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的文化符号意义

2014-08-26 22:27许斐然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文化符号英雄主义女性意识

[摘 要] 花木兰代父从军、为国立功的巾帼英雄形象一直为世人所传颂,她展现出不畏困难、英姿飒爽的英雄形象,她传承中华民族“孝”和“爱国”的优良传统,她体现“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女性意识,花木兰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其丰富的价值等待我们解读。

[关键词] 花木兰;文化符号;英雄主义;忠孝传统;女性意识

文化符号作为一种指称性符号,带有其强烈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经受漫长时间考验最终流传下来并受到广泛认同。罗兰·巴特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解读文学:“文学是一种言语活动,也是一个符号系统”并认为文学的魅力在于符号的不确定性。(21)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则重申了文学传统和惯例的重要性,在《索绪尔》一书中指出: “索绪尔一语中的,指出了文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惯例系统,即人物的塑造受制于一系列的文化模式,阅读中正是这些模式使得读者可以从行为判断动机,从外表推知品性”(1999: 98)。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传诵至今,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花木兰在英雄、孝道、女性认同等方面都展现了出丰富的意义。

一、符号学模型下的英雄形象

从行为角度来看,花木兰是巾帼英雄的形象代表,体现了英雄主义。易卜拉欣·塔哈在《符号学模型中的文学英雄》中,从符号学角度提出动因、意愿、能力、执行以及结果的五阶模型,进而将五个阶段概括为行动前、行动中和行动后等三个阶段,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应用该符号学模型,我们可以对花木兰的英雄形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行动前——动因阶段、意愿阶段和能力阶段。“这一阶段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主人公的行为,并更为准确地评价行为结果。”(Sternberg 1978: 246-248) 木兰替父从军,十二载边关军旅生活,异常艰苦,对身体素质和精神斗志都是极大的考验,而木兰还要隐瞒女子身份,这就对木兰的英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动中——执行阶段。易卜拉欣·塔哈进一步列出主人公行动成功的六个标志,并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类型、层级以及行动顺序,第二类包括地点、时间以及外部条件。花木兰的目标是替父从军、战场杀敌并平安归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花木兰不仅坚持了下来,更成功克服外界障碍、保密身份并获得胜利。行动后——结果阶段。这一阶段对主人公英雄主义的判定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凯旋归来之际,花木兰以照顾家中老父为由谢绝皇帝恩泽,请求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从此这一感人故事千古流传。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前三个模型属于行动前一类,主要关注主人公采取行动的主客观条件,这需要三个前提:动因,意愿和能力,三者在逻辑上互相联系,意愿是依靠动因而存在的,而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也无法将动因转化为行动。第四阶段有关行动本身,是一个不间断过程,这构成了文本的主要部分。最后一个阶段,概括展现了结局模式,所占篇幅不大,却最有决定性,这一阶段表明了主人公行动的成败结果,这也是对主人公英雄主义地位划分的决定因素。

二、对“忠孝”传统美德的认同

从符号语境来看,花木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和“孝”。符号情境(sign situation)是指交际过程中符号使用者之间应用符号传达思想感情的具体环境,人们通常叫它语境(context)。在刘易斯提出的语境概念中,包含了可能世界、时间、地点、说话者、听话者、被指的对象、上下文、值域这种因素。(2004:124)中国老百姓所熟知的花木兰是一个勤劳善良、敢爱敢恨的年轻女子形象,她的形象颂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和“孝”的精神。

精神分析学家里克·埃里克松认为,认同指的是个体人格的统一性和持续性,或个体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霍尔进一步提出,“文化认同是一个生成和存在的问题。文化认同来无定所,具有历史。但是,就跟一切具有历史性的事物一样,它在经历着不断的转变。”(Stuart Hall, 1990 224-22)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感动了无数代中国人,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与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传统价值观念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儒家文化浓厚,孝道在儒家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花木兰在危难时刻毅然代父从军,体现了保家的尊父孝道和卫国的忠君之心。(李疏影2006)而这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以及“尊老爱幼”的精神体现,正是对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所颂扬的传统美德的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意义生成以后并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变化发展的,它有一个类似于生物体那样的繁殖衍生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意义的增长、延伸和变异。(黄&陈,2004:145)花木兰的“忠”体现在沙场拼搏、保卫边疆。中国传统社会体制的基础是人伦,因而中国文化呈现出家国一体的特征,为父母尽孝和为国家尽忠并无本质差异,忠孝一体化使得两者并不矛盾甚至高度统一。(吴保和2011)清代田瑗的《木兰将军记》即从“忠孝两全”的方向论述了木兰与历代巾帼英雄的不同之处,再一次强化了其道德意义。由此也可以看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等的变化而改变。

三、朦胧的女性意识

从性别角度来看,花木兰已经体现出朦胧的女性意识。西蒙妞赡破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1998:95)女性主义研究者吉尔伯特(Sandre. M.Gilbert)和古芭(Susan Gubar)也认为,在男权制社会中,妇女被贬低为按男性期望和设计而产生的,囚禁在男性文本中的人物和形象。(2000)花木兰并未受男权主义束缚,这正与所处的封建历史语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朦胧的女性意识。

从文本本身来看,《木兰诗》等故事体现了在高度集权的男权社会中萌发的女性意识。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十分浓厚,因而女子无权像男子那样参加科举、军事等社会活动。同样,花木兰男扮女装从军正是因为这种对女性的歧视,而花木兰因立军功才被皇帝免去欺瞒死罪更是体现了社会和体制对女性的压制。在这种大环境中能够表现卓越,好不输于男儿,确实体现了女性的平等意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这一对女性才能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些诗句不能仅仅看成是作者对全诗的结语,它更生动地展现了木兰的自豪感。这种萌动的自豪感是对女性的一种肯定。(权立峰2000)

花木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体现了英雄主义、中国的“孝衷”传统以及女性意识,花木兰符号的含义丰富而深刻,在当今时代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既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部分,也是我们无形的精神资产,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如何让中国符号走向世界、在全球一体化话语背景下保持特色并不断更新发展、从而实现对花木兰等中国文化符号更为丰富深刻的解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文化,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参考文献:

[1]黄华新,陈宗明,符号学导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2]李疏影,花木兰:“做自己”的传奇女子——文化解读《木兰诗》与迪斯尼《花木兰》(Mulan)[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权立峰,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中国《木兰诗》中所蕴含的女性意识[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报,2000(1).

[4]吴保和, 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J],2011(1).

[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许斐然(1991—),女,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英雄主义女性意识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我的英雄主义情结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