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仁德

2014-08-30 17:18肖群忠
中国德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仁德仁者仁爱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孝与中国文化》《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等。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诸多歌星就一起合唱“让世界充满爱”,每一个人都在内心涌动着对爱的渴望。建立一个充满爱的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理想。“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语汇,用儒家学说的范畴和德目来表达的话,那就是“仁”。反过来说,“仁”就是儒家所说的“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儒家所倡导的仁德。

仁德的内涵

那么,仁作为德性和品质规范,它究竟包含哪些品质或者说有哪些道德内涵呢?在《论语》中虽然言仁之处很多,但并未给仁下一个定义。这里,我将以自己粗浅的学养,斗胆对此进行必要的归纳与概括。根据经典论述,我个人理解,仁德内涵似乎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感,亲爱同情的人性根源,忠恕之道的行仁方式,克己复礼的修养实践,博施济众的奉献精神。下面,我们从上述几方面分别展开分析。

1.“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感

仁是什么?孔子、孟子明确指出了仁就是“爱人”的道德情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以“爱”释“仁”是历代儒者论“仁”的不二法门,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中国伦理的利他主义价值导向。

仁者爱人,仁爱的感情,是对他人的一种喜欢、亲近、需要、依恋、关怀、体贴和爱护,即竭力不使对方受到伤害的温和友善态度。儒家的仁爱强调等差之爱,即亲亲-仁民-爱物,儒家认为,爱的这些层次、差等,表现了人的自然真实感情,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乃是人本性的有序扩散。仁爱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亲亲,即爱父母。“爱莫大于爱亲”,尽管如此,儒家并不主张将仁爱止于亲亲,而是提倡将爱按层次层层推开,也提倡“泛爱众”,以至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而达致“民胞吾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之境界。但这种推扩却是有顺序、有先后、有差别的,如人首先要爱父母胜于爱妻子,爱家人要胜于爱他人,否则就会乱伦而不合儒家之等差之爱原则,从而是不道德的。

由于儒家思想的基础是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基础之上的,因此儒家的等差之爱虽然显得有私情的偏向,但仍因为它的合人情性,比较适应于传统中国的文化土壤,为民众所信服,最有实践性和操作性,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当然,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要树立一种公意精神,汲取墨家与西方博爱思想的合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只爱家人和熟人,而不爱生人和大众,那么,公意精神和公民社会就难以建立。

2.“亲爱同情”的人性根源

仁是爱人的情感,那么,这种爱人的情感源自于哪儿?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孝为仁之本”,孝即爱亲,也就是说爱亲是爱人的精神根源,仁是对爱亲感情的一种扩充。孟子说“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可见,“亲亲”是“仁”的要旨和根源,血缘亲情是“仁”的自然基础,仁产生于爱亲之孝,实践仁也须从“爱亲”做起,故《礼记·祭义》述孔子之言曰“立爱自亲始”,《论语·学而》亦载有子之言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从爱的精神源头上,我们认为仁是产生于爱亲之孝。那么,从众人人性的角度看,仁爱的道德情感产生于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即人对他人痛苦的一种同情与关切。作为“同情”,就是指他人的痛苦也到了我这里,而我的心也到了他人那里,这就是心灵相通。富于同情心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源头,是道德行为活动的最初动力。经验也证明,如果一个人对人类这个同类的痛苦缺乏基本的同情心的话,就会“麻木不仁”了。

对别人的不幸感同身受,对他者的受苦心怀不安,仅此还不够,作为一种道德感情的同情心还包含在看到人们遭到严重困厄与痛苦时,去主动关怀和协助,即积极行动。

3.“忠恕之道”的行仁方法

那么,如何去爱他人呢?这在思想上首先要有一个普遍的思考方式,这就是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实现“仁者爱人”的途径和方法,是通过将心比心的体验去爱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量。所谓“恕道”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说自己不愿意,也不要加给别人。“忠道”是指,“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自己有所树立,也应要别人有所树立;自己有所通达,也应要别人有所通达。简单地说,恕道就是理解人、包容人,忠道是关心人、帮助人。仁爱之心告诉你要爱护帮助他人,而忠恕之道给出了明确的指令,使仁爱之心变为明确的义务意识。

