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冬梅
常常听到老师们反映:品德与社会课太难上了!既要准备大量的材料,又要制作课件。尤其是制作课件,既费时又费力。其实,有些课堂虽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准备了大量的材料,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一、越简单可能越有效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表演类的活动。孩子们事先经过排练,表演得绘声绘色,观看的孩子也津津乐道。观其效果,不如辩论、采访来得简单,来得深刻。因为表演要事先排练,很费时。观看表演时,孩子们更关注的是同学的表演技巧,更好奇的是表演的形式。而辩论、采访不需要事先准备,孩子们在辩论与采访时,关注的中心是辩论的不同论点和采访的主题,实效性强。
一位老师执教《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中“克隆人的忧虑”这一板块时,精心排练了小品《我和克隆人》。小品讲述了“我”与克隆人之间的故事:“我”有急事,不能参加同学的聚会,怕同学不开心,就让克隆人代替我去;“我”生病了,就从克隆人身上截取“我”需要的器官等等。可以看得出,排练这样的小品要耗费很多时间,还需要精心的策划。虽然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克隆人的优点和缺点,但到底要不要克隆人,学生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
另一位老师则是直接抛出要不要克隆人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辩论。赞成克隆人的作为正方代表,反对克隆人的作为反方代表,双方各抒己见。学生们经过激烈的辩论,充分认识到克隆人的优点与缺点,最后得出结论:反对克隆人,但克隆器官还是可取的。
对两堂课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有时复杂的不一定效果就好。小品表演费时费力,学生们观看后只是即时的热闹,并没有在学生心理引起共鸣。而在辩论中,学生经过思维的碰撞,观点的辩论,把问题越辩越明。品德与社会十分强调要让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这种参与,不仅要让学生参与所设计的活动,也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内容、方法方式的选择和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使他们在自觉、自愿的乐学活动中主动地接受教育、认知与明理,形成各种好品德、好习惯。小品表演只是几个学生在体验,大部分学生是观众。而辩论是全员参与,人人都在思考,都在辨析,效果当然好得多。
二、真形象才感人
很多老师认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其他手段更能打动孩子的心灵。其实不然,有时抽象的声音比直观的形象更能穿透孩子们的心灵。
一位老师执教《战争何时了》中“战争中的儿童”这一板块时,播放了电影片断、新闻报道,还有故事,最终留给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不足5分钟,课堂变成了媒体堆放课。
另一位老师执教这一板块时,仅选用了一幅犹太小女孩的图片加上配乐故事《叔叔,请把我埋得浅些》,就再现了纳粹的残忍和战争的残酷。音乐像文学一样,也有自己丰富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广远的意境,它通过直感式的体验,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情感体验,激起类似的想象和联想。图片中,那个小女孩睁大了漂亮的眼睛,好像在诉说。这样一幅静止的画面,加上配乐故事,仿佛把学生们带到了万人坑前,亲眼目睹着数万名犹太人正一个接着一个地被推进了深坑。学生们还仿佛听到那个小女孩正在对纳粹士兵说:“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些,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老师深情的讲演,加上那凄凉的音乐,学生们听着听着,不禁潸然泪下。虽然,老师没有使用直观的录像,也没有制作复杂的动画效果,但孩子们动情了。我们来看下面的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远在天堂的妈妈,她的心在流血,她会说—
生1:我可怜的孩子,你这么小,就要来见妈妈了。上帝呀,你睁开眼睛吧,救救我这可怜的女儿吧!
生2:来吧,孩子,天堂里没有战争。纳粹们,你们是没有好下场的。
师:纳粹士兵的手僵住了,他的心里在说—
生3:我也是没有办法呀!小姑娘,你不能怨我呀!
生4:万能的上帝呀,我这是在干什么呀?我也想救救这可怜的小女孩呀!
生5:我该怎么办呀,我的双手沾满了犹太人的鲜血,我也不想参加战争呀!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又想说些什么呢?
生6:战争太残酷了,快让这可恶的战争结束吧!
