
五是大数据资源开发存在差距。大数据已经成为新时期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目前,上海出台了《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广东、浙江、贵州等也在积极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安徽大数据资源开发总体滞后,信息化基础薄弱,2015年互联网普及率为39.4%,低于全国10.6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为69.6部/百人,低于全国的95.5部/百人。数据开放度不高,政府部门之间、政企之间对接平台不统一、不通畅,“信息孤岛”问题突出。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面对新形势,对照新要求,安徽要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久久为功,着力培育新动力,不断提升新优势,加快推动经济增长进入提质增效发展新轨道。
一是着力培育优势品牌。在国际价值链的利润分配结构中,设计占40%,营销占50%,生产仅占10%。要改变传统制造产能过剩、产业效益不高的问题,唯有加快培育知名品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上世纪90年代,韩国实施“世界级韩国产品计划”,在海外展销、技术开发等方面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冲击世界先进水平。浙江2014年发布《关于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意见》,明确从标准体系建设、认证模式创新、品牌保护等方面推进品牌创建工作。从安徽看,当前亟需实施品牌培育战略,围绕行业排名、市场份额、创新能力等方面,扎实开展省政府质量奖、百强企业等评比活动,加大扶持力度,提升产品质量,不断增强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是打造创新制度高地。2015年,安徽被国务院列入全面改革创新实验区。全省上下应抢抓机遇,针对当前制约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弊端,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激励机制、中介服务等改革步伐,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建立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制度,综合协调政府各部门科技投入专项资金,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发和基础研究的人员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建设一批创业大学、创客学院、创业苗圃、孵化器等创业服务机构。
三是促进产业集聚融合发展。针对安徽传统资源原材料产业比重偏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力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为牵引,把培育高成长性产业和发展主导产业结合起来,支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良性互动,鼓励开展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通过集聚融合提升新优势、增强新动能,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四是强化全面开放思维。市场需求是新常态下最稀缺的资源,拓展市场需求关键要靠开放。目前,安徽整体开放水平较低,2015年经济外向度仅为13.8%,低于全国22.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仅1/3有出口实绩,亟需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契机,进一步提升全面开放思维,着力破解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政策瓶颈和制度障碍,加快构建包括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主动接受沪苏浙产业辐射和技术外溢,加速拓展内外需市场。
五是注重人力资本和大数据资源开发。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和信息化支撑能力的要求更高。安徽有必要持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抢占大数据资源开发先机,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围绕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高端人才集聚,建设一批创新型大学,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加快形成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契机,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政务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应用,支持各级政府和企业联合开展信息化接口标准化建设,鼓励进行大数据和信息增值业务开发。
六是提高生态环境竞争力。“十三五”时期,国家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化发展,节能减排的硬性约束更强。安徽要进一步强化生态红线意识,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着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务求生态强省建设取得实效。加快研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等,建立生态资产负债表,严格区域环境准入。积极开展国家公园体制、流域综合治理等体制创新。大力探索统一公平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建设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生态环境统计监测,实行环境保护赔偿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不断完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七是建立高效服务政府。新常态下发展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对地方政府和各级干部驾驭新常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徽应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调整优化地方政府和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基层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引导各级干部主动学习并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增强准确分析形势、精准实施调控、发现使用人才的本领。同时,注重发挥智库作用,积极完善公办智库管理体制,大力培育民间智库,建立健全各类智库参与决策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善同,吴三忙,何建武.“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与发展新要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04).
[2]贾康.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1).
[3]张亚雄,张晓兰.从“十三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纵横,2015(11).
[4]蒋晓岚,孔令刚.“十三五”时期的新挑战、新机遇与新战略——以安徽为例[J].区域经济评论,2015(01).
[5]丰志培,刘志迎.经济升级版背景下的产业升级路径与对策——以安徽为例[J].江淮论坛,2014(04).
[6]刘中华,尹合伶.安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3(03).
作者简介:
胡功杰(1981-),男,汉族,安徽怀宁人,安徽省经济研究院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李 源(1987-),男,汉族,安徽肥东人,安徽省经济研究院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