《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所谓絜即度量。矩即制作方形的方尺,引申为法度、准则。絜矩就是以法度度量事物,以自心感受衡量、理解他人,并要求自己,从而遵循道德规范。这种絜矩之道与忠恕之道的实质是相同的,也就是要求将心比心,善待他人,严格要求自己,换位思考,反复体验,推己及人,以己度人,通过这种交叉体验,多方理解他人,并严格要求自身。因此,它既是实现仁德的方法、途径,也是自觉修身的方法和要求。

4.“克己复礼”的修养实践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这就是说,克服、战胜自己的私心、私欲,使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于礼,便实现了仁。仁是礼的内在基础,一旦具有仁的品德,便能自觉遵守礼制。另外,仁又必须以礼为表现形式,通过礼来节制、规范,即按礼的规定去爱人,遵守人伦之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和行为规范。或者说,仁者爱人,就是要求人们以礼待人。

从仁爱之心的基本伦理精神的角度看,儒家强调“仁”与“礼”的结合,即“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说,克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道德义务,也是人在道德上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或行仁之方。既然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角色,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的,那么,人们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礼。守礼就是遵循通行的道德规范,实际就是尊重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良好秩序。

仁爱不仅要复礼守礼,而且要以克己为前提,即克制自己的私欲。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如果出于自私、利己之心,就不仅不能爱人、利人、助人,甚至还会损人、伤人、害人。因此,要培养仁爱之德,就应首先从克制自己的自私利己之心做起。重“克己”,这是儒家仁学的又一重要内容。随着利己与爱人的矛盾冲突愈益尖锐,宋代理学家对“克己”更为重视,他们大都直接以公释仁,以去私作为为仁之方。如朱熹说:“公而无私便是仁。”“公了方能仁,私便不能仁。”(《朱子语类》卷六)事事出于私心就不能爱、不能仁,所以,“无私是仁之前事”(同上),离开无私这一前提就没有仁。因此,要做到仁,不仅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且要从克己做起。当然克己不仅是指在思想上克制自己的私心,而且,也指在行为上克制自己言行上的任意偏私,这实际上是与复礼或守礼相一致的。

5.“博施济众”的奉献精神

人不仅要遵守社会道德,还要奉献社会,促进社会进步。孔子要求君子、贤达、君王要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高尚道德品质。《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对于统治者来说,爱人即表现为爱民。孔子曾一再希望统治者应养民、利民、富民、惠民、教民,博施于民,不仅要在思想上具备这样的德性,而且要在政治上实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要统治者不仅“不嗜杀人”,还要“省刑罚,薄税敛”,无夺农时,使民“不饥不寒”,“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进而“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为民父母,在政治层面上施行仁政。

另外,作为一种广泛的道德要求,博施济众要求一切“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都要把仁爱之心不断扩充,尽可能做到为天下苍生谋利,一切行为均以老百姓得到实惠为宗旨。在儒家仁爱精神引导下,古代的许多仁人志士坚持天下为公、奉献社会、造福民众。这些都是以仁爱精神为基础的,也是“仁爱”精神之自然的扩充与提升的必然结果。

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弘扬仁德

上面,我们分析了仁德的内涵,那么,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弘扬仁德呢?

