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于
摘 要:财务工作转型升级旨在运用管理会计工具由基础财务服务向战略服务、金融服务转变,在集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追求集团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财务人员的转型升级和财务信息化的高端建设是财务工作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要素和关键切入点。财务工作转型与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是财务工作转型的重要工作成果。
关键词:转型升级;管理创新;抽取式;预案化;植入式
一、财务人员转型升级的内涵
(1)财务人员转型升级旨在打破惯性思维,围绕企业效益最大化在确认、计量、分析、解释和传递会计信息的各个业务环节推进财务管理创新活动,实现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过渡。必须以财务战略规划为引领增强财务稳健的使命感;以财务信息化高端建设为抓手提升工作效率;以日常基础工作为创新源泉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以提升专业精度和深度为要求补齐知识短板。(2)财务人员转型升级要求基础性工作做到耐心专注。管理永无止境,没有满分,财务人员应在数据精准上力争100%,在管理成效上追求99.99%。在具体业务结束的关键节点及时总结、深入剖析,绝不错失累积财务管理经验、形成制度依据或资源共享的最佳时机。(3)财务人员转型升级要求重复性工作做到一丝不苟。财务工作特点决定了多数工作具有重复性,但重复不等于简单、想当然重复,需要财务人员在知识不断更新、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过程中,通过思考、创新的循环往复,不断适应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将最新汲取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4)财务人员转型升级要求创新性工作做到精益求精。财务管理创新是持续修正和流程再造的过程。财务人员应围绕企业战略、财税政策、集团最新战略指引等持续开展业务创新活动。加强行业对标、产业行情分析与投融资管控的结合;加强宏观政策变化与税收筹划的结合;加强企业并购重组、清理退出活动与资本运营的结合;加强资产盘活与金融创新的结合等。(5)财务人员转型升级要求协同性工作做到专业敬业。财务人员应具备战略协同服务能力,争做T型知识结构人才。在纵向专业领域,不断提升对财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横向协同领域,不断提升对各个经济学科的一般性知识修养。加强对金融市场研判和资本运营能力。
二、财务管理创新的内涵
(1)财务管理创新旨在集团公司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围绕服务集团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大局,开展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并形成阶段性财务转型升级的工作成果。(2)财务管理创新要求以管理增值为导向,充分挖掘企业产业链商业价值;关注金融业态发展,探寻多元化的产融结合契合点;打造多层次的投融资平台,最大限度分享政策红利。(3)财务管理创新以强化管控防风险,完善体系上水平和价值创造为目标,立足集团财务战略大局,立足产融结合实践,立足企业实际,发现并弥补制度漏项,实现财务制度体系优化、管理形式创新、内控和价值创造水平提升的目的。
三、厚植集团战略发展优势
财务创新应紧紧围绕支持、服务集团改革发展大局,着重提升财务转型升级对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决策支撑、价值创造、风险管控、协调服务的职能和作用。鉴于此,为厚植集团战略发展优势;在业务执行层面应着重开展分析、预案、内控、协同四个方面的财务创新管理活动。
(一)通过“抽取式”财务分析提升决策支撑作用。(1)以企业经营需求为导向开展财务分析,密切关注产业行业政策、金融市场前沿资讯、有色金属行情变化等,借助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财务数据处理能力提升,构建多层次财务分析架构,通过“抽取式”分析方法形成的财务分析体系,包括财务专项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两个子系统。(2)财务专项分析旨在通过对信息化平台数据的粗加工。形成包括成本分析、资产分析、资金分析、预算分析、融资分析、投资分析、税收分析、销售分析在内的分析体系。(3)财务综合分析旨在通过对专项分析数据的抽取,形成对专项分析数据的再组合和精加工。形成包括产融结合分析、行业对标分析、内部市场化分析、外部经济性分析、税收筹划分析、风险对冲分析、规模效益分析、价格联动分析、企业理财分析等内容的财务管控型综合分析体系。
(二)通过“预案化”管理提升价值创造作用。(1)“预案化”管理是指,依据具体财务管理事项,通过设计 “个性化”定制工作预案,建立日常询价、跟踪、效益测算、情景模拟等工作机制,实现财务风险管控的前移,规避和降低财务风险,提升经济效益。(2)询价机制是指针对每笔黄金租赁、融资租赁、美元贷款等融资业务,开展利率、汇率、套保的询价机制,拟定询价联签审核表,包括询价日期、询价银行、利率、汇率、套保远期升水等信息。(3)跟踪机制是指为跟进国家产业政策,及时跟进国家投融资政策动态,发现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优惠及政策贴息等投融资项目。(4)成本效益测算机制是指在经济合同审查环节,注重每笔经济业务效益测算、付款结算方式成本差异测算;通过票据、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融资成本。
(三)通过“植入式”内控管理提升风险管控作用。“植入式”内控管理是指,将内控管理植入企业投融资、清理退出、上市重组、并购新设等各个经济业务环节中,对于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踪、各个击破并形成记录材料;对于经济活动中的风控重点,结合财务专项检查活动,及时跟进、规避或转移风险;重在跟踪、反馈、记录、整理。
(四)通过“填充式”协同管理提升协调服务作用。“填充式”协同管理是指,在集团管控要点指导下,根据板块特点、行业特点填充需要集团公司、金控公司、财务公司或者相关平行部门协同开展的业务,共同把控风险,规避或降低业务风险。
四、培育产融结合的创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对财务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只有加强产业和金融的双向渗透和驱动,才能提高产业资本的流动性;最大限度发挥集团公司矿业发展优势和金融与产业布局优势;将金融圈和矿业圈的前沿资讯转化成集团公司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和持续的创新动力。
(一)发挥财务转型升级对产融结合推动作用。(1)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运用资产证券化和保理业务等可流通的金融工具,分割低风险业务资产,出售高风险业务资产,实现运营风险分散、资产负债率降低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2)推动资产运行效率提高:通过转移支付、内部企业间调剂支付工程款、票据质押融资等方式盘活票据资源,大幅压降企业资金占用;通过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盘活矿山企业设备、井巷资产,充分利用增值税抵扣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3)推动产业链投资价值提升:在集团战略指引下,在投资项目“优中选优”的同时,做到资金投放“优中选优”,将资金重点投向具备资源优势的现有及拟并购项目、利润率高的采选环节;以“可用资金额度”安排“实际投资额度”,确保投资规模与企业融资能力匹配,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并规避投资风险。(4)推动资源重组整合:根据国家“十三五”期间投融资政策,加大对“僵尸企业”相关政策研读和跟进,争取资产处置及银行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利用国家贴息后的低成本建设资金,以股权融资方式置换债权融资,改善负债结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
(二)发挥财务制度创新对产融结合推动作用。(1)沿着企业发展脉络,重点梳理企业在投融资、清理退出、上市重组、并购新设等经济业务环节的内控管理要点,形成对产融结合实践具备指导作用的内控或财务监督制度,保障内部控制对产融结合的全覆盖,提升制度建设对风险防范的指导作用。(2)沿着价值创造脉络,重点加强对内部市场化、外部经济性、风险对冲、企业理财等方向的制度创新。通过财务管理要点下发、财务管理案例共享和财务管理预案的储备等多种制度创新与宣贯形式,保障制度执行到位,不留死角。(3)沿着公司理财脉络,重点加强对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理财产品风险收益、套保套利、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选择等的相关研究,细分企业类别并拟定具备指导作用的理财要点,提升企业理财意识并提高集团公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