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汉娟
摘 要:让劳技教育焕发生命活力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主要围绕“让劳技课堂具有生命活力”,结合教材,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挖掘潜在的创造力,采取实质性的评价,利用校园和教材,让孩子自由探究生活,并在生活中产生学习兴趣,活化劳技教育,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在实践创造中,徜徉在“美”的成果中。
关键词:活力课堂;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打造探索富有生命活力机智的教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让劳技课堂闪烁教学机智的活力之花,是构建多元、人本、开放、智慧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劳技课堂是千变万花、流动发展的。劳技教师应及时抓住课堂的发展与变化,为学生创设“海阔天空,天高任鸟飞”的广阔时空,为实现劳技课的教学目标,培养积累和展现自己的教学智慧。在教育实施中,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的沟通,给课堂以“生活”的活水,把无声的“劳技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劳技,才能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劳技的价值。在此,我联系自己的教育实践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实践创造,徜徉在“美”的成果中
劳动不仅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物质世界,更创造了一个美的精神世界。而劳技课堂正是教师将劳技学习和美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的舞台,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目标,并从中受到美的启迪和熏陶,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创造之美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造就时代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一)水果之美
劳技课应该成为师生发现美的课。艺术大师罗丹讲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劳动中孕育着美。”作为劳技课教师,首先应该是美的发现者、展示者,并在教學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将流动的美迁移给学生,让学生产生美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劳技学习和实践创新的欲望,达到相得益彰的育人效果。如,在四年级下册《水果拼盘》一课中,我先让自己课前制作的几盘水果“闪亮登场”,在色、香、味、美的攻势下,学生发出惊奇的欢呼:“太棒了!老师,让我们尝一尝吧!”“太漂亮了!您是怎么做的?”我马上引导:“只要大家开动脑筋,仔细观察和思考,你们会拼出比老师更好、更让人垂涎欲滴的水果盘!”学生马上分小组围上来仔细观察、记录、分享。学生动手创作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最后,当学生将亲手制作的一盆盆漂亮美味的水果盘端到前面展示时,我看到了他们兴奋的小脸像一个个红苹果。
(二)废物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尖上。”劳动技术教育正是这样一门课程,提倡并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体验、学会操作,在交流中获得知识、把握技能,在实践中成长,提高见识,使学生成为爱劳动、会动手、有创新的新世纪人才。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着劳动实践的机会。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要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地联系起来,组织一系列活动,例如,我们在各个年级中开展了“变废为宝——用自己的双手美化家园”活动。鼓励学生把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通过自己动手变成工艺品来美化家庭和教室,这一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用废弃易拉罐、电池等做成了电动模船;有的学生用牙膏盒、药盒子、鞋盒子做成了漂亮的宫灯;有的用可乐瓶做成了火箭。还有的学生用自制的拉花和窗花装扮元旦、六一等节日教室的布置……这一活动激起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也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力、感受力。
二、独立思考,挖掘潜在的创造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好的课堂教学能创建学生自主活动的课堂,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从而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质疑才会探索,经过探索才会有所创造。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机械地模仿、操作,课堂气氛就会枯燥乏味,从而会使学生感到烦躁、厌倦、劳累。教师应运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劳动环境,使学生的劳动感情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前几天,我们教室做大扫除,简单分工后,学生各尽其职,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可没过多久,有人发现去清洗拖把的同学“一去不复返”了。女同学开始叽叽喳喳,准是那些男同学偷懒。有人便自告奋勇去“打探军情”。过了好一会儿,清洗拖把的学生才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来说:“老师,不是我们偷懒,是门卫爷爷在浇花草,占着水龙头。”有一学生就说了,“用自来水浇花,多浪费啊!”接着就有学生反驳说:“那么我们用自来水清洗拖把不也是一种浪费吗?”有的学生又马上插嘴说:“可以让我们先浸洗拖把,再用浸洗过的水浇花!”有学生又说,“那么脏的水浇花能行吗?”看到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我暗暗欣喜孩子们能想到水资源重复利用,这是多好的教育机会!“学生先别争,清洗拖把没错,浇花草也应该。同学们,你们想想看,怎样节约用水才实际。”“是呀!”学生异口同声。今天,我们就在这清洗拖把用过的水、浇花草用过的水等这些生活废水再利用上做文章!可问题是校园里的生活废水到底有多少?适合不适合浇花草?怎么收集?怎么利用?这些困难可要靠大家来解决了!大家欣喜若狂。决定分成三个探究小组,每个组承担一个问题,分工协作,在下节劳技课中我们来讨论、归纳、总结。于是学生分头准备。有的上网查资料、寻案例,有的咨询环保部门、参观污水处理厂,有的寻求老师帮忙、实地测量、勘查数据……经过几天的忙碌,我班的“校园生活废水再利用”小组便汇集了好多资料,准备在校园内推广利用呢!
