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恋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通过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因素、数学训练等方式进行德育思想渗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德育 渗透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主要是将德育思想本身的因素与数学中的德育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德育内容逐渐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加强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的措施。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也应该根据数学知识的具体特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审美教育及辩证唯物主义等重要思想的有效渗透,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教师在讲述《有几棵树》的内容时,其主要是讲述小猴子在公园里栽了3棵树,后来小熊在公园里又栽了2棵树,问:一共栽了多少棵树?在学生解答这道题的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渗透小动物都是为了绿化环境才栽树的,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意识到作为学生,更应该保护环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在讲述“元、角、分”时,可以渗透德育思想,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重要财产,代表的是国家的尊严,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爱护人民币。当学生说出“爸爸妈妈的钱挣得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时,教师应该适当地进行激励德育教育,比如可以说:“你真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并且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不要乱花钱。这样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也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课堂教学中随处存在德育思想,教师应该充分地意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适当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教育。
二、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因素进行渗透
小学的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挖掘其中的德育思想,充分地利用好数学教材。在数学教材中,渗透着大量的爱国主义德育思想。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数学发展史,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素材。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优秀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促使学生意识到中国人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在商代时期,我国已经出现形成了十进制,这比西方早2000年;在公元3世纪,我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分数除法法则,对最小公倍数进行了严格的定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π值,这项纪录甚至保持了1000年之久,我们通常将其称为“祖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和陈景润等人都对数学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些伟大数学家的生平事迹都是很好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生动素材,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学习态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生动的富有说服力及教育意义的书信信息和统计材料,让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有着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感受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搏,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另外,教师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可以选择一些有关沙漠化的题材。例: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1996年,我国的荒漠化面积已经占到国土总面积的17.6%,并且近20年我国荒漠化土地正在以2460平方公里/年的速度不断扩展。如果这20年治理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占前一年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的1%,请问20年前我国荒漠化土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公里?通过这道应用习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不对荒漠化土地及时进行治理,那么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要不了多少年就会消失,因此,学生必须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好土地荒漠化问题,这才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三、结合训练,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一定有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态度。在平时的数学训练中,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严格的数学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态度,敢于面对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在对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学习习惯进行训练时,应该制定严格的要求,从自我做起,要求学生在审题时认真仔细,然后再动笔,并且要养成检查解题过程的习惯。在数学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要求其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坐姿,问题要回答完整,在写作业时要保持字迹工整、计算正确等。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要求其上课认真听讲,分析题意时要划出重点,作业应该保持干净、整洁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不仅要求上课要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做好笔记。在解应用题时,需要利用线段图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计算时要尽可能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自觉检验等。
四、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积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从中获取最直接的品德教育,将数学知识、课外学习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数学活动或是数学主题活动。比如,组织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让学生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家长工作的艰辛,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通过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丰富的德育因素、数学训练等方式进行德育思想渗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