1. 以同情爱人之情唤醒我们的道德良知

对他人的爱和同情,是产生对他人善意(而非恶意)的精神源头。人如果对自己的同类,甚至是动物和生命缺乏基本的同情和爱心,那么,这个人可能已经失去了基本的人性。“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人有恻隐之心,是人的本性,而无恻隐之心,就不是人。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因此,人总要有一种类意识,对同类的不幸怀有一种恻隐同情之心,由这种同情之情而激发了对他人的爱、关怀与帮助。仁德是儒家之源,而这种恻隐之心与爱心又是一切道德的根源。

仁的道德情感不仅包括同情心,而且,也包括积极的爱人、助人精神,这更是道德精神的原发性、动力性的根源。我们不仅要对他人有同情心,而且要有爱心,爱人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会把人引向对他人的善意、关怀和帮助。

2. 以忠恕之道培养我们的他人意识

心有他人是道德在人际关系上的最直接的体现。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其著作《呻吟语·应务》篇中曾说:“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要与他人打交道,能否心有他人,是一个人有无道德素质的表现。在生活中要常想想,你有没有给别人添麻烦,比如,在人家午休时或其它不适当的时间给别人打电话?是不是请求别人替你办事,为难别人了?等等。总之,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要想想对别人是否造成不便与伤害,这就是恕道的根本精神。而有了这种恕心,实际上就是进德之门了。

清末学人石成金编了一本书很有名,叫《传家宝》,在该书中,他说:“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将心比心,强如佛心。”(《传家宝》初集卷六《天福编》)他还说了一句话:“惟恕可以成德。……恕则无人我之私,故能进于德。”(《传家宝》三集卷二《群珠》)这句话是说,恕心之所以能进德,就在于在人我关系上,恕心能处处想到别人而无私心,所以能进德。

另外恕道还有一种根本精神就是要严己宽人,反求诸己。恕道要求我们对他人应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当然这种饶人不是无原则的纵恶,而是在同情了解的基础上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但对自己则是要严格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待人接物的高尚道德品质。韩愈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则不怠;轻以约则人乐为善。”严以律己是道德修养过程中追求道德进步与完善,攀登道德高峰的阶梯;处理人际关系严以律己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情感,有矛盾时有利于化解矛盾。宽以待人,要有恢弘的气量,宽广的胸襟。对人宽容大度,往往会使环境宽松,气氛和谐。人在宽松的环境里,在和谐的气氛中,会心情舒畅,“人乐为善”。人有个性差异,在人际交往中应当承认这种差异,要尊重不同的个性,求大同存小异。不能强求别人与自己一样,不能容不得不同意见,更不能排斥异己。道德高尚的人应该胸襟宽广,气度恢弘。古人说“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就是要我们提高道德修养,待人宽容大度。待人宽厚随和,与人为善,人亦与己为善。对待他人宽容大度,有利于他人进步,苛求刁难会妨碍他人进步。

他人意识不仅包括恕道即同情、宽待别人,而且要有忠道即尽己利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时时处处不仅心有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而且要为他人积极奉献,周穷济困,财以济人,力以助人,智以勉人,德以化人。

3. 以博施济众提升我们的奉献意识

仁德既是道德的起点,又是一个不断追求的很高的境界,因此,孔子也不轻易以仁许人,甚至认为自己也还达不到仁的至高境界。相对前面所说的同情仁爱、忠恕之道来说,博施济众就是一个更高的道德要求,它要求我们要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天下为己任,以奉献民众为乐。爱最终就要体现为奉献精神,“仁爱”精神倡导博施济众、天下为公,与我们今天所讲的为人民服务有内在精神上的一致性。一个人如果立志做一个仁人志士,那么,就一定要抛弃一己之私,要有宽阔的胸怀和为天下苍生和人民谋福利的理想。一个伟大的人,就是一个仁心广施的人,如佛祖为什么要普渡众生,就是基于他对众生所受苦难的关切。树立奉献意识固然要从人生实践中不断的努力,但从传统仁德中汲取博施济众的思想资源也是提升我们的奉献意识的重要途径。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追求仁,仁就会来到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下功夫,就一定能追求到仁,即使不能成为仁人志士,也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成为君子。仁就是爱,爱就是奉献,让我们从自己、从现在做起,多点爱心,去爱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同胞以及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责任编辑/杨艳利

猜你喜欢
仁德仁者仁爱
仁者甘死如饴
为仁由己
推己及人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孟子说仁德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