三、利用校材,让学生自由探究生活
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无”的现状,我们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本着“问题就是资源”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让每个学生自由探究生活。
我们的校园就是一种丰富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校园植物探秘”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起初,我们只是针对一些表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每种植物的数量是多少,它们有哪些生活习性,它们的年龄有多大、身高是多少等。在研究的基础上,学生为每一种植物做名片、建档案。那段时间里,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出现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研究成果可谓精彩纷呈。随着校园植物研究的开展,有很多学生提出了“让植物走进教室,建立生态教室”的想法,于是我结合三年級下册科学课中每人种凤仙花的活动。不久一盘盘凤仙花摆放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此外,我还要求他们写好观察记录,从凤仙花破土而出的第一天,就组织学生测量凤仙花每天生长的高度,记录凤仙花每天的变化。比一比,谁种的凤仙花生长得快,想一想,凤仙花的生长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在和凤仙花植物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研究的乐趣,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凤仙花是夜间生长得快还是白天生长得快?相同植物的生长与土质有没有关系?音乐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凤仙花呼出二氧化碳吗?等等。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活动会激发学生如此强烈的问题灵感,而这些来源于学生内心世界的有趣的问题就成了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资源。
四、课堂评介,评价形式因材化
(一)教师评价
1.语言评价
语言评价主要体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当地给予口头上的评价。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习惯泛用“很好”“很棒”等笼统的评价语言,这是无法达到实质性评价效果的。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励、引导为主,而且评价要有针对性,要有明确的指向,才能起到真正评价的效果。比如,“××同学做得真投入!”——这是针对学习态度的评价;“这两位同学配合默契,他们一定是好好商量过!”——这是针对协作能力的评价;“xx同学不但自己做得好,还能帮助其他同学呢!”——这是针对行为品质的评价;“××同学的想法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样,他的做法总是别具一格!”——这是针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同学的桌子收拾得真干净!”——这是针对行为习惯的评价等。
在运用语言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采用一些欣赏性、激励性的话语,真挚地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成功的赞赏和对过失的宽容,这样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放松、愉快地学习,大胆地实践,找到自信。
2.实物评价
实物评价就是教师给学生一些小小的实物奖赏。要知道,在我们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五星、小红花、笑脸印章,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极大的赞赏。因此,当学生有闪光点出来时,教师千万别吝啬给孩子们一个小小的奖赏,要知道一个小小的奖品就能使其感受到成功的自豪和喜悦。
(二)学生评价
1.自我评价
自我肯定:让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优在哪里,课堂中自己有哪些好的表现,还有哪些不足,准备如何去完善。
2.学生互评
互相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小组同伴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夸夸你的同伴,然后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互相探讨技法,讨论如何进一步完善作品等,然后再寻找最喜欢的作品:同学间相互赠送礼品、爱心,相互鼓励,并把同学送的“爱心”保存到自己的档案袋中。
我们上劳动与技术课,并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最终劳动与技术课上学的技术要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知识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生活与劳动教学效率,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向生活。这就要求劳动与技术把学生的课外、校外生活提高到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高度来规划,组建一条由“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课堂”构成的训练“驿道”,按照“课中学—课中练—生活用”的能力训练直线系列,发挥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存,在生活实践中求得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劳技课堂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生活”活水。它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牵动学生的心灵,劳技课堂便会由此充满魅力,由此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越城区陶堰镇中心小学)