生7:战争就像个恶魔,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生8:这可恶的战争何时了呀!
从学生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这个故事已经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学生们已从故事中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天真无暇,以及战争的残酷与可怕。
三、精美还要打动人心
不少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精美,喜欢制作动漫。但制作动漫非常费时,有时还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相比较而言,制作幻灯片就容易多了。其实,静止的画面有时更能打动孩子的心灵。因为静止的画面会让孩子们尽情地想象,而动态的画面,孩子们更多的是欣赏,缺乏了想象的时空。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中有一个板块是可怕的原子弹,一位老师执教时,精心制作了课件,剪辑了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整个过程(电影片段),想通过课件的播放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原子弹的可怕,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动感的图像与声音,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但原子弹给广岛和长崎造成了怎样的破坏,影片中没有具体呈现,学生们看到的是爆炸后空中升起的巨大蘑菇云,接着是刺眼的亮光。诚然,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原子弹的爆炸威力,但孩子们已有的经验,不能让他们从这威力无比的爆炸联想到它可怕的后果。因为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另一位老师执教时,首先让学生静静地阅读文本中的“广岛就像一股烟儿似的眨眼间就消失了”,读完后请学生交流阅读的感受。通过阅读和交流,学生们被文本中的描写而感染。文本中“靠近爆炸中心的地面,固体物质被加热到3000℃~4000℃,即使在距爆炸中心1100米远的地方,温度也超过1600℃。这样高的温度能使飞机、坦克像回过炉的废铁,而火炮阵地、通讯中心就仿佛是一堆堆塑料玩具……”“这里空空如也:没有鸟儿,没有人,没有树,没有房子,没有生命。水泥墙壁上留下来的一个个人体的轮廓,就像相片的底片被烙在了墙上一样……”这些语句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原子弹的可怕。接着,老师请学生观看了几组广岛、长崎爆炸前后的对比图片,学生们再一次被震撼了,原先那么美丽的风景、温馨的画面,转眼间变成了堆堆的白骨,满目的苍凉……太可怕了。endprint
后一节课里,老师没有制作复杂的课件,只是让学生静静地阅读文本,从文字中感受了原子弹的可怕,然后精心挑选了几幅图片,通过图片的对比,使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原子弹的可怕。文字和图画虽然是静止的,但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并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感受到原子弹的可怕。爆炸前后的图画展示,对比如此强烈,一下子就把原子弹带来的灾难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学生的心灵一下子就被触动了。因此,静止的画面有时比动态的图像更能震撼学生的灵魂。
上述两位老师分别采用的录像和图片来辅助教学,观其效果,并不是越精美越动情。还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战争何时了》时,没有制作复杂的课件,而是让学生算一算,并恰当地运用了几段音乐和几幅图片,就将孩子们带入了那战争的场面。如以下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算一算在“二战”中,平均每天有多少人丧生?
(学生计算)
生1:平均每天约有3万多人死亡。(“啊!”学生们发出惊叹)
生2:我还计算了一下,平均约3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亡。(学生们发出更强的惊叹声)
师: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默数。1秒、2秒、3秒,一个生命就结束了。面对这两个惊人的数字,你们想说什么吗?
生3:战争就像一个恶魔。
生4:战争太残酷了,就像一部杀人的机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二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哪个国家吗?是中国!
(大屏幕出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几幅照片,老师在凄凉的音乐声中,逐一讲解。)
在如泣如诉的音乐声中,伴着老师低沉的讲解,孩子们的眼眶湿润了。
此课例中,老师首先通过算一算平均每天的死亡人数,使孩子们从巨大的数字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接着通过几张真实的照片,让孩子们亲眼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灾难。虽然老师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制作精美的课件,但这些数字和图片强烈地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
总而言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的教学中,必须精心选择和组织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让学生在充分自主的活动参与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感受与体验活动内容中所昭示的道理与情感,人生价值观与道德观等,使品德教育切实、有效。越复杂的并不一定越有效,越形象的并不一定越感人,越精美的也并不一定越动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责任编辑/